学龄前儿童数学应该如何入门(学龄前孩子的数学启蒙)
“辅导作业一时气,一直辅导一直气”,估计这是很多家庭现在的状态。
自从老师被逼当主播后,家长也不能幸免承担起了在家批改、讲解作业的重任。
有多少亲爹亲妈被气得崩溃,绝望到喊闺女成姐姐?!
更惨的是家里有2个娃娃的,为了辅导作业,很多老母亲都被气到血压升高心脏绞痛,还不敢去医院。要不,硝酸甘油考虑一下?
更不用提上课时老师还会随机点名家长,让孩子爸爸?来解答问题。
怪不得有网友评论道,没有深厚的知识储备,连陪着孩子上网课的资格都没有?!
玩笑归玩笑,现在的学习现状,就是孩子小学时需要的辅导,已经让老爸老妈头疼不已,更别提初中、高中了。
语文还好说点,起码是母语,家长还可以分享下学习经验。可是数学呢?家里要是没有个学理科父母,这不得分分钟逼死家长吗?
我从小就是个数学学渣,文理科偏科的厉害。到什么程度呢?高考语文125,数学不及格。这也造成了我现在见到数字,心里还发怵,脑袋犯迷糊。
所以虽然孩子还不到3岁,我就感到恐慌:
“多大对她进行数学启蒙合适呢?怎么才能更好地进行数学启蒙呢?”
02一提到数学启蒙,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教孩子数数。有的孩子可以从1数到100,但是这种教学法真的有用吗?
根据《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的理论,孩子在5岁左右,才能逐渐明白数学概念,可以进行抽象运算,过早地给孩子灌输概念没有意义。
但是,这并不代表,在5岁之前不让孩子接触数学。孩子在1岁之后,就会对“数”产生兴趣,2岁半左右计数能力就会得到发展。
这在我家孩子身上,也得到了印证。她现在2岁半,最喜欢的就是把玩偶排队,数数。但是她无法理解“数数”和玩偶之间的关系。比如3个玩偶,她数到3,还会接着往下数,无法建立连接。
再比如,她会说多少,大小,高矮等反义词,但是面对具体情境就无法分辨。也喜欢我们大人给她量身高,或者自己报时间,可都是停留在“喜欢”,对实际意义一无所知。
学龄前的孩子,注意力容易转移,大脑前额叶发育也不成熟。让他们上学习班,只能是事倍功半。
对孩子而言,早早的培养起他们对于数学的兴趣以及数学思维更为重要。与其和孩子今后在学数学的事情上“”相爱相杀,不如换个方式让他们爱上学习这件事,岂不更好?
权衡之下,我还是决定在家对她进行数学启蒙,也查阅了世面上的数学启蒙书。选定了《DK超级数学小玩家》这套书。
这套书共分2册,分别是《DK超级数学小玩家:玩转测量》、《DK超级数学小玩家:玩转乘法》。
英国DK出版社有多著名,相信大多数父母都有耳闻。它在不同领域出版了很多儿童图书,DK动物百科、DK大历史、DK学英语,这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品牌。
这也是我选择它家的原因,有丰富的出版经验,引入的编写专家也肯定是顶尖的。《DK超级数学小玩家》的编写者,就是剑桥数学教育专家、畅销书作家卡罗尔·沃德曼。作为教育专家的他,就把儿童教育心理学也揉进了本书中,让孩子在“玩中学”。
本套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从孩子的视角出发,通过各种巧思设计,用有趣的翻翻页和折页的方式将知识点一一 “揭露”出来,让学习数学变得有趣又好玩。
这套书虽然标明的适合年龄,是3-6岁。但因为色彩鲜艳,设计有趣,我2岁半的女儿很喜欢!尤其是那本玩转测量,简直爱不释手。
下面,我试着以亲历者的角度,分析下为什么孩子喜欢这套书。
03记得小时候历史课本,谈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决定统一全国计量的单位,也就是度量衡。
传说他是因为想要建筑宫殿,但是发现来自全国的匠人,连最基本的计量单位都无法一致。量出来的材料,有的长、有的短,根本无法实用。这才萌生了统一度量衡的想法。
历史故事,来源真实性暂不可考。但是也从侧面反映了“测量”这件事的重要性。通过测量,我们才能得知温度、重量、体积、时间。
生活中测量无处不在,但是怎么能让孩子感知到呢?
《DK超级数学小玩家:玩转测量》就用三只长短不一的铅笔,把“长度”这个概念带到了孩子面前。粉色最短,绿色次之,紫色铅笔最长。
书中的问法很有意思,考虑到孩子的理解能力,并没有说绿色铅笔是粉色铅笔长度的几倍,而是说从“长度看,1只绿色铅笔等于几只粉色铅笔?”
换个问法,不仅让孩子能理解问题,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这,才是数学启蒙的精髓所在:先建立数感,之后才能建立抽象思维。
孩子只有先感知到不同,学会用抽象代替具体去表述不同,才能理解数学思维。
而如何引导孩子感知高度呢?
书中给出四种动物,分别是长颈鹿、骆驼、狮子、狮子、猫鼬。
提问谁最高?谁最矮?这个孩子能用肉眼看出来,不难。
但是问到1只长颈鹿的身高约等于几只猫鼬的身高?这对我女儿来说,就有难度了。
别急,这页数是可以翻开直立的!立体翻翻书的最大好书,这时候就全部凸显出来啦!
在孩子体会了高度、长度、温度等测量标准之后,作者并没有匆匆结论,而是把所有这些刚学到的知识,在一个“房间”里直接展示。
仔细观察这间卧室,有很多可以用来测量和比较的东西,你能找到吗?
作者的巧思,可见一斑!
直观、生动、有趣,让孩子在探索中学到知识,是我对《玩转测量》这本书的最大印象了。
04
说完了测量,我们在来看看如何让孩子“玩转乘法”。
《DK超级数学小玩家:玩转乘法》对我2岁半的女儿有点难,但是也不妨碍她玩得不亦乐乎。
封面就是一只丑萌的猫头鹰,而且它的眼睛是会动的哦!
齿轮的设计,只要你把想要计算的数字,转到眼睛里,嘴巴下方就会出现答案,是不是很神奇?
也许你会说,设计再巧妙,不能帮助孩子学习,也是白搭!
那你真是小看了这本书了。它就是能把枯燥的乘法运算,和趣味问答串连到一起,不知不觉就让孩子掌握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它在引导孩子掌握规律,培养他们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比如下面这页,让孩子了解“5的乘法”。
一群小鸟有5只,4群小鸟一共有多少只?
直观的动物画面,孩子小手数一数就能知道。再配上旁边的规律性总结,想学不好都难!
当然,5的乘法,让2岁半的孩子理解,还是有点难。所以,本书又换了个更加直接方法,让宝宝理解。
横轴,是把数字1-10列出来,
下面的物品,则是随机给出不同数量的,让孩子将物品与数字,建立连接。
这就完美地解决了,我在开头说的问题:
孩子只会机械数数,但是不会理解数量,怎么办?
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对照,让他们真正理解数数。
直接
总而言之,怎么样能让学龄前的孩子,建立数感?
就是把看到的数学符号、计数的物品在心里对应上,才算迈出了正确的一步。
著名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曾说:
“当人们意识到两个苹果和两天之间的共同点-2,数学就诞生了。”
作为一名教育者,一个老母亲,在我看来,让孩子进行数学启蒙的原因,其实并不是为了分数,为了升学,这只是一个方面。
更多的,是让他们感知数学的思维:空间想象力、抽象思维力、逻辑推理力。
数学之美,是在语言之外,赋予孩子更多的灵性触角,去感知这个生生不息的世界。
亚里士多德:“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而我想说:“让孩子爱数学,Ta会更爱这个世界。”
父母的态度,决定孩子的高度。共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