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什么仿生学的东西(来自大自然的灵感)

人类从大自然中汲取了许多的灵感,并且在工业领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门学科就是仿生学猫哥今天跟大家聊一聊还有哪些大自然的神奇是可以为人类所用的,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世界上有什么仿生学的东西?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上有什么仿生学的东西(来自大自然的灵感)

世界上有什么仿生学的东西

人类从大自然中汲取了许多的灵感,并且在工业领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门学科就是仿生学。猫哥今天跟大家聊一聊还有哪些大自然的神奇是可以为人类所用的。

1蜂巢——塑料

说到蜂巢,你能想到什么?补品还是六边形建筑?都不是。澳大利亚的山龙眼蜂(Hylaeus nubilosus)的蜂巢是一种十分特殊的材质,它无毒、防水、耐高温、防酸还具有阻燃性。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们正在尝试对这种材料进行逆向工程,以期来发明一种新型的生物塑料,来减少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

哥看到防酸这条就想到一个点子:是否能够包裹药品穿越胃部的酸性环境抵达肠道?(很多药物不能服用而只能选择注射都是因为到了胃部就被破坏药力)

2龟壳——装甲

咱们看到小说里面一旦说一个功法名字跟“玄武”有关,就知道:嗷,防御系功法~这证明龟壳在人们心中是十分坚固的,事实也是如此。乌龟的壳实际是由它的肋骨进化来的,背部形成的花纹也让原本质地坚硬的骨头具备了更高的稳固性。科学家已经开始分析乌龟壳的纹理结构是否能够带来更高的坚固性。

一家德国汽车公司就已经“心动不如行动”了。他们去年开发了款“EDAG GENESIS”汽车,就大面积使用了龟甲纹路,不知道是不是更耐撞了呢?

3蛾眼——太阳能电池板

我们应该对蜻蜓和苍蝇的复眼印象十分深刻,它们经常反射出彩色的光。但是飞蛾的眼睛是一种很特殊的复眼,它看上去很黑,几乎不反光——它能更充分的吸收太阳光!现在看到的太阳能电池板都十分光滑,有实验人员在实验室尝试了飞蛾复眼上发现的凸起形状来制造太阳能电池板,发现吸收率变高了!这种技术也在进一步地开发中,毕竟,太阳能才是最清洁的能源啊~

4蝙蝠——声呐

谁都知道声呐装置的发明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灵感,但其实是假的!人类发明声呐的时候压根不知道蝙蝠是怎么回事儿。泰坦尼克号撞完冰山之后,声呐装置已经基本成熟了,但等到十几年之后,科学家才发现蝙蝠使用了类似的声音定位原理。现在科学家们在研究蝙蝠丑陋的鼻子和耳朵,期望从中获得改善声呐装置效率的法门。

5鲨鱼皮——细菌排斥材料

又是一个颠覆人们常识的研究,鲨鱼皮带给科学家的启发可不仅仅是新式泳衣啊!鲨鱼皮除了具有非常小的水中阻力,其实更牛逼的是:排斥微生物的寄生!科学家们已经从它身上学会如何制造抗菌材料了,意味着一些术后感染风险将被降低,这将大大减少临床上抗生素的使用。

6鳗鱼——医疗机器人

如果你认为这张图片是魔幻作品的话可就错大了,这是太平洋七鳃鳗,但是是它张开嘴的样子,脸被撑大的嘴给挡住了...

科学家们想要制作微型医疗机器人已经很久了,这样一个进入人体内的“线人”能够在身体内随血液游走,帮助医生进行肿瘤、血液病的诊断。但是有个很大的难点就是机器人的停驻问题,总不能一直在全身乱窜吧... 而且因为体积小,能量来源是一大难题。太平洋七鳃鳗经常靠一张大嘴寄生在其他鱼类的身上,并且以之为食,所以是不是可以让微型机器人也这样咬住一个血管位置停驻呢?然后... 放心,绝对不会吃你身体的,从血液里面提取点葡萄糖给生物肌肉供能还是十分有可能的!

7青蛙皮肤——飞机外壳

毒箭蛙的皮肤有两层,致命的毒素存储在第二层,在需要时会将毒液释放到表层皮肤。飞机外壳最怕什么?结冰!结冰会改变飞机符合流体力学的形状,让飞行变得颠簸不破,严重的甚至导致坠机。现在飞机在结冰天气起飞前,都是需要地勤人员人工喷洒防冻液的,太麻烦了。如果仿照箭毒蛙,在飞机外壳下再设置一层“皮肤”来储存防冻液,就很完美了~

8啄木鸟——减震装置

啄木鸟在啄树的时候,每次敲击树木都会给自己小小的身体带来1公斤多的力量冲击。按照人类的身材比例放大的话,这个冲击强度可不是脑震荡那么简单,脑仁儿都成豆腐花了... 啄木鸟的脑腔充满了液体,能够吸收震荡的力量,保护大脑不受损伤。

我们生活中的撞击情况特别多,比如车辆事故,汽车的防撞梁也有一些吸收冲击力的小机关,但是遇到剧烈碰撞时,还是靠刚性防护来化解危机。驾驶室内的人更容易受伤,急刹车都会撞到头,车祸发生的时候更加不可想象。所以液体减震如何在人类交通中最大化利用,是科学家们的新课题。

所以,整个驾驶舱都裹在水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