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筋错骨定生死(拨得云开见月明)
中医的“金针拔障术”曾经震惊海内外,这是因为它在当时独特的治疗效果和独特的治疗手法。
那么,金针拨障术又是怎样的一种治疗方法呢?
它在历史上是怎样流传下来的呢?
追本溯源
我国对于白内障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的《外台秘要•出眼疾候》,其中记载了白内障的发生和漫长的发展过程,以及最终可能的后果。作为白内障的有效治疗方法,金针拨障术的记载最早也是见于《外台秘要•天竺经论眼》。其中的“天竺经论眼序”记载“陇上道人撰,俗姓谢,住齐州,于西国胡僧处授”,唐代刘禹锡在他的诗歌《赠婆门僧人》中也写到“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由以上的记载可知,金针拨障术可能是从印度传入我国的。
杏林大观园国药博览园“金针拨障术”字画
唐代时我国就有人行金针拨内障术,著名大诗人白居易的视力就不是很好,他在诗中描写自己的症状是:“散乱空中千片雪,蒙笼物上一重纱。纵逢晴景如看雾,不是春天亦见花。”他也试图用其他方法治疗:“案上漫铺龙树论,合中虚贮决明丸。”若是人间方药均无益,恐怕就要用金针拨障术“试刮看”了,即使是已经“灵药千般难得救”,做了手术就可以“金针一拨日当空”。
唐朝以后,托名孙思邈著的《银海精微》,不但论述了五轮八廓与脏腑相互的关系,还记载了内服的汤药方剂及外洗、针刺等疗法,其中的针刺就包括金针拨障术,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即使经过了五代十国的战乱,金针拨障术也没有失传。据记载,南宋高宗时的显仁太后,也就是宋高宗赵构的生母,双目失明,国医不能治。有一天,太后梦见一个黄衣的道士,髯面长耳,自称可以治疗太后的眼疾。后来临安守臣张俑推荐皇甫坦为太后医治眼疾,皇甫坦手持金针一拨,太后即翳脱复明,眼疾就此痊愈。
在这之后,明代王肯堂的《证治准绳》不仅详细地描述了白内障的症状,还详细地介绍了金针拨障术,而明末的傅仁宇纂辑的《审视瑶函》(又名《眼科大全》)以及吴谦等编撰的《医宗金鉴》等书,也对这种流传下来的白内障治疗方法有着或多或少的提及。
而清代以后,这种手术方法就再也没有在记载中见到。西方医学进入我国,对传统医学的冲击是多方面的,其中自然也就包括了这种传承了一千多年的手术方法。当这种方法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中的时候,已经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事情了。
金针拨障术“八法”
18世纪,我国的金针拨障术已取得相当成熟的经验。眼科学家黄庭镜集前人的成就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目经大成》一书,这是我国古代眼科学的一本总结性著作。书中将金针拨障术的操作方法归纳为八个步骤,称为金针拨障术“八法”。“八法”的步骤如下:
(一)“审机”:指病人手术时采取的体位,先用冷水清洗,医生如何拿针及固定手术眼等方法。
(二)“点睛”:指选定进针的部位,在“风轮与外眦相半正中插入”,进针的方向、手法等。
(三)“射复”:指进针后将针柄向颞侧倾斜,使针头进入虹膜之后,晶状体之前的部位。
(四)“探骊”:指针头继续前进,使针经过虹膜之后、晶状体之前,继续进针指向瞳孔。
(五)“扰海”:指拨障针到达瞳孔将整个白内障拨下。
(六)“卷帘”:指白内障拔落后,如又重新浮起,则需要再度拨落,务使白内障拨落到下方,不用浮起为止。
(七)“圆镜”:指白内障拔落后,停针在瞳孔中央,检查瞳孔是否正圆、明亮,被拨下的白内障的位置是否合适,问患者是否能看见人、物。
(八)“完壁”:指手术告毕,缓缓将针抽出一半,稍待片刻,“切莫缓在半日,急于一刻,以观察白内障是否复位,然后再全部出针。”
“八法”所归纳的操作步骤,是合乎科学原理的。关于进针的部位,规定在“风轮与外毗相半正中插入”,即是在角膜与外毗之中点,相当于角膜缘外4-5毫米处。我国医务工作者通过动物实验与临床实践,证明这个进针部位是安全区。因为这个部位血管极少,加上这里有较多的睫状肌,手术切开后切口两端的肌肉挛缩,可以压迫血管,使之止血。另一方面,手术后两端的肌肉分开后各自愈合,如病人因各种原因需要作第二次手术时,可以在任何那一天,从原切口处进针,不易发生出血,且术后反应亦轻。由于针拨术操作时间短,术后愈合快,不需严格卧床,因此深受患者欢迎。
我国的眼科手术并不是八、九世纪才有的。据《晋书》记载,华佗曾用割治法治疗景王的目疾。《晋书》又记载司马师割除目瘤的事迹。唐代赵璘的《因话录》中,记载扬州一个名叫谈简的医师,曾经为相国崔慎割除左眼的资疣。按今天的标准来看,割除眼部肿瘤已非一般手术。可见我国医学家早就向眼睛这一禁区开刀了。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曾介绍翼状锯肉的割治法,指出这项手术应从胬肉的颈部(指胬肉体部与头部之间,位于角膜与巩膜交界处)入手,用钩针钩起后切除。《龙木论》又提出:“割了以火烫,令断其势,即不再生”,这无疑是很合理的手术方法了。历代眼科书中所载的钩、割、针、镰法,都是眼科手术的方法。可见我国古代医学家,对于眼病的手术疗法,已经积累有丰富的经验了。
——END——
项目名称:云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项目大众传播系列活动之——《杏林大观园·杏林趣事》
实施主体:云南石林杏林大观园
编审:蓝桂华、李兴德、刘平、赵廷龙
总编:张小贝 责任编辑:陈思思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运营编号:YNZY000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