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重庆人特点(重庆人与四川人之区别)
一、地理概述
巴、蜀盆地由长江和嘉陵江两条水系构成,长江上游古称峡江(汉典“峡”为两山之间水道)在长江上游的船工号子,称为“峡江号子”。
相对长江而言嘉陵江流域地势平坦,所以嘉陵江被称为川江(川:河流)在嘉陵江上的船工号子被称为“川江号子”。
由峡江(长江)上游支流岷江、沱江、以及川江(嘉陵江)上游、渠江、涪江等支流构成了盆地主要特征,被称为“川峡”。秦灭巴蜀两国分设巴郡与蜀郡两个行政区,最多时宋朝出现了四个一级行政区,又称川峡四路。
一、重庆人
古代巴、蜀以川峡分界、巴位于川峡以东的丛山峻岭山地丘陵巴国历史轨迹沿江而行,初以峡江(长江)后至渝水川江(嘉陵江)终于阆中
战国时期巴蜀国界
所以巴文化又称巴渝文化,由于重庆处于长江和嘉陵江沿江被称为巴渝人。
巴国峡江险滩、丛山峻岭造就巴人坚韧不屈、勤劳顽强和守信遵义品格,巴山渝水多烈士历史更不乏忠勇良将和伟才。
民族学家潘光旦在《湘西北“土家”与古代巴人》论述提出渝、黔、湘、鄂四省接壤土家族为巴人后裔,前苏联学者伊茨《东亚南部民族史》认为乌蛮源于僰人,僰人源于云南滇人,云南滇人源于巴人,而巴人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大溪人。
巴人主要分布区域为现重庆直辖市地区,还包括渝、黔、湘、鄂等地土家族以及云南人,在中国各省市父系基因图谱分布看,重庆人父系基因与云南人相近而四川人与江西人几乎一致。侧面印证了那句古话“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中国各省父系基因图谱
三、“四川化”的形成、危害与认知谬误
“四川化”始于蒙古入侵华夏,川峡巴蜀文化不同各自分治,加之川峡盆地易守难攻的特殊地理地貌,蒙古大军三次入川二屠蜀地在灭掉川峡三路进攻最后一路夔州路时,被重庆知府于玠领军阻击在钓鱼城下30余年饱尝苦果、蒙哥汗也在此丧生。忽必烈深知巴人顽强善战,为巩固其统治合巴蜀设立四川省。自元朝以后四川省陆续成为各路势力割据地,元末明初大夏国、明末清初张献忠、民国四川王军阀刘湘等都以四川为独割据。
自蒙元建立四川省开始、历代四川统治者为了维护、巩固其统治地位,不断灭绝本地文化强化灌输四川概念,由此形成“四川化”。比如:“川菜、川人、川剧、川军…”,通过“四川化”强化巴、蜀两地人民对四川的绝对认同感。“四川化”使巴渝文化的生存传承遭到严重破坏,比如:巴文化的价值观、精神、饮食文化。“四川化”具有严重的危害性不但使巴渝人失去了巴渝文化,也失去自我属性。
“四川化”经历数百年根深顽固,重庆直辖后近三十年的今天,仍有许多“四川化”拥趸者不断通过网络媒体对重庆直辖市、重庆人、渝菜和巴渝文化进行歪曲、贬低、抹黑。
五、四川人
现在的四川省主体文化为蜀文化(简称川),位于川峡盆地以西平原地带,因土地肥沃历史上号称天府之国,蜀民柔弱多出文人术士。
川西历史曾遭多次人口灭绝,据元末《西州之祸》记载、蒙古大军三次入川二屠成都,原住民被屠十之八九。后明清张献忠入川又对成都地区进行大规模屠城,意大利耶稣会利雷斯传教士在成都传教期间记录《圣教入川记》中有详细记载。经过元、明清两朝大规模屠城,原住蜀民几乎被灭绝净尽,蜀文化也随之消失。
现在的四川人是湖广后裔,以及藏、蒙古、羌等少数民族。四川以成都为代表呈现典型多元化移民文化,没有统一语言,没有民族文化特征鲜明的价值观和城市精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