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不盼望你有多优秀(想到从前的孩子无需激励)

一般是男家长,会说,当年我们都没有怎么学,不是照样上大学,现在也挺好的,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孩子我不盼望你有多优秀?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我不盼望你有多优秀(想到从前的孩子无需激励)

孩子我不盼望你有多优秀

一般是男家长,会说,当年我们都没有怎么学,不是照样上大学,现在也挺好的。

如果一个学生用上一代人当年那种学习程度来应对今天的高考,大概率是考不上的。

那时候,世界是平的,只要你拱出一小米粒高,你就是喜马拉雅。

但今天,大家都站在喜马拉雅之上,都往珠穆朗玛上冲锋。

不冲锋,你感觉自己就是堕入马里亚纳海沟了。

而且,那时候,尤其是在农村,选择是多元的,种地、学徒、打工、考学。而且是“金字塔”式的稳固结构:大部分人认识几个字就准备着种地的,少部分人做学徒或外出打工,极少数人走“考学”这条路。

而且,脑子灵不灵,够不够用,是不是能享受“老天爷赏饭吃”的待遇,多数有点自知之明。

不考学的,是自愿的,也是甘心的。

而今天,人们达成了一种不容置疑的“共识”:人人只有升学这条路。

另外 ,单从升学这个角度看,以前动机是非常单纯的:

离开土地,跳出农门,吃“商品粮”,不再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

满足这个底线就行,没有别的奢望。

不像今天,全社会充满了对“平凡”“普通”的焦虑。

全都要做人上人、精英。

珠穆朗玛上已经站不下了。

我那时候就是想通过学习,摆脱干体力活的命运。(其实也没有太刻苦,也是在不是农忙的时候,玩得昏天暗地的间隙顺便学个习。)

文学作品里很多人向往乡村、怀念乡村,我总觉得是因为“美好总在彼岸”,他们和乡村拉开了距离而已。

我有一个“恶毒”的想法,对乡村苦难生活美化的人,让他去拉几年牛粪,毒太阳底下割几天麦子,然后再让他谈谈对乡村的看法,得来的比较客观,至少矫情的诗意的文字会少一些。

六岁自己做饭,七八岁开始喂牛、扫院子、下地干活,在暴雨里被雷电吓得边跑边哭的无助,深夜里独自穿过高粱地屏住呼吸的恐惧,严冬时站在冷水里洗红芋,酷暑下两手黑渍地收薄荷和烟叶……

印象最深的是到玉米地里打玉米叶,一捆捆往外背,玉米丛里闷热得喘不过气来,胳膊上被玉米叶边缘的锯齿划得像地图上的红色的公路网,血印纵横交错。我清晰地记得,在一个这样的下午,我一边往外背,一边任由汗往下流,胳膊上密针扎得一样痛成一片,我想:一定要好好学习,要离开土地。

大约是九十年代,安徽圣泉啤酒厂推出一款“圣泉黑啤”,在电视上做了一个广告,视频 旁白。

视频里一个人在太阳下艰难地背着麻袋,汗流浃背。

画面切换。

他西装革履,从高台上走下来,下面掌声一片。

我几乎是看一次就记住了旁白:

那一年,我去了南方,到了异乡,才知道异乡的夜是那么漫长。还有南方毒辣毒辣的太阳,晒得我很黑很黑,但直到今天,我还是认为,黑,比白好。圣泉黑啤,给不怕黑的男人!

这个广告不仅看时震撼,而且以后无数次地回想,慢慢在心中和我所处的现实酝酿成一种庸俗而现实的力量:我要努力学习,离开土地,改变命运。

上学时,一天的生活费两三块钱,有一次一个同学过生日,我请他去吃拉面,看到小店的台子上放的有圣泉黑啤,三块五一瓶,我几乎是毫不犹豫买了两瓶。完全记不得那啤酒是什么味道了,只记得喝时内心充满了神圣而深沉的万丈豪情。

后来,我成为一名教师,这既不是人生规划,更不是师者情怀。纯粹是为了生计,误打误撞。

从私立学校,到镇上初中,到县城高中,到省城高中,再到上海,一路走来,似乎离乡村越来越远。心灵上可能相反:浦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大片的农田,我的整个人生哲学都是农民式的,生活上遵循知足原则,工作上推崇勤奋的效力,教育上信奉农业式的生长。

我的父母都是最普通的农民,他们从来就不会激励孩子读书,那时的很多家长随时都在想着孩子什么时候退学,可以多帮家里干一些活。我妈妈看到我看书、写作业,常说:不累吧,不能歇歇吗。

印象中,只有一次,小学时,我问我爸:上大学不是要花很多钱吗,我们家没钱。

他说:你能学好,砸锅卖铁也供你上。

仅此一次,其余的时候是几乎不过问的。

实际上,我12岁时,被送到我二姨家上了两年初中,两年没有回过家,他们也没有去看望过,等到回家时,村里的人已经不认识我了。

中考前一个月,“预选”过后,我在镇上初中校内住的地方不能住了,想不到办法,坐在中学马路边的一棵树下,看到别的同学都进班上课了,觉得很难过。第一个念头是回家,但想到正是农忙,而且父母也想不出办法。

快到中午的时候,想到曾经和一个同学到他的亲戚家,他亲戚给孩子盖的房子是空的,偏房有一间房里有个床,于是就用身上仅有的两块多钱,到一个铁皮电话亭前买了两包白色的钟鼎烟,硬着头皮一步步挪过去,结果门虚掩着,家里没人,四处徘徊,找到那个人家的男子,正在屋后的池塘边干活。便忍耻上前,怯生生地喊了声“大叔”,支支吾吾说了,递上烟去。

那人没有多话,接了烟,说:我回家给你找钥匙。我低声地说了很多句“麻烦了”,然后像个犯错的孩子一样,紧紧地跟在后面,一句话不敢多说,生怕人家反悔了。

中考前那一个月,我就一个人住在那个大院子里一间房里,院子里种满了菜,我是一根葱也没有动过的。房东偶尔过来拉东西,我就忙上前帮忙搬,记得有一次搬了几大袋的小麦,扭住了腰,好几天上课只能斜着坐。还有有一天半夜有小偷翻墙头进到院子里,我吓得一动不敢动,听他们在堂屋门前折腾了好久,没有弄开锁,又翻墙走了。后来每天晚上都非常害怕,经常听到一点动静就醒来……

我一直非常感激那位朴实的大叔。

农民的孩子常处在没人管的状态,生活的艰难使大家顾不上。

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现实生活的苦难和最朴实、最务实的行动,给了激励:生活不易,要一直努力。

今天,这些都是不必甚至不能讲给学生听的。如果以“当年”开头、以励志的方式讲给他们听,肯定会被“耻笑了去”。

有一次讲一篇农村题材的小说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乡村,我讲了以下内容,一位学生说:“老师,真的吗?这是故事还是回忆?”

我十五岁时,村里还没有通电,小时学习都是在煤油灯下,现在常有人说学生看手机会伤害眼睛,我就想,煤油灯下难道不伤害眼睛吗?一代有一代人的命呀。

那时家里非常穷,要是说初中以前很少穿过内裤和袜子,大家可能很难相信的。

记得冬天时,只有一双棉鞋,小时调皮,到池塘上踩冰,一只鞋湿了,回家不敢说,也没有鞋换,就用脚焐着,晚上脱了偷偷往里面塞一点麦草,早上脚往鞋里一塞,那个刺骨的冰冷,到今天都印象深切。

记得全村就一家有一个借来的黑白电视,晚上全村人像看露天电影一样,挤到院子里看这个小电视。因为没有电,就把自行车的后胎扒下来,装上磨电机,小孩子排着队蹬自行车看电视,记得有一次我蹬得屁股上磨出泡来,睡觉时只能趴着。

大家可以想象到二十多年前,一个农村孩子想改变命运的决心,这种决心模糊又清晰,并不清楚要做什么,但一定要走出乡村。

今天,没有了生计的苦恼,没有现实的艰难,在这个物质丰盈、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佛系”“躺平”“摆烂”挂在嘴上的一代,应该怎样激励,还需要探讨。

但可以肯定的是,从前的孩子,基本上是被现实生活本身激励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