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年早逝的七大巨星(1961年去世的他迄今仍被封神)

1993年的元旦,香港的街道上处处洋溢着新年的气息,一部元旦档影片正举行首映。

散场的灯突然亮起,字幕定格在某某出品和发行,满场的观众却如同集体失焦,陷入错位时空,有人红了眼,有人失了神,有人耳边久久回荡着影片最后宝剑着地的轰鸣。

这是两个关于“姬别霸王”的故事。

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和张丰毅饰演的段小楼,最后苦尽甘来,师兄弟又能同台演戏了。那一场戏还是《霸王别姬》,两人在空无一人的剧院里走台,聚光灯打在二人身上,小楼开玩笑般故意错念《思凡》的戏词:“我本是男儿郎”,蝶衣脱口而出:“又不是女娇娥”。他又念错了。

其实,他终于对了。在最后一次和小楼走了一遍《霸王别姬》后,蝶衣抽出霸王身上那把见证了他们分分合合的真宝剑,刎颈自尽。他用虞姬的方式为自己谢了幕,最终你也不知道,他到底从戏里出来没有。

英年早逝的七大巨星(1961年去世的他迄今仍被封神)(1)

▲1993年陈凯歌执导电影《霸王别姬》。

在电影上映的71年前,北京第一舞台上,京剧《霸王别姬》首演,梅兰芳饰虞姬,杨小楼饰项羽。

早期的《霸王别姬》虞姬自刎后,还有一出霸王的打戏,到项羽乌江自刎后才作止。后来,梅兰芳发现,观众看到虞姬自刎后,便纷纷退场,不愿再往下看杨小楼的开打了。这种冷遇使得已有“国剧宗师”之美誉的杨小楼颇为尴尬:“这哪儿像是霸王别姬,倒有点儿像姬别霸王了。”

梅兰芳是个深谙观众心理的大师,他从观众的反应意识到,戏到该结束的地方就一定要结束,决不能拖泥带水,当断不断,否则会引起观众的反感。于是,他决定尊重观众的选择,提议删掉了最后一场打戏,全剧就演到虞姬自刎为止。

英年早逝的七大巨星(1961年去世的他迄今仍被封神)(2)

▲梅兰芳、杨小楼饰京剧《霸王别姬》剧照,来源:《又见梅兰芳》纪录片截屏。

这一改,不仅成了全剧的点睛,更造就了“姬别霸王”式的经典“梅派”名剧《霸王别姬》。

电影中,段小楼称程蝶衣的“投入”是“不疯魔不成活”,而在现实中,梅兰芳也正是一个这样的人,一个把整个生命都入了戏的人。

01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了首届京剧旦角名伶大评选,戏迷们热情响应,梅兰芳以饰演《太真外传》中的杨玉环,一举夺魁,高票荣获“四大名旦”之首。

英年早逝的七大巨星(1961年去世的他迄今仍被封神)(3)

▲四大名旦合影,从左往右依次是:程砚秋、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来源:网络。

谁曾想,这是小时候两只眼睛有些近视,眼皮老是下垂,眼睛既不能外露,又不能正视,“言不出众,貌不惊人”,逃学未遂被杨小楼撞见,背不出腔调还把第一位授艺老师气得撂担子走人,直骂道“祖师爷没给你赏饭吃”的梅兰芳呢?

戏剧化的是,梅兰芳走的诚然是祖上的路子,他传承了祖父和父亲的衣钵,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番刻苦努力后实现了完美蜕变。

他的祖父梅巧玲是北京四大徽班之一的“四喜班”的班主,一位优秀的男旦演员。梅巧玲在扮演《雁门关》中的萧太后时,曾融合了他所观察的慈禧太后的行为举止,慈禧观剧后非但不生气,还给体态丰腴的他起了个“胖巧玲”的绰号。

英年早逝的七大巨星(1961年去世的他迄今仍被封神)(4)

▲《同光名伶十三绝》,左起第三为饰萧太后的梅巧玲,来源:网络。

气跑了老师的梅兰芳,另拜了同光十三绝之一时小福的弟子吴菱仙为开蒙老师,才算真正入了京剧的门。此后,梅兰芳10岁登台, 17岁已然成为京城戏台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当时京剧舞台上的超级明星是“同光十三绝”之一的谭鑫培,正所谓“无腔不学谭”,唱老生的他极受戏迷追捧。戏迷们热爱京戏,因为他们热爱老生那悠远而苍凉的声腔,所以真正懂戏的人是背着戏台听戏的,听到陶醉之处,冷不丁喝个好儿,能吓周围人一跳。

只可惜,戏台上的英雄将相,拯救不了日渐凋敝的山河。1911年,古老的中国在这一年发生巨变,大清朝没了。男人们剪去了长辫子,女人们走进了戏园子。

英年早逝的七大巨星(1961年去世的他迄今仍被封神)(5)

▲20岁的梅兰芳,来源:网络。

女人们大多爱看那些扮相俊秀的旦角,唱腔中透着新鲜活力,扮相端庄动人的梅兰芳就这样闯进了人们的视野。他既不像过去的青衣那样一出场就抱着肚子死唱,也绝没有靠过火的表演来取悦观众,有了这样的角儿,不光是女人,就连男人们也开始把背对着舞台的身子扭了过来,不仅仅用耳朵听戏,更用眼睛看戏了。

1913年,19岁的梅兰芳初次闯荡上海滩,一炮而红,获得“寰球第一青衣”的美誉;1916年,他因创编排演了一批针砭时弊的时装戏而备受瞩目;1918年,他在谭鑫培之后,被梨园界尊封为新的“伶界大王”;1919年,他首赴日本演出成功,成为“全球瞩目”的明星。

英年早逝的七大巨星(1961年去世的他迄今仍被封神)(6)

▲梅兰芳在时装戏《一缕麻》中饰林纫芬剧照,来源:网络。

梅兰芳在日本演出期间,无论是在东京,还是在大阪和神户,无不受到日本观众的狂热欢迎。在东京帝国剧场连演12天,场场爆满。第一天打头戏《天女散花》首演成功,东京《朝日新闻》发表了这样一段评论文章:

梅兰芳真像传说的那样,是个美男子,他扮演天女真合适,看上去只能感觉到他是个十八九岁的姑娘。他的眼睛价值千金,他的媚态都是从这里产生的。姿容美,声音美,再加上服装也极美,仅就这些已足以能使观众赏心悦目。最要紧的是舞蹈,那又是怎样的呢?可以说大体轻妙,精致极了”。

英年早逝的七大巨星(1961年去世的他迄今仍被封神)(7)

▲梅兰芳在《天女散花》中饰天女剧照,来源:网络。

02

此时的梅兰芳,是年轻的伶界大王,是梨园翘楚,是将国剧带出国门的第一人。此后梅兰芳还将京剧带到了更多的国家去。只是,在正处于从内而外巨变的中国,在打倒孔家店的浪潮中,戏曲成了首当其冲被批判的对象。

1930年,梅兰芳登上了百老汇第49街大剧院的舞台。美国人惊讶地发现,中国居然有一种与莎士比亚、易卜生迥然不同但同样精美绝伦的戏剧艺术,更让他们惊讶的是,一个男人竟然能够如此传神地表达出女性特征的精髓。一夜之间,梅兰芳奇迹般风靡整个纽约,盛况一如当年赴日演出。

在旧金山,梅兰芳受到了元首般的礼遇;在洛杉矶,梅兰芳与著名演员卓别林会面;得到了美国波摩拿学院和南加利福利尼亚大学各自颁发的文学博士的荣誉学位。

英年早逝的七大巨星(1961年去世的他迄今仍被封神)(8)

▲梅兰芳在美国被授予文学博士学位,来源:网络。

20世纪30年代的第一个年头,一股梅兰芳浪潮从美国东部延展到西部,随即席卷全美。在梅兰芳之前和之后,再没有一个中国人能像他这样掀起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的狂热。访美归来后,梅兰芳将“京剧”界定为“能够代表中国最好水准的戏剧”。

然而,在国内,对京剧的批判和质疑并没有因为梅兰芳访美的成功而消退,当时鲁迅先生就曾经这样公开评论:“名声的起灭,也如光的起灭一样,梅兰芳的游日、游美,已不是光的发扬,而是光在中国的收敛。

梅兰芳没有反驳,而是以意味深长的方式回答着。

1935年,梅兰芳出访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同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梅兰芳的舞台表演在苏联文化界掀起了热潮。著有《演员的自我修养》的作者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甚至说:“看了梅先生手指的表演后,我100个学生的手都该被砍掉了。

也有人这样描述梅兰芳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他穿着日常服装,在一间挤满了专家和评论家的普通客厅里,当众示范表演自己舞台艺术的各个要素,在西方有哪一位演员比得上梅兰芳,不用化妆,不用灯光,却能表演得如此引人入胜呢?

其实这正是中国京剧虚实相生的意境。一扇虚拟的房门,传达出一个情窦初开的姑娘丰富的内心世界;带马翻鞍,催马扬鞭,瞬息之间,已行至百里之外;一支船桨,勾画出一池秋水、一叶方舟。即使在空旷的舞台上,一个虚拟的时空也能幻化为一个多彩的世界。这正是京剧的魅力。

英年早逝的七大巨星(1961年去世的他迄今仍被封神)(9)

▲梅兰芳在《黛玉葬花》中饰黛玉剧照,来源:网络。

这一年,梅兰芳41岁,人到中年,他所思索和关注的,是京剧更为长远的保存与发展之路。

如果照此下去,如果没有后来的七七事变,没有持续了8年的抗日战争,梅兰芳会沿着这条路走多远呢?

历史无法假设,生逢纷乱的时代,每个人都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

先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中国一下子被推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梅兰芳逐渐感到,北平这曾经安详平和的生活节奏要随着战争的炮火而消散了。

恰在这时,梅兰芳与夫人福芝芳的爱子葆琪因病故去了。第一位夫人王明华已经过世,王明华所生的两个子女永儿和五十也先后夭折,而梅兰芳与名伶孟小冬一段短暂的感情也以孟小冬的悄然离去而告终。

英年早逝的七大巨星(1961年去世的他迄今仍被封神)(10)

▲1941年,梅兰芳与其第二位夫人福芝芳及其子女合影,来源:网络。

这人世间的些许苍凉,让梅兰芳选择了离开,离开生活了将近40年的北平,南迁上海。

03

只是很快上海也在八一三淞沪抗战后,沦为日寇天下。梅兰芳作为一个艺术家,虽说不可能拿起枪杆投入抗战前线,但他却用另一种方式参加了抗战。

日本人看中了梅兰芳的名气,总是找上门来请他登台唱戏,又或者到广播讲几句话,至于出于何种目的,昭然若揭。梅兰芳自然心中门儿清,只好用各种借口一推再推,一躲再躲,最后实在躲不掉了,就率梅剧团到达了相对安全平静的香港。

舞台演出一段时间后,剧团其他成员陆续北返,梅兰芳便就此留在了香港,住在香港半山上的干德道8号一套公寓里达4年之久。

此前,就在梅兰芳筹划去香港期间,梅兰芳听闻了杨小楼在北京病逝的消息,享年61岁。对于梅兰芳来说,杨小楼是扶助他走上京剧之路的一位恩师,更是和他共同演出了经典名剧《霸王别姬》的“霸王”。这一回,到底还是“霸王”别了“虞姬”。

香港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了,像一根紧绷的弦。

一天清晨起床后,大家发现他与往日有所不同,那就是不再刮胡子了,这让众人颇为费解。要知道,他一向爱清洁,加之他是旦角演员,所以不论在什么环境下,他每天都会刮脸,有时甚至还照着小镜子用镊子将胡子一根根地拔掉。

对此梅兰芳严肃地解释:“别瞧这一小撮胡子,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有用处。日本人假定蛮不讲理,硬要我出来唱戏,那末,坐牢、杀头,也只好由他。如果他们还懂得一点礼貌,这块挡箭牌,就多少能起点作用。”显然,他已经作好了香港沦陷的准备。

英年早逝的七大巨星(1961年去世的他迄今仍被封神)(11)

▲蓄须明志的梅兰芳,来源:网络。

苦熬了18天,香港还是沦陷了,日军占领了香港。

后来,当蓄须、“哑嗓”、“告老”都挡不住敌人的“大东亚战争胜利一周年庆祝”登台演出“邀请”后,梅兰芳还曾选择了连续注射3次伤寒预防针,引发高烧,以此来逼退敌人的威逼利诱。当时梅兰芳的私人医生很不忍心他这样做,认为那样不仅会严重损伤梅兰芳的身体,而且也很危险,但是梅兰芳坚持道:“我已决心不为他们演戏,即使死了也无怨言,死得其所。

40来岁的梅兰芳正值艺术生命的黄金期。就这样,他蓄须明志,甘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面对这场民族劫难,绝缘舞台长达8年。他曾说:“对于一个演戏的人,尤其像我这样年龄的,8年的空白在生命史上,是一宗怎样大的损失,这损失是永远无法补偿的。

恶梦醒来是早晨,梅兰芳和全国人民一起熬过了恶梦,度过了漫漫长夜,终于迎来了阳光灿烂的一天。

1945年8月15日是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子,这一天,消息传遍了大街。梅家的客厅里聚集了很多人,大家都在兴奋地传递着刚刚听到的新闻。只是很快屋子里的人发现主人并不在客厅。

众人正纳闷,突然看见梅兰芳在二楼楼梯口出现,只见他身着笔挺的灰色西装、雪白的衬衫,绛红色的领带打得端正,脚上一双黑皮鞋正闪着亮光。大家看不到他的脸,因为他正用一把折扇半遮着脸,正以一种如旧式小姐那样轻盈的步履、缓缓走将下楼来。待到大伙面前,他猛地拿下折扇,一张干干净净的脸展露在众人面前,上面没了乌青色的胡须。

英年早逝的七大巨星(1961年去世的他迄今仍被封神)(12)

04

1945年10月10日,51岁的梅兰芳在经历了8年的与世隔绝之后回归了舞台。

八年,耗掉了他的年华,也几乎耗掉了他的艺术。从胜利那天起,梅兰芳重新焕发了艺术生命。他每天的生活紧张且充实,早上他起得很早,在院子里练功舞剑,下午吊嗓子,晚上看剧本。他像一个披挂整齐的将士,随时等待着出发号令。

在前线战士连夜搭起来的舞台上,梅兰芳演出着他的经典大戏;在工厂煤矿的脚手架和高炉前,演出他的《贵妃醉酒》;在为农民演出时,噙着泪花点头躬身回应人们热情地鞠躬致礼。

英年早逝的七大巨星(1961年去世的他迄今仍被封神)(13)

▲梅兰芳在脚手架和高炉前演出《贵妃醉酒》,来源:纪录片《又见梅兰芳》截屏。

1959年,已经成为了中国京剧院第一任院长的梅兰芳决定排演一部新戏,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剧目。当时,他的案头有两部剧本,一部是早已编排好而被耽搁的《柳毅传书》,一部是油印的豫剧剧本《穆桂英挂帅》。

最终,他选择了后者。他认为,穆桂英“二十年抛甲胄未临战阵,为国为民再度出征”,与自己蓄须8年,重新粉墨登场的心情有共同之处,更重要的是,青衣、刀马旦这两类脚色如何更好地结合起来,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在《穆桂英挂帅》中,有这样一句颇具时代精神的台词,或许这也正是他历经半个世纪的宿命吧。

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

英年早逝的七大巨星(1961年去世的他迄今仍被封神)(14)

▲梅兰芳在《穆桂英挂帅》中饰穆桂英剧照,来源:网络。

1961年5月31日,梅兰芳应中国科学院之约,来到北京西郊中关村为科学家们演出《穆桂英挂帅》。据说,台下的科学家们手中都拿着各自的研究论文,准备在演出开始后就继续他们不能中断的思考。

然而,演出开始没几分钟,台下几百双眼睛都从手中的论文逐渐转移到了舞台上。那天,他在台上的声容光采达到了近几年的高峰;那天,他在和当时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合影相片后写了一句“是日观众情绪热烈,而余演亦酣畅淋漓也”;那天,也是梅兰芳最后一次演出。

在许许多多对梅兰芳的赞誉中,大概纪录片《又见梅兰芳》中说得最为恰当:“对中国人来说,他曾经是对于美的一种感叹,对西方人来说,他曾经是关于中国的一个幻想。

1961年8月8日,梅兰芳因心脏衰竭去世,曾经与他合演过《贵妃醉酒》等剧目的萧长华只说了一句话:“梅先生,您把京剧给带走了。”

在纪录片的开头,置身大剧院的梅葆玖,面朝着舞台陷入了回忆。他回忆着他的父亲:“小时候我听父亲唱片,就在想父亲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坐在戏院里看父亲演戏,觉得古代女子就是那个样子。可是,这是我父亲吗?我却找不到我父亲的一点儿影子。

也许,这个疑问可以用梅兰芳最喜欢的一幅对联来总结: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参考资料:

1.李伶伶:《梅兰芳全传》,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

2.李伶伶:《梅兰芳和孟小冬》,团结出版社,2018年

3.纪录片《又见梅兰芳》,2006年

4.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又见梅兰芳》剧组:《又见梅兰芳》,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