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光谱的原理(分子荧光光谱法)

概述:当激发态分子以辐射跃迁形式将其能量释放返回基态时,便产生分子发光。依据激发的形式不同,分子发光分为光致发光、场致发光和化学发光等。物质分子吸收了光能而被激发,跃迁回基态所发射的电磁辐射为光致发光。光致发光按激发态的类型又可分为荧光和磷光两种类型。

荧光分析仪

荧光光度计的结构组成

荧光分光光度计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组成部件相同,即有激发光源、激发单色器和荧光单色器、样品池、检测器和记录显示装置五个部分。

由光源发射的光经第一单色器得到所需的激发光波长,通过样品池后,一部分光能被荧光物质所吸收,荧光物质被激发后,发射荧光。荧光仪器的单色器有两个,分别用于选择激发波长和荧光发射波长。为了消除入射光和散射光的影响,荧光的测量通常在与激发光成直角的方向上进行。

1、激发光源 激发光源应有足够的强度、适用波长范围宽、稳定等特点。常用的光源有高压汞灯和氙弧灯。

2、样品池 荧光用的样品池须用低荧光的材料制成,通常用石英,形状以方形和长方形居多。它与吸收光谱分析法的液体池不同在于荧光样品池的四面均为磨光透明面,同时一般仅有一种光程长度为1cm的液体池。

3、单色器 简单的荧光计采用滤光片作为单色器,滤光片常分为带通型及截止型两种,带通滤光片只透过或吸收某波长范围的光;截止滤光片只让某波长的光通过,截去其它激发光和散射光等。荧光分析仪中应用最多的单色器为光栅单色器。激发单色器用于选择激发光的波长,发射单色器用于选择荧光发射波长,一般后者的光栅闪耀波长比前者来得长一些。

4、检测器 简易型的荧光计可用目视检测或用硒光电池、光电管检测。

5、数据显示装置 荧光仪的读出装置有数字电压表或记录仪。现代仪器都配有计算机,实现仪器自动控制和显示荧光光谱计各种参数。

分子荧光分析法及其应用

荧光分析方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选择性强,试样量少和方法简单,提供比较多的物理参数;荧光分析法的弱点是它的应用范围小。因为本身能发荧光的物质相对较少,用加入某试剂的方法将非荧光物质转化为荧光物质进行分析,其数量也不多;另一方面,由于荧光分析的灵敏度高,测定对环境因素敏感,干扰因素较多。

采用荧光分析方法的有机化合物有多环胺类、萘酚类、吲哚类、多环芳烃、氨基酸、蛋白自等。脂肪族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较为简单,能够产生荧光的物质为数不多。但也有许多脂肪族化合物与某些有机试剂反应后的产物具有荧光性质,据此可以测定脂肪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具有共轭的不饱和结构,多能发射荧光,可以直接进行荧光测定。荧光分析的另一个应用是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荧光检测器。

无机化合物的荧光测定主要依赖于待测元素与有机试剂所组成的能发荧光的配合物,通过检测配合物的荧光强度以测定该化合物的含量。

荧光光谱的原理(分子荧光光谱法)(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