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儒礼和为主题的作文(雅礼的一道作文题)
2021年雅礼中学12月月考作文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书写5分,内容55分)
人类多习惯群居,在群居中彼此帮助,结成友谊;也在群居中迷失自我,彼此伤害。有人主动或被动地离群独处,生活可能与世隔绝,简单纯粹,也可能艰苦卓绝,孤独坚韧。
在大卫、聂赫留朵夫、圣地亚哥、何塞的世界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中,群居和独处的故事在时时上演。你如何看待群居和独处,你憧憬怎样的青春年华?
请将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作成文。要求:结合材料,确定立意,题目自拟;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字数不少于800字。
01
不知道同学们是否发现了这道作文题细微处的玄机?
出题老师说(遵吩咐不得祭出真身
):
“
群居和独处在论述时要有关联,因为二者在生活中并非割裂。学生可以二者择其一,说明群居或独处对于社会或个人的好处。但最好是能结合自己真实的生命体验和或者阅读思考讲透两者之间的逻辑关联。而不只是在抽象的概念逻辑关系上打转。
而大卫等四人在提示语中出现,一是向学生示意作文与阅读结合,二是希望学生可以(并非硬性要求)与教材关联,拓展思路。但文章的重点不在引用教材,故而将四人一一列举成文的做法不可取。
出此题的一个重要意图是对标学生真实生活——不少学生在社交生活中陷入焦虑,难以融入集体,也不能坦然独处,享受孤独成长的体验。
有老师质疑,此题中群居的效应有正有反,而独处的体验更趋积极,表述上不对称,思维的平衡似乎也被打破了。其实这算是命题时一点刻意为之的小心机,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害怕孤独,这样表述是希望他们能坦然面对甚至学会享受孤独。
”
不知道读懂了这段话的同学有没有被暖到?
你们有没有看到老师在题目的背后对你们所处困境细腻的关切注视?
老师是希望能激发出你们思考的正能量场,让你们在彷徨时能够呼唤出属于自己的心灵罗盘,而不至于在困顿中迷失。
02
其实,群居或独处产生的困境,以及它们各自产生的能量,可以说笼罩了文学世界里的每一座奇峰。
而且我们会感觉文学作品仿佛更偏爱书写独处的深邃和自由,比方《瓦尔登湖》《树上的男爵》,比方《归去来兮辞》《逍遥游》,还比方我们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那四篇小说的交集性关键词就是孤独。
之所以文学作品会更偏爱孤独,那恐怕是因为绝大部分的人其实都害怕独处,害怕远离人群的被放逐感。而文学则是用美的形式给人以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撑,以消解大家的恐惧,并引导大家发现孤独背后巨大的创造性意义。
但放到现实中看,我们更大的问题其实在于,很多人不仅不会独处,更不会群居。
不懂得独处,是不懂得如何跟自己相处;不懂得群居,是不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
前者是不懂得如何建构起自己强大而有秩序的自带光明的内心世界,后者是不懂得如何建构起与他人健康而温暖的良好关系。
傅雷说: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你永远不要害怕孤独,你孤独了才会去创造,去体会,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而傅雷所说的创造,其实也是创造跟不同的群体的不同形式的关联。或者说,是重塑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联。
也就是说,一个人要能够享受孤独,前提提它能懂得如何去塑造自己和世界的美好关联。
其实绝对的孤独,排斥人群;和绝对地害怕孤独,只能依赖人群,这是两个极端,都不是健康的人格,不是吗?我们绝不能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一般来说,两端的,都比较危险。而所谓中庸的智慧,其实就是要找到一个恰当的和谐的平衡点。
03
我们往往之所以不畏惧独处,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我们在群居中有了很多温暖的羁绊,有了很多未竟的梦想。这些羁绊和梦想,让我们不至于在独处的时候,于歧路上走偏、走远。而会更多地激发独处时更积极的锻造人格的力量。
《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说,他之所以遇到那样大的风险,承受了险恶的环境那样残酷的折磨和考验,就是因为他“出海太远了”。这未尝不是一种隐喻。
一方面不离开海岸线,就捕不到鱼,更捕不到大鱼;另一方面离海岸线越远,离人群的世界就越远,一个人要面对的挑战和风险就越大。
一方面,离海岸线太远的时候,可能再也回不来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会捕到大鱼——不过,捕到大鱼之后我们又能不能顺利返航呢?
要知道老人之所以能够回得来,和他内心的强大,虽老、但其实也比较强健的体格有关。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和他的宝贵经验有关。倘若没有充分的经验,没有之前所说的那种种前提条件,就贸然让自己驶出海岸线太远,那就不是去捕鱼,而是去找死。
这或许也就是为什么说在自己的价值观体系没有基本健全之前,为什么不能过多地看强调“独处”意义的书和哲学,就算是看也需要用其他讲如何“群居”的书中和一下。
让自己阅读的面更广,视野更开阔,就是让自己对人性的版图了解得更全面更深入,让自己不至于离海岸线太远而迷航。
04
诚如我岑姐所说,独处和群居还有一层微妙的逻辑关系就是,独处是为了更高质量的群居。
那反过来说也应该成立——即学会群居也是为了提高我们享受独处时的心灵境界,降低独处时可能产生的危害。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人类到底还是群居的动物。
人就是要学会如何顺天而行,然后同时还能顺心而行。
05
说起来,现在有很多同学仿佛存在这样的误区,好像“人群”就等同于“庸俗”,但同时他又无疑并没有培养起独处所需要的足够强大的精神力量。
其实,走入人群并不等同于从俗,合群的同时也可以有独立而强大的精神意志。而这种精神意志不只是需要独处的空间来培养(比如阅读比如思考),也需要在群居的空间里来锻炼(比方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养成和而不同的君子人格)。
06
有一个曾经在死亡线上挣扎求生的人说,要不是人世间的重重羁绊,他可能那一刹那就活不下去了。他说,一个人只有先学会如何为别人而活,然后才能学会如何为自己而活。
这是否可以理解成,一个人要学会先顺应自然,在群居中学会基本的生存技能,同时感受到爱,看到自己的责任,
然后通过爱和责任建构起跟这个世界广泛而深入的牵绊,在面对外在的广大浩渺的宇宙不至于丧失自我的时候;
同时逐渐学会如何把自己安全地从人群中脱离出来,学会去独处,去开掘一个同样广大而浩渺的内宇宙。
我们会发现群居时更方便开掘人性,而独处时更利于发觉神性。
学会群居和独处,就是一个人,最终将在走入人群的广大,以及,直面背离人群的另一种广大中,寻找到人性和神性的融合。
★有悲悯者说,一个自绝的人并非是只为自己而活的人,而是不懂如何为自己而活的人。
可“不懂得如何为自己而活”,其中是否潜藏有一个隐而未发的价值观——人生最终最重要的课题,就是学会如何为自己而活?
但,为什么人,一定要学会“为……而活”呢?
一个人可以为别人活、为自己活、为天地为世界而活。为一草一木为了自己看到就喜悦的事情,都值得活。
人本身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活——群居和独处时都能好好地活、享受地活、快乐地活,而不是为了什么而活。
诚然,一个孩子在学会行走和奔跑之前,肯定是需要扶着什么东西走一段路的。
也就是,一个人开始会迫切需要和依赖某种让他活着的支撑物,但这个恐怕是人格还没有真正独立健全的表现;等到他真正长养了独立健全的人格,足够强大了,他会发现支撑他活着的点会越来越多,那时候他就不再会需要纠结“为了什么而活”,而是享受活着本身了。★
(注)两个★中间的段落就写这个作文题而言有点走偏,但还是想写出来给孩子们看看。
我知道,这个话题,其实还可以无限延展下去。
个人看来,这道作文题,给出的参考书目简直可以占满一个图书馆。因为这道作文题,它不只是作文题,其实还是一个人生大问,是一个很好的思考契机,关于——
怎么看待人群,看待自己,看待阅读,以及,看待生命。
这道题,它不只是写一篇作文就能回答清楚的,它也不只是青春时的课题。
我们得用一辈子来书写。
来源:兰姐的自习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