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佩奇文身(小猪佩奇身上纹)

似乎一夜之间,人们纷纷玩起了“小猪佩奇社会人”的梗争当“社会人”,比如在身上画小猪佩奇、贴小猪佩奇贴纸、挎小猪佩奇挎包……你看着是不是很迷糊?网络流行梗怎么越来越难懂了?

上个月,小编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过生日时收到一只“小猪佩奇”玩偶,博主开心地发了玩偶照片,并配文说:“我也是社会人了!”

不知你看到这条配文的反应是否与小编相同:“嗯?这又是什么我不知道的梗……”最近一个月,网络好像要被“小猪佩奇”和“社会人”攻陷了。

《小猪佩奇》是一部英国早教动画片,讲述了粉红猪小妹佩奇一家的温馨日常。近一年以来,小猪佩奇动画片方言配音、网友戏谑恶搞作品层出不穷,然而似乎一夜之间,人们纷纷玩起了“小猪佩奇社会人”的梗争当“社会人”,比如在身上画小猪佩奇、贴小猪佩奇贴纸、挎小猪佩奇挎包……你看着是不是很迷糊?网络流行梗怎么越来越难懂了?

“小猪佩奇社会人”只是瞬息万变的网络玩梗风潮的一个缩影,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梗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无论新梗、旧梗,其实都凝结着我们在网络上共同调侃的集体回忆。

▲“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

“文身”象征反叛,符合“社会人”的特点,而卡通角色单纯可爱,纹其在身上制造了有趣的反差。随着这一梗的流行,关于小猪佩奇的顺口溜与表情包亦应运而生。“小猪佩奇社会人”的梗也从快手、抖音流传到用户基数更大的微博、微信上。

对于不玩快手、抖音的人来说,第一次接触这个梗时看不懂也在所难免。而再早一些,网络上火的又是另一个梗。2018年除夕,有微博用户发了一张红包里只有一块钱人民币的图,配文称“确认过眼神,你是广东人”,用来调侃广东地区给压岁钱的习惯。这句话本来自林俊杰2008年的歌曲作品《醉赤壁》,现已成为网络回复流行句式。

小猪佩奇文身(小猪佩奇身上纹)(1)

▲后有网友将图中一元钱人民币替换为百元人民币,配文为“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

时间继续向前推,到2017年下半年,那时的网友热衷于为对方“买橘子”。此梗出自朱自清散文《背影》,该文讲到朱自清的父亲送他到车站,对朱自清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因此“买橘子”的引申义为“我是你爸爸”。

像这样曾在某段时间流行的梗还有很多,近的有“蓝瘦香菇”“Freestyle”“疯狂打call”,稍远一点的有“感觉身体被掏空”“然并卵”“十动然拒”,更远的还有“你妈喊你回家吃饭”“XX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新梗的层出不穷伴随着一批批老梗的偃旗息鼓,梗的迭代速度之快,让人们仿佛永远都摸不清明日会流行起什么新梗,而老梗随着新梗的爆发又会自然消失。

这是当下网络文化的常态,人们追求新鲜事物,但人们为什么热衷于“玩梗”?梗的更新速度为何越来越快?

━━━━━

“玩梗”的心理基础

游戏需求与归属感

“梗”最初是“哏”的误写,意思是好笑的桥段。提起一个梗时,若对方能迅速会意,你也许惊喜:我们是同道中人。因为未接触过相关事物的人只会丈二摸不着头脑。

“梗”背后蕴含了两类社会心理需求,一是游戏需求,二是社会归属需求。

“玩梗”中的“玩”字体现了抛梗、接梗是一种游戏行为。人天生喜好游戏,荷兰学者约翰·赫伊津哈在《游戏的人》中率先提到,游戏先于人类和人类文化存在,文化和文明产生于游戏,并且其本身就是游戏。受赫伊津哈影响,英国学者史蒂文森在《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中提出:“大众传播最好的一点是允许人们沉浸于主动的游戏之中,也就是说它让人快乐。”这被国内的传播学学者刘海龙整理为“传播是游戏”的研究范式。

小猪佩奇文身(小猪佩奇身上纹)(2)

《游戏的人: 文化中游戏成分的研究》

作者: [荷] 约翰·赫伊津哈

译者: 何道宽

版本: 花城出版社 2007年9月

人们沉浸在“玩梗”的快乐与满足中不自觉完成了梗的传播,并在获得满足的过程中,现实生活里积攒的压力也得到短暂释放。在游戏需求外,还有社会归属感起作用。当一个“梗”蔚然成风后,如果跟不上“潮流”的节奏,个体可能会产生被群体抛弃的心理错觉。对常年沉浸于网络之中的人而言,为了保持社会归属感,个体会选择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

小猪佩奇文身(小猪佩奇身上纹)(3)

▲“确认过眼神”便通过制造悬念和意外结局来达到逗趣目的。

“小猪佩奇社会人”最初能在快手上流行,与快手用户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身份认同建构不无相关。据腾讯企鹅智酷短视频用户研究报告显示,快手的用户多为24岁以下的年轻人,半数以上用户生活在三四线城市以及四线以下城市和地区,这些用户占到了总用户量的61.2%。

相较于一二线城市的网民来说,很少在网络上听到他们的声音。而他们拥有强烈的自我表达的需求,却缺少构建共同线上社区的平台,快手早期“不服务明星,只服务普通人”的产品策略,刚好契合了他们的表达诉求。表达是为了沟通,沟通的实质是与他人发生联系,进而构建社会认同和归属。

━━━━━

“梗”的传播与迭代

边界模糊的线上社交与多元社交应用

信息获取、传播习惯可用于划分群体,如使用微博的人可统称为微博用户,每个群体内部或许都有专属于圈内的特殊的梗。

在互联网还未普及时,少有梗能风行全国。因为群体互动受制于地缘或亲缘关系,人若不能实现互动,梗便无法传递到群体外,于是梗的更新速度自然无法与今日比肩。

然而线上社交打破了上述限制,互联网上的群体因媒介或兴趣而大量集合。但因个体爱好的多样与多种社交平台的应用,这些群体间的边界非常模糊。

个体因某种爱好关注某一个人,便可获得关注对象所在的另一圈子的信息,这也是为什么“为XX打call”等饭圈(粉丝组成的圈子)梗能成为全网流行的梗的原因所在。

小猪佩奇文身(小猪佩奇身上纹)(4)

▲日本女子偶像团体“欅坂56”演唱会台下的集体“打call”矩阵。

而据腾讯企鹅智酷95后社交网络图谱调查显示,聊QQ、微信、发空间、刷微博、逛贴吧、潜水豆瓣、玩陌陌,这一套社交网络行为基本涵盖了当下互联网最主要的社交应用(包括即时通讯软件及社交平台),而95后正是这套“社交网络组合玩法”最活跃的实践者。

此外,据腾讯企鹅智酷短视频用户研究报告显示,分别有56%的抖音用户和41.1%的快手用户因在其他社交网络上看到别人发的内容才想要使用抖音、快手应用;而且随着抖音、快手的发展,抖音快手的用户重合度越来越高,2017年3月有三成抖音用户也使用快手。

两份数据报告证实了不同社交应用间存在人群交叉,在线上社交中,群体间并不存在森严边界,因此梗能够在群体间流动。

也许你会觉得现在网络上的梗越来越难追,估计也因你不常使用新流行的社交应用。但身处圈外的你也能通过互联网接触到其他类型的网络群体,这些群体又代表了不同的线下群体,象征着不同群体文化的梗在网络空间中传播演变,构成了与传统时代截然不同的“融合文化”景观。多元的社交应用和多元的群体参与到梗的生产传播过程当中,梗的更新速度便因此突飞猛进。

小猪佩奇文身(小猪佩奇身上纹)(5)

▲多元社交应用。

回望网络兴起的这几年,梗经历了早期的“斑竹”(版主)“抢板凳”(第一个留言)“5555”(表示“哭”),后来又出现了“XX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来源于电影《天下无贼》)“杯具”(来源于易中天“百家讲坛”演讲)“打酱油”(来源于某采访,引申义为“不关我的事情”),再到近年来社交媒体上流行的种种难懂的新梗……

随着互联网媒介的发展,新梗的出现速度越来越快,无论新梗旧梗,它都是我们在网络上活跃时留下的痕迹,是在社会归属需求指导下的行为实践,每一个被人们广泛讨论的梗,都凝结了我们共同在网络上调侃玩梗的集体回忆。

那些曾经流行过的梗

有哪些

你还在用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