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干姜附子汤配方(100首经方方证要点)
100首经方方证要点——干姜附子汤【原创】,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甘草干姜附子汤配方?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甘草干姜附子汤配方
100首经方方证要点——干姜附子汤【原创】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刘志龙 黎崇裕
【组成】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方歌】干姜附子治少阴,阳虚烦躁夜则宁。不呕不渴无表证,身无大热脉微沉。
【功用】急救回阳。
【主治】伤寒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
【方解】干姜辛以润燥散烦,和表里之误伤;附子热以温中固表,调阴阳于既济,阳回即可用平补之药。盖阳既安堵,即宜休养其阴,切勿误用辛热太过之药,转化他患也,审之慎之。
【方证要点】
1、阳气大虚,表里俱虚证,以昼日烦躁不得眠,四逆身冷,下利为辨证要点。主要症状为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身冷,吐逆涎沫,昏倒,口噤,脉沉微。
2、常用于阴证伤寒、完谷下利、中寒厥逆、身冷出粘汗、痰癖、呕沫头痛、心腹冷痛、霍乱转筋、头痛、饮食不消化、心衰水肿、肝硬化腹水、胃脘痛、腰痛、小儿冻足烂疮、肾炎浮肿、感染性休克、眩晕、咽痛等属于阳气大虚,阴寒内盛者。
3、体质要求:是寒体中体能更低下的体质类型,其特征是精神萎靡,声低息短、易于呕吐、少气懒言、身重恶寒,脉无力沉微弱。患者大多有重病大病,脏器功能低下,易于腹胀腹泻,吃生冷易发病。
【类似方证鉴别】
1、干姜附子汤与四逆汤:干姜附子汤是寒在阳之经腑,四逆汤证是寒在阴分,故而干姜附子汤无呕和下利。
【原文】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61)
【医案举例】
1、脐中出血案(许叔微医案)
—妇人,得伤寒数日,咽干,烦渴,脉弦细。医者汗之,其始衄血,继而脐中出血,医者惊骇而遁。予曰:少阴强汗之所致也。盖少阴不当发汗,仲景云:“少阴强发汗,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而出,或从口鼻,或从耳目,是为下厥上竭,此为难治。”仲景云无治法,无药方,予投以姜附汤数服,血止。后得微汗愈。
1、咽痛案(李肇恽医案)
李某某,男,40岁,1986年4月16日就诊。六天前患风寒感冒,经治诸症悉减,但遗留咽痛,曾口服红霉素及肌注青霉素,咽痛不但不减,反而加重,甚至不能进食及讲话。刻见面色苍白,身冷恶寒,口淡不渴,不思饮食,微有咳嗽,咳吐少许白色痰液。查咽峡部不红不肿,扁桃腺不大,咽后壁无滤泡增生。舌淡苔白,脉沉紧。证属阳虚外感寒邪,滞结于咽部所致。法当温阳散寒,投干姜附子汤为治。处方:
熟附子15g,干姜10g,2剂,久煎频服。
药后咽痛大减,已能进食、言谈。嘱其将原药服完,遂告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本文转自拙著《100首经方方证要点》,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发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