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田晓霞死后续(聊聊平凡的世界中田晓霞的死)

文字来源 | 怀左同学01,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平凡的世界田晓霞死后续?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平凡的世界田晓霞死后续(聊聊平凡的世界中田晓霞的死)

平凡的世界田晓霞死后续

文字来源 | 怀左同学

01

田晓霞,死在了《平凡的世界》第三本中的三十一章。

天大雨,南部一个城市发大水,她作为记者跟着省委领导坐直升机到地方后,一个人向洪水淹没的城内跑去。到这里,读者其实都能预感到些什么,再翻一页,田晓霞就被洪水冲走了。

她是为了救人而牺牲自己的。救人之前,她刚写完一个稿子,正准备交,结果突然发现不远处的洪水中有一个小女孩抱着一根电线杆,想都没想,她就跳了进去。

本以为自己会游泳,但在洪水中很快就失去了控制,给小女孩甩了一块木板,然后她自己被淹没了。

这是路遥给田晓霞安排的结局,许多人读到这里的时候,难受得不能自已。因为大家还在等着晓霞和少平的古塔寺之约,等着他们一起回双水村,还有之后的婚姻与幸福的生活。

但所有的所有,在洪水这里,戛然而止。

02

跳出作品,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路遥为什么这样安排田晓霞的结局。

先从感情的走向上来看

我算了一下,晓霞去省城少平去煤矿后,他们一共见过两次,都是晓霞到煤矿找少平。第一次,两人分外激动,晓霞还和少平去煤矿下走了一圈;第二次,因为少平知道有人也追求晓霞,所以晓霞特地来解释。

也就是第二次解释完之后,他们抱着大哭了一场,感情变得更好,而且还聊到了结婚,谈到以后是要儿子还是要女儿,并且谈到了他们未来许多许多的事情。

两个人约好,在古塔山约会之后,还要一起回村,而且晓霞是以少平未婚妻的名义。少平也想过多次,村民肯定会为此事议论纷纷,而且他的父母也会激动得睡不着觉。

那时的少平,是煤矿工人,而晓霞,是省委副书记的女儿。

从感情的走向来看,他们所处的,其实是即将到落地的阶段。两个人你侬我侬,此前全部停留在相互喜欢,但仅限于周围少数人知道的阶段,再往下走,要告知更多人,同时进一步谈婚论嫁。

提一个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他们两个人有机会结婚吗?

只从他们两个人的感情来讲,我们肯定希望他们在一起,幸幸福福、生儿育女、一起读书,永远快乐下去。但现实条件是不能被我们忽视的,晓霞是大学生,省报社记者,父母都是当官的,父亲是省委副书记。

这样的条件,和一个煤矿工人结婚,抛开作品放现实中来看,操作难度有多大,可能性有多大,我们都能想到。

晓霞牺牲后,田福军从晓霞的日记里知道了女儿和少平的感情,通知少平去家里一趟,并说了一句感谢的话。有人说田福军很开明,并不一定会反对。开明归开明,但开明并不一定会同意。可以做一个思想实验,假如换成我们,会同意吗?

即便田福军同意,徐爱云(晓霞的妈妈)还有家里的其他人,是万万不会同意的。可以联想一下徐爱云之前撮合润叶与向前的细节,人家主要看的,还是条件和资源。

压力给到孙玉厚老汉这边,类比一下田福堂。田福堂当年知道自己女儿润叶有可能嫁给县领导儿子李向前时,第一感觉是压力重重,当时就说这不行,身份悬殊太大,怕闺女被欺负。

孙少安给砖窑办点火仪式,邀请了县领导来讲话,孙玉厚吓得都不敢去看,一个人躲地里瑟瑟发抖,就怕自己儿子以后生意办不下去,现在起高楼,将来楼塌了。以玉厚老汉这一生的胆小、敏感的性格去推测,当他得知小儿子少平要娶省委副书记女儿时,是什么反应。

他敢答应吗?

不着急给答案,我们继续琢磨。

当然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咱们就发散发散,思考思考,不妨事。

03

从作品中塑造人物的逻辑,我们再看看。

少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吃苦耐劳、懂事有想法,同时想靠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的人。重点就在这个希望靠自己的努力,他哥少安在家里开了烧砖窑,生意还可以,多次和他商量,想和他一起做,平分利益,每次,他都拒绝了。

他的理由是:哥,虽然咱们是亲兄弟,但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我不希望咱们长大了还非得绑在一起。你做得好,我很开心,但我也希望可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看到了吗?这是少平这个人物的核心特点,他不想完全靠别人的安排,而是想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主动性,靠自己的勤劳和踏实,去开创他自己的生活。

有个小事,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

当年他刚去城里揽工,给人曹书记家干活时,因为做得不错,曹书记夫妇很喜欢他,结算工钱时要多给他一些钱。他当时说什么都不要,给人退回去,并且还留下5块钱,表示说了多少就是多少,另外我第一次打工就遇到了你们这么好的主家,我很开心,更要谢谢你们。

还有一件,因为知道工友小翠被欺负,他怒斥包工头,并且扇了对方耳光,和对方侄儿打了一架。离开的时候还把自己干了很久攒的所有钱都给了小翠,让小翠别再去打工。

在《平凡的世界》中,人物的性格塑造基本都有核心逻辑

所以到这里,路遥就遇到了一个技术上的大难题,他前面已经把人物的性格基本定完了,之后的可能性也一目了然,另外他写的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而不是浪漫主义作品,再往下走,他写不下去了。

如果你认真看《平凡的世界》,就会发现作品的逻辑是相对严密的(注意,我说的是相对),而且路遥会给主要人物,都安排一个结局。可以联系《人生》,也一样,其实巧珍回村后,不一定非要结婚,高加林也并不一定会被揭发,但路遥的创作中,都会给个结局。

那我们就顺着这个创作逻辑和人物的性格逻辑,往下推演一下。

分两种情况:

1、分手;

2、结婚。

先看第一种。

两个人因为条件差距太大,同时晓霞家里人都不同意,反复劝阻晓霞,最后晓霞提了分手。这个结局我们可以理解,但是这里出现了人物塑造最大的问题——与晓霞前面的基调相反

前面的晓霞,活泼聪明、有独立想法、博览群书,还是少平的精神导师,完全就是毫无缺点满身都是真善美的女神级人物。你现在让她提物质条件,或者因为身份差距要和少平分手,前面的所有努力,就全塌了。

那如果少平提呢?也是人物塑造逻辑问题。你少平不是追求真善美么,不是对于自己认定的就不放弃么,晓霞那么爱你,你就好意思辜负人家?关键这里和少安不同,少安和润叶压根没开始,而少平和晓霞是已经开始,并且到了谈婚论嫁阶段了。这个时候如果是少平提分手,这个人物其实也就崩了。

如果是第二种,结婚呢?

结婚以后,两个人不能再天天分居,一年见两三次了吧。晓霞能去煤矿和少平一起生活吗?不太现实。那如果是少平因为晓霞家里的关系,被安排了一个在省会城市的比较不错的工作呢?人物身上,几乎有吃软饭的嫌疑。

少平是那种吃软饭的性格吗?

前面不是,有的人可能会说,有这么好的饭,为什么不吃呢?注意,咱们看的书叫《平凡的世界》,而不是《吃软饭的世界》。尤其还是在主要人物身上,要是最后吃了软饭,你前面又写揽工,又写下煤窑,图啥呢?

早点吃起来不就行了嘛,折腾啥呢。

04

再重点聊聊晓霞这个人物。

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平凡的世界》里,大部分人物都会受挫,都会受罪,但唯独就晓霞没受什么挫折。她一出场,就是县领导的女儿,高中毕业后,复读一年考入了大学,后来成了省报社记者,而父亲从县领导到市领导,最后成了省领导。

当然,你要是说她复读算受罪,那我也没什么可说的。

其他人物,孙少安创业前一直苦哈哈种地,全家都吃不饱饭,创业后身生意还可以,结果遭受重创,差点再也翻不了身。书的最后眼看日子越来越好,结果妻子秀莲得了胃癌,在庆典上喷了血。

孙少平,高中毕业,回家种地,好不容易找了一个村里老师的活,没多久也干不下去了。后去城里揽工,各种苦力活都干,再后来去大牙湾煤矿下煤窑,也是相当得苦。

少平的好友金波,在部队里因为对一个藏族姑娘表达感情,然后被打回原籍;县领导的儿子李向前,和润叶结婚后一直得不到爱,有次醉酒驾车,腿没了;润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孤苦伶仃,郁郁寡欢……

书中的主要人物,基本都是这么个样子。

可晓霞明显受到了路遥的偏爱,或者说路遥把自己理想中的女性形象,全部投射给了晓霞。我们看晓霞的人物形象,出身好、长相好、学历高、性格好、工作好、有文化、很独立,而且,最重要的来了,不嫌贫爱富,喜欢一个揽工小子。

你再想想书中几个还不错的女孩,秀莲,不要彩礼,从山西嫁到陕北,看一眼就爱死了孙少安,立马就要嫁给对方,婚后任劳任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劳动。

润叶,当初二妈给她介绍县领导儿子时,她偏偏就喜欢在村里种地的孙少安,一个人总跑回去和她的少安哥表白。得知孙少安结婚后,极度郁闷,甚至想过死,后来和李向前结婚后, 很长时间里,都不开心。

金秀,考上大学,并且和顾养民谈恋爱后,结果表示不太喜欢顾养民那种人,就喜欢少平哥这种,并且和少平表白,要和少平在一起,毕业后努力考到矿上,要嫁给少平。

有一段时间,我读着感觉怪怪的,怎么大家的选择, 就都这么相似呢?

进一步想,这样塑造人物,是不是也是路遥精神追求的一部分呢?

后来我读了路遥传,了解了他的生平经历,也大概能理解一二,这里不再展开讲,大家感兴趣可以读一读。

正是因为路遥把田晓霞塑造得太完美,几乎成了《平凡的世界》里唯一不平凡的人,所以后面无论怎么写,一旦落地之后,都会出现庸俗化、虚假化的倾向。

所以路遥选择了戛然而止。

既然再走下去会破坏美好,那不如永久封存,定格完美。

05

认真看,我发现田晓霞的死,安排得太草率了。刚好就下大雨,然后刚好她非要去,去了之后单枪匹马往里闯,一点章法没有,然后刚好出现一个水里的小女孩,再然后就跳进去了。

整个过程,合起来就两三页纸,对于一个主要人物来讲,篇幅真得很草率。

当年路遥把田晓霞写死以后,他把弟弟叫过去,哭诉了半天,说他把田晓霞写死了,该怎么办啊!可见他对人物的感情有多深,某种程度上,他把自己理想中最美好的女性形象,全部寄托在了田晓霞身上。

既然这么喜爱,为什么要写死?

想来最难受的人,其实是路遥自己。我们难受,但一定比不上他。人物得往下走,他也是没办法了,想来想去,只能用死,成就人物的完美。

毕竟完美的人物,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