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家族与八王(司马氏自相残杀的根源为何)

永嘉五年(311年),匈奴汉国的军队攻入洛阳,晋怀帝在逃往长安途中被俘,押送到汉国都城平阳。汉国皇帝刘聪封晋怀帝特进、左光禄大夫、平阿公,在一次宴会上,刘聪问晋怀帝:“你家骨肉相残,怎么那么厉害?”晋怀帝说:“汉国受天命而兴,司马家的人不敢劳动你们动手,所以自己先替你们铲除。”

晋怀帝被俘时距晋武帝一统天下仅过去了三十二年,不同于日后同样被外敌灭亡的两宋和明朝,西晋灭亡时不仅距离统一天下的时间短,而且灭亡西晋的五胡(匈奴、羯族、氐族、羌族、鲜卑)实力弱小,且彼此互不统属,与金国、蒙古和满清完全无法相提并论。三国鼎立时,曹魏一国就能镇得住五胡,为何大一统的晋朝反而被胡族灭了呢?答案就是晋怀帝口中的八王之乱、自相残杀,给了外地乱中夺国的机会。而造成八王之乱的根源恰恰是司马氏为了防止江山被篡夺而做出的各种防备手段。

司马家族与八王(司马氏自相残杀的根源为何)(1)

五胡乱华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少帝曹芳拜谒位于高平陵的魏明帝之墓,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们皆随同前往。称病赋闲多年的司马懿突然发难,进宫上书郭太后罢免曹爽。得到郭太后命令后,司马懿迅速下令关闭了各个城门,率兵占据了武库,并派兵出城据守洛水浮桥。命令司徒高柔持节代理大将军职事,占据曹爽营地;太仆王观代理中领军职事,占据曹羲营地。然后向曹芳禀奏曹爽的罪恶,奏请免去曹爽、曹羲、曹训的官职兵权,以侯爵的身分退职归家,不得延误逗留。

曹爽得到司马懿的奏章,惶恐不知所措。于是就把曹芳车驾留宿于伊水之南,伐木构筑了防卫工事,调遣了数千名屯田兵士为护卫。司马懿为尽快逼曹爽就范,派遣侍中许允和尚书陈泰去劝说曹爽,告诉他应该尽早归降认罪。又派曹爽所信任的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告诉曹爽,只是免去他的官职而已,并指着洛水发了誓。太尉蒋济也写信给曹爽保证只要交出权力,就无性命之忧。

在曹爽犹豫不决之时,大司农桓范从洛阳城中逃出,来到曹爽营地向曹爽建议把天子挟持到许昌,然后调集四方兵力辅助自己。曹爽仍犹豫不决,桓范又说大司农印在我手里,调拨粮草不成问题,请赶快行动!然而曹爽却默然不动,从初夜一直坐到五更,最后把刀一扔,说:“即使投降,我仍然不失为富贵人家!”桓范悲痛地哭泣道:“曹子丹(曹真)这样有才能的人,却生下你们这群如猪如牛的兄弟!没想到今日受你们的连累要灭族了。”曹爽投降后,司马懿得知桓范曾在出城时曾说自己谋反,就控以诬告谋反之罪将桓范送交廷尉,与曹爽等人一同处死,并诛灭三族。

不同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高平陵之变时的司马懿是真的手黑。汉献帝从长安逃回洛阳后,洛阳城已是一片废墟,只能住在破漏的宮室里,连顿饭都吃不上。豪强们忙着掐架,对这位落魄天子视而不见,只有曹操把汉献帝请到许都,好吃好喝的当皇帝供着。作为回报,汉献帝把仅剩的一点权威让于曹操。换句话说若不是曹操罩着,汉室早就完了。曹操在《述志令》中说:“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话真没毛病。曹丕篡汉只是把既成事实公开肯定。

高平陵之变时,曹魏皇权扎实得很,只是辅政的曹爽太混账。曹爽将受诏共同辅政的司马懿架空后,大权独揽,不但排挤蒋济、高柔等老臣,还软禁郭太后,惹了众怒。把人心都驱赶到了司马懿一边,不少朝臣都希望司马懿出山主持公道。又因为曹爽过于骄横放纵,饮食、车马和衣服都与皇帝的类似,甚至私自带走魏明帝七、八个才人作为自己的妻妾。给了司马懿讨伐的口实。这才给了司马懿可乘之机,策划了高平陵之变,硬生生地篡夺皇权。

不同于被逼反的权臣,曹爽只是架空了司马懿,并没有杀他的意思,曹爽也没那个能耐。曹魏自始至终对司马氏都恩宠有加,高平陵之变纯属司马懿蓄谋已久的政变。

高平陵之变前,大家把司马懿看成陈平、周勃,是安定天下的良臣,而不是篡夺天下的奸贼。郭太后和朝臣支持司马懿的目的仅限于罢黜曹爽,大家伙再一起匡扶天下。司马懿也知道这些人的想法,所以只是提出罢免曹爽等人,极力掩饰自己的真实图谋。司马懿以郭太后名义诏令司空高柔时说:“你成为周勃了。”以此来显示自己只是和大家伙一起安定天下而已。

高平陵之变后,所有人才发现自己被骗了。郭太后依旧是个摆设,蒋济、高柔等老臣被司马懿戴高帽表彰一番后,也被踢出权力中心,朝政被司马氏及其亲信掌控,专权比之曹爽更甚。太尉蒋济曾向曹爽担保性命无忧,但曹爽还是被杀。不仅如此,司马懿还将曹魏宗室里有才略的成员全部诛杀。蒋济身为四朝元老,少年时就名闻江淮,竟被司马懿忽悠去骗人。对人失信义乃是士人不耻之事,惭愧之下,忧愤自责而死。尚书陈泰也曾替司马懿劝降曹爽,发现司马懿真面目后,也不耻于在朝中充当司马氏爪牙,自请外放雍凉。王凌、毋丘俭、诸葛诞等人更是直接起兵反对司马氏专权。后来钟会造反时,也假称郭太后有遗诏废黜司马氏。

司马家族与八王(司马氏自相残杀的根源为何)(2)

西晋版图

冤有头债有主,对不起司马懿的是曹爽,而非曹魏政权,司马懿皆诛杀曹爽篡夺曹魏天下,绝对是过分了。史载,司马懿在临死之前将司马师和司马昭叫到床前,嘱咐他们说:''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惊骇。吾死以后,汝二人善理国政,辅帝平神州,慎之!慎之!''或许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又或许是司马懿想在死前显示忠心,挽回自己的名誉。但可以肯定的是司马氏对不起曹家,也有负于天下。

司马炎篡位称帝后,知道天下人心不向着司马氏,担心自己家也被异姓权臣篡夺。于是大封宗室诸侯王,授予军政实权让他们镇守一方。灭东吴之后,司马炎认为天下已经无事,下令罢州郡之兵。这样一来,地方官手里就没了军队,再无法作乱。汉末以来地方世族豪强拥兵自重的弊端也得到了解决。天下所有的军队都掌握在司马氏手中,即使子孙争位,天下还是姓司马。

司马家族与八王(司马氏自相残杀的根源为何)(3)

八王之乱

司马炎的小算盘打得啪啪想,但司马炎死后,由于继位的晋惠帝司马衷智力低下,皇后贾南风趁机专权。藩王们蠢蠢欲动,最终演变为八王大乱斗。光熙元年(306年),东海王司马越部将祁弘率领鲜卑骑兵攻入长安,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被杀。不久后晋惠帝食饼中毒逝世,皇太弟司马炽继位,是为晋怀帝,委政事于司马越。历时十六年的八王之乱终于结束。

八王之乱表面上是东海王司马越笑到了最后,但最终结果是司马氏丢掉了天下。长期的战乱早已挖空了西晋国力,经济崩溃,人口锐减。百姓为了活命纷纷扯旗造反,觊觎中原的五胡也趁机进犯。司马氏靠权谋篡位,得国不正。取得天下后,又以小人之术防备天下苍生。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属实自掘坟墓。只是苦了天下百姓,在乱世中艰难生存两百多年才能等到天下的再次一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