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四重含义及其现实意义(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四重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张国安,贵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阳 550025 张国安(1963- ),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四重含义及其现实意义?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四重含义及其现实意义(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四重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四重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张国安,贵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阳 550025 张国安(1963- ),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内容提要: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确切含义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准确、全面理解这一重要问题的内涵,有助于解读马克思其他理论观点,也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前提。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阐述主要包括:人的最高本质不是其他任何事物而仅仅是人自身;人的本质是需要;人的本质还是自由、自主的实践活动(劳动);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用整体的辨证方法解读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确切含义,不仅最符合马克思的基本思想,而且对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落实以人为本的战略决策以及对是否存在“普世价值”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标题注释:国家社科规划项目“西部农村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研究”(12BKS033)。

人的本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问题,我国理论界曾经把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归结为一个方面,即“社会关系的总和”;改革开放后,人们开始重视对“人的需要”理论和“自由自觉的活动”(或翻译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理论的探讨,以弥补以前研究的不足,尽管如此,马克思“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理论观点,至今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几种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论述也不够充分,甚至有人把这几个观点对立起来,比如:制造“不成熟的马克思”和“成熟的马克思”之间的对立,在他们看来:“自由自觉的活动”的思想脱离实际生活境况,带有空想的成分,是马克思不成熟的表现。与此相反,成熟的马克思抛弃了以前的观点,把人的本质改变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准确、全面地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含义,不仅是正确解读马克思的前提,也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前提。比如:弄清人的本质,我们才能够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群众创造历史的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也就没有科学的群众、阶级等概念。”[1]弄清人的本质的内涵,还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正在构建小康社会、和谐社会,需要正确认识和恰当应对如下几个问题: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战略决策?怎样看待“普世价值”?这些重大问题都与人的本质相关,或者说对人的本质问题理解不同,解决上述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立场和方法也不同。

一、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阐述

第一,人的本质是人自身。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下称《导言》)中批判了宗教关于人的虚幻本质,马克思认为:人不是脱离尘世的存在物,人就生活在人的世界,人生活在国家、社会中。传统宗教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上帝,因此其对人的本质的解释,不仅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相反真正现实的人却被忽视。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在《导言》中揭示了人是人的本质这一重要概念的真正内涵,即“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的绝对命令: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2]11。他在《导言》中再次强调:德国人解放的立足点就是承认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学说。上述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说明人的本质不是宗教,而是现实的人,他超越了德国哲学抽象的人以及费尔巴哈丢掉人的社会本质而仅仅强调人的自然本质的观点,而以人的“国家特质”“社会本质”来说明人,把人从神的统治和奴役下解放出来,把人的本质还原给人,并认为只有做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才是德国求得解放的唯一途径,这里马克思提倡了一种价值理念:即人的最高价值在于人本身。即便在今天,“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的深邃含义,也没有被深刻理解。在一些人的潜意识中,金钱、物、官、各种“神”等等“非人”的东西处于根本的位置,而人的地位、人的尊严遭到贬损,“以官为本”,“以物为本”,“以钱为本”,“以神为本”仍然控制着人、危害着人、扭曲着人,并且仍然有很大的市场。

第二,人的本质是人的需要。马克思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多次提到人的本质就是人的需要。为什么人的本质是人的需要呢?“因为对某种物的需要最明显地、最无可争辩地证明:这种物属于我的本质;物的为我的存在、对它的占有,就是我的本质的属性和特点。”[3]173在原始社会,没有私人财产,人也没有异化,这时人的“需要”自然表现为真正的人的本质,生产者生产的物品刚好满足他的需要,就是说需求和供给刚好相等,不存在剥削和奴役,这种需要虽然简单,却反映了原始状态下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人的本质没有被物所奴役、控制。

私有制的到来,人的需要发生异化,也就是人的本质发生了异化,原始社会状态下需要和生产是直接统一的,而私有制条件下生产与需要发生了裂变,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产品,依赖他人的产品,每个人都要考虑别人的需要,用自己的剩余产品交换别人的生产品。但是,由于私有制所产生的利己性,“我为你的需要所进行的劳动只不过是假象,我们的相互补充,也只是一种以相互掠夺为基础的假象……因为每一个人的私利都力图超过另一个人的私利,所以我们就不可避免地要设法相互欺骗……”[3]181在私有制条件下,人的粗陋、片面、畸形的需要迫使我们支配别人,占有别人的产品,结果却被产品所支配,人却成为手段。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被扭曲、被蔑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物品与物品之间的关系。某个人对我有什么价值,不是衡量对方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比如令人惊叹的才能,优雅而诙谐的谈吐,优美的身材,高尚的品德等等,而是看对方有多少财产、多少金钱、地位多高、权力多大等物的价值,物的价值完全取代了人的价值,人却降格为没有价值的东西。

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的需要才表现为人的真正本质,到那时,自己的产品不仅体现了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而且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是主动的、积极的、自由的,而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被强制的,劳动成果既满足劳动者的需要,也满足其他人的需要,劳动过程本身能使劳动者感到快乐。别人享受自己的产品,我们不仅不觉得被占有、剥削,而且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同样,我们也享有别人的产品,而不是占有别人的产品,共产主义健康、健全的需要才表现为人的真正的社会本质。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桑乔抽象的、互不联系的所谓“唯一者”。强调现实生活决定人的需要,同时需要也产生个人的交往关系。用人的需要说明人的各种活动及其全部社会关系,并把需要当作人的本性——即本质。总之,马克思在多部著作中阐述:人的需要的产生既受现实状况制约又有主观能动性;人的需要的满足过程是人认识、确证和实现自己的社会本质的过程;人的需要的对象,是表现、确证他的本质的重要对象,人的需要充分地表现了人的社会性、历史性和过程性,也就充分地表现了人的本质。

第三,人的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每当人的价值和尊严遭到践踏或者人的感性与理性将发生分裂时,就会兴起一股反对人性的片面化或异化的人文主义潮流”[4]。19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就处于危害人的尊严的严重境况,作为多数的工人阶级,劳动过程异常艰苦,生活十分悲惨,马克思十分同情工人阶级的遭遇,提出真正的人应该是自由的,而不是被迫的,自主的而不是被动的,能选择的而不是给定的,即“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3]57人的最有代表性的活动,最能体现人与动物区别的活动就是劳动,特别是生产性的实践活动。生产性实践活动,是在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的支配下使自然界发生有益于人的变化,使自然界按照人的愿望发生改变,在这一过程中,人确证了自己是主体性、创造性的存在物地位,形成了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特有本质,即“实践的本质却在于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体的能动性、自觉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等品质。这些品质特性是人之为人、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无意识本能性活动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所在”[5]。人本来应该在劳动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快乐地展开实践活动,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却是被迫进行劳动,工人阶级在劳动过程中丧失了主动性,成为机器的附件,劳动不是快乐而是痛苦,生产不是为了自己、强大自身而是伤害自己、强大资本。资本家阶级也脱离了劳动的自由本质,他们把金钱、利润看成生产性实践活动的唯一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们残酷地盘剥工人,甚至达到了敲骨吸髓的地步,资本家也被金钱控制了。资本家和工人的活动都发生了异化,他们都丧失了自由的活动,都成为被强制的对象,都偏离了生产、生活的目的,背离了人的本质。

第四,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501。这一观点强调了人的本质的现实性、社会性和受制约性,这一观点国内讨论较多,在此不再赘述。

总之,关于人的本质在马克思的经典著述中大致有上述四种主要观点。如何认识这四种观点,怎样处理四种论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此,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由此,我们不得不继续探讨: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如何解读人的本质的科学内涵呢?

二、用整体的方法辨证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

马克思说:“正像人的本质规定和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人的现实性也是多种多样的。”[3]85这说明人具有多方面的本质,是包含丰富内容的统一体,把人的本质仅仅归结为人的某一个方面,不能完整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仅仅把人的需要——特别是脱离人的社会性——作为人的本质,不能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因为,动物也有需要。或者仅仅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劳动,或者类本质,虽然突出了人的能动性,能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但又有离开现实性——现实中的劳动都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具有抽象物的嫌疑。把人的本质说成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排斥人的本质的其他规定,不足之处是忽视了人的能动性,人好像是被动的,被环境所决定。因此,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需要用整体的方法,即把马克思的整个思想看成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而人的本质的论述是这个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而关于人的本质的几种含义也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因此,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既不能脱离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也不能脱离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其他论述而仅仅强调一个方面的内容。

正确理解马克思的思想,还要用唯物辩证法,因为,这一方法“透彻地阐发了贯穿始终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矛盾关系及其历史趋势”[6]。对人的人的本质的理解,不能离开辩证法,人的本质就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包含了个别和一般、个体和类、生物性和社会性、理想和现实、自由和强制、肯定和否定等等丰富的内涵,人的本质问题不仅处于当代视野中,而且是在既对立又统一的互动中发展变化的。人是人的本质界定了人的本质只能是人,避免了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然、神、物或者其他东西,人始终是人类活动的主导力量,人类活动的最终目的只能是为了人,这是探讨人的本质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前提下,人的需要突出表现了人的内在本质,它作为逻辑起点,是劳动——实践这一人的本质活动的动因,也是促进社会关系变化的原因,在劳动过程中,人按照自己的需要理解世界、改造世界,使自然界、人类社会具有了人的特征,体现了人的意志,人就成为自由的、有意识的、区别于动物的人。一方面,自由的、有目的的复杂实践活动,只能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基础上,才能进行满足需要的活动,而需要满足的程度取决于现实社会关系的状况以及实践者能动性的发挥。另一方面,现实社会关系总和、社会状况、实践水平决定人需要的产生和内容,使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人的本质的四重含义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这些辩证关系明显地表现为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人的本质是理想本质和现实本质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在《手稿》中揭示人的本质之异化,从人的生产生活出发,探讨了人的本质应该是什么,他把人的本质看成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强调了人的能动性、自主性,这仅仅是从理想的维度审视人的本质。然而,现实的人的本质却是异化的:生产劳动不过是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人的活动是不自由的甚至是被强制的。因此,全面科学地探讨人的本质,不能仅停留在对理想本质的理解上,还应该揭示人的现实本质。现实中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受各种条件的制约,特别是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水平的制约,他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现实中的人具有被动性和受动性。如果撇开人的受动性而抽象地研究人的本质,把人看成是不受制约的自由创造的存在物,就会使人的理想本质失去现实根基而陷入主观幻想的泥潭,难以找到实现人自身解放的现实途径。相反,如果仅仅从现实出发,过分强调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突出人的受动性和被动性,在现实面前,我们就会感到无能为力,最终也难以找到人类解放的正确道路。因此,人的本质是现实性和超越现实性的统一,只有把现实性和理想性统一起来,才能完整地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确切含义,也才能寻找一条人的自身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可行途径。

第二,人的本质是稳定性与可变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劳动、社会性、理性等人的本质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普遍性,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特征,从人类产生到现在,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这些稳定性、普遍性特征都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主要标志。人的本质又是可变的,具有特殊性。这种可变性也是人的本质属性不同于动、植物的显著特点,现实生活中,毫无制约的自由的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既是存在也只能在想象中。但是,自由的程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扩展。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的社会关系不同,每个人的本质也不同,这是人的本质的特殊性。人的需要也是变化的,时代不同、需要的内容和方式也不同,人的本质的具体内涵就会不同,这充分体现了人的本质的可变性。可见,人的本质是稳定性与可变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第三,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考察人的本质要用历史的观点、过程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实际上就是唯物辩证的观点。人的本质是一个生成过程,资本主义社会,人发生异化,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将克服、扬弃异化,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全面发展。人的本质也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特性所构成的辩证统一体。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四个方面的论述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割裂这个统一体,或者仅仅强调其中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内容,都会导致片面理解人的本质。正因为如此,马克思界定人的本质的方法,对解决其他理论和现实问题,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三、人的本质的现实意义

第一,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界定及其方法论,能够指导我们树立科学合理的自然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我们清醒认识人自身的特点以及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从而正确处理全球所面临的生态危机。

马克思在论述人的本质时,强调了人的本质具有被动性和主动性相统一的属性。人的被动性不仅表现在受社会条件的制约,而且也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在阐述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时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3]105。人的受制约性说明:人本身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且自然界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要尊重自然,不应过分夸大人与自然的异质性,从生物学上讲,人来源于猿类,人类的基因和大猩猩的基因的区别不到2%。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把自己看成是这个世界的绝对主宰,也没有理由毫无节制地掠夺自然。诸如“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的主人”等藐视自然的观念,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偏见、一种傲慢,这种错误观念导致了严重恶果:其他生命形式应该是我们的朋友,应该与人类休戚与共、亲密无间,但是,由于人类的偏见和傲慢,我们不仅疏远了我们的朋友——自然界,而且迫使它们成为我们的敌人,我们受到了自然的惩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纠正偏见刻不容缓,我们应该丢弃傲慢与偏见,自然应该是人类之母,我们应该敬畏自然,善待自然,充分“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

“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也提醒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我们也不能像有些激进的“非人类中心主义”那样完全忽视人与自然的差别,忽视人的主体性,而“回到丛林中去”。自然应该是为人的自然,是适合人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犹如“神”没有权利奴役人一样,“自然”同样没有权利取代“神”的位置而高于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中的人是一个类概念,他不是指一部分人,更不是指个别人,而是绝大多数人。它不仅指当代人,也指下一代或下几代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我们不仅应该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发展,而且应考虑包括后代人的利益和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人是人的本质得到实现,人与自然的对抗得到解决。

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说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创造性,人能够超越自身,能够通过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改造社会关系,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使自然界愈来愈成为“人化的自然界”。正如马克思曾经设想的那样,在将来新的社会里“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7]

作为人的本质的需要,既是理想和现实的统一,也是合理与不合理性的统一,符合人的本性的需要是合理的,与人的本性相违背的需要具有不合理性。马克思指出,处于异化状态下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健全的感觉被扭曲,形成了单一的拥有感以及“粗陋的实际的需要”,从而导致了人的畸形、片面发展。“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致一个对象,只有当它为我们拥有的时候,就是说,当它对我们来说作为资本而存在,或者它被我们直接占有,被我们吃、喝、穿、住等等的时候,简言之,在它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3]85从根本上说,单一化、片面化的拥有感,片面的、膨胀的物的欲望,导致人们疯狂地掠夺自然,从而导致人与自然产生矛盾,甚至严重对立。在这种情况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调整不合理的生产关系,调整私有制条件下的占有关系,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培养丰富的、合理的、符合人性的需要。马克思为我们展望了这一美好前景:到共产主义社会,人将解决自身异化问题,向人的本性(为了自己、宜于自己)复归,人与自然的对立将会停息,人与人的对抗将会消除,人与自己的分裂将会弥合,世界的激烈斗争关系将呈现为高度的和谐关系。由此不难得出结论,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对于反思导致今天人与自然紧张关系之根源的人类的贪婪、片面、畸形的需要,无疑是一剂使人清醒的良药,改变人的不合理需要,抛弃对金钱和物质的崇拜,抛弃膨胀的消费主义,改革和调整不合理的占有制度和社会关系,培养合乎人的本性的全面的合理的需要,必将有助于解决人与自然的对立。

第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及其方法论,对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具有指导意义。以人为本思想直接继承了“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精髓,两者的价值取向都是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以人的需要、人的利益、人的发展为原则,都是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要求始终把人作为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主体,把人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要打碎受奴役的环境状况,废止受屈辱、受歧视的一切因素,使受压迫的人得到解放,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目前,违背“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错误观念和错误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以物为本”(‘以钱为本’是‘以物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其表现形式是:以“物”为标准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或以“物”为主要参照物评价一个地区发展的水平,而不顾人的精神、道德、生活质量、教育状况、社会公平、民主参与等丰富内容的价值,“以物为本”往往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扭曲人的价值观念,重物轻人,最终严重破坏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其次,“以官为本”。主要表现为只重视“官”的利益,以“官”的意志为转移,忽视甚至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官为本”就是官本位,官本位是封建社会的思想观念,在我国最难清除,官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官本位严重的地区和部门,以人民群众为本就难以落实,“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就是一句空话。最后,“以神为本”。目前,各种邪教、伪科学屡禁不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面对现实困境,不是积极地改造现实世界,而是匍匐在幻想的“神”的脚下,寻求“神”的帮助,求得一时的精神安慰,其后果却是人成为被奴役的对象。

背离“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社会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其根源存在于社会关系中,是社会运行体制不完善产生的结果,特别是在权力运行机制中,人民群众的决定权、监督权没有充分的保障。只有人民群众说了算,“以人为本”才会得到最大程度的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不动摇,必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突出位置,惟有这样,才能调动普通大众的创造性,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人的发展或解放的程度,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水平,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是一种发展过程。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既不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提出共产主义才能实现的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过高要求,也不能因为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轻视对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总目标的现实追求。对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落实“以人为本”的举措必须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尊重人的个性和价值也要以发展为基础,处理好现实和理想的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目前,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够富裕,民生问题仍然是普通群众的头等大事,注重解决民生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就业问题,让大多数人得到实惠,是实现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坚持“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的根本体现,只有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才能为实现更高的理想奠定扎实的根基。

第三,是否存在“普世价值”?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有利于推进对“普世价值”问题的研究。根据马克思的思想,“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样,他也是总体,观念的总体,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自为的主体存在,正如他在现实中既作为对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一样。”[3]84因此,人的本质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稳定性与可变性的辩证统一。人的本质内涵具有稳定性,这是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内在根据和根本属性,如果这个根本属性改变了,人就变成了另外的事物,也就是“非人”了。因此,劳动、社会性、理性,甚至人的自然特征(大脑、生理结构)等都与动物有根本区别,都是人的本质的一部分,是人类的共性、类本质。人的本质的共同属性是人的普遍价值形成的基础。比如人具有基本相同的生理特征以及与其匹配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珍惜生命,生存权、发展权成为人们的价值追求,食品安全、洁净的空气和水成为人维持生命的必需品。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以及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决定了人对自由、民主、公正等社会性核心价值的渴望同样具有普遍性。

如果人类没有共同属性,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甚至同一个家庭的成员之间,都难以理解和沟通,也不会有共同的追求,更不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不仅仅是马克思和无产阶级的价值追求,而且是整个人类的价值追求,也就是说这一理想就是“普世价值”,正因为如此,全人类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一“普世价值”——才具有合理性。那种否定人的共同本质,仅仅强调人的本质的历史性、具体性、可变性的观点,割裂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完整思想,而且割断了共产主义这一“普世价值”的历史继承性。实现共产主义价值观——“普世价值”,是一个发展过程,它不会在将来的某一天突然出现,实际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观念的产生,就是对普世价值的追求:社会主义的先驱们反对奴役和剥削,追求社会公平正义,最终实现所有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实践始终伴随着对普世价值的追求:反对剥削、压迫,反对社会不公,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可以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历程就是对共产主义价值观——普世价值的不懈追求历程,完全否认普世价值是不符合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客观事实的。我党提出的价值体系,以及“十八大”提倡的核心价值观同样具有一定程度的普世性,起码是全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否认普世价值的存在,我们就难以解释为什么让13亿不同处境、不同个性的人建立共同的价值追求。

纵观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化,同样反映出人所具有的共性,即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需要:保护环境、防治疾病、打击恐怖主义、预防核战争等行动,都密切关系到各国人民的共同命运,这些诉求就是对“普世价值”的追求。“普世价值”往往表现为社会价值,“它不同于现实个人的具体价值目标和特殊价值理想,而是对这种目标和理想的现实具体性的一种否定和扬弃,是对其共同性、普遍性和本质性的一种理想表达,实质是对人的类本质、人之为人的本质的一种价值表达。”[8]所有这些,都说明:因为人的本质具有同一性,所以,人类才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普世价值是存在的。我们应该承认并追求人类共有的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以免脱离整个人类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和文明发展的程度。

当然,那种脱离具体的历史进程,脱离具体国情,把普世价值观绝对化,或者仅仅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民主、人权当作普世价值,肯定是错误的、有害的。这种错误与仅仅强调人类的共同本质,忽视人的本质的现实性、社会历史性一样,会陷入抽象论的泥潭,而不能有效的改造世界,徒有空谈。可见,普世价值观正像人的本质概念一样,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体,无论忽视哪一个方面,都是不科学的,而且是有害的。

综上所述,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在坚持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前提下,以人的需要为逻辑起点,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辩证统一,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对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郝贵生,李俊赴.论群众史观的理论地位及其基本内容[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6).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严红兰,赖大仁.人文精神:终极关怀与世俗关怀的“张力”关系[J].贵州社会科学,2015(4).

[5]吴育林,李慧芳.论科学实践观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基础性地位[J].贵州社会科学,2015(5).

[6]侯惠勤自选集[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288.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28~92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