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不归之路父母痛哭(孩子却油盐不进)

儿子不归之路父母痛哭(孩子却油盐不进)(1)

儿子:“我挺不过去。”

妈妈:“挺不过去,你当时做事的时候怎么不这样想,我跟你讲多少次了,每天吃饭我就警告你,你听过我一句话没有,你现在叫妈妈怎么救你?这是妈妈有能力救的吗……妈妈都跟你讲了,父母教育不了就社会教,社会再教不了,就是公安局、法院教……”

儿子:“妈妈……”

妈妈:“妈妈也没有办法,你一定要配合好人家就好了,也不用怕。”

以上是一对母子在审讯室内的对话,这是5月29日海南警方发布的一段视频,男子因为涉嫌电信诈骗被捕,在审讯室内,母子抱头痛哭,母亲一边哭一边训斥儿子。

儿子不归之路父母痛哭(孩子却油盐不进)(2)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母亲对儿子是又气又疼,从母子的谈话中可以看出,这位母亲其实是很负责任的,也多次教育儿子,可儿子却没有听妈妈的话,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身为父母,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无奈:自己苦口婆心,磨破嘴皮子,跟孩子讲道理,可孩子却油盐不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从逆火效应和拉波波特法则来解释这个现象。

逆火效应:摧毁已有的观念是很难的事情

逆火效应是指当人们遇到与自己的信念相抵触的证据或者信念时,如果这与自己原有的观念相抵触的信念,不足以完成摧毁自己原有的观念,人们就会无视这一证据,而原有的信念反而进一步强化。

比如,有的孩子放学后,不会立马写作业,而是先看两集动画片,一个小时之后,才开始动笔写作业,所以,每天写完作业都要到晚上十点钟了。

儿子不归之路父母痛哭(孩子却油盐不进)(3)

大多数父母无法容忍孩子拖拉的毛病,会反复教育孩子,甚至打骂他,让他改变拖拉的坏毛病,但你会发现这比登天还难,孩子身上没有一点改变的迹象。通常我们会认为是孩子太叛逆,其实是他根深蒂固的观念在作祟。

孩子不认为拖拉有什么不好,不就是晚一会儿写完嘛,“我每天都写完作业了,非要早点写完干嘛?”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充分的证据来说明他的观念是错误的,只是简单的训斥、打骂,只会让孩子更加坚定自己的观念——拖拉没什么不好,思想决定行动,有了这样的思想,他就会继续拖拉下去了。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这么认死理呢?这是因为人们要否定自己原有的观念,就是在否定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谁都不希望自己的观念被质疑、被否定,所以,当人们面对质疑和否定时,都会试图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念,而不是找证据来扳倒自己的观点。

我们在教育孩子做事不能拖拉时,你一定听到过他这样的回答:“我拖拉不也把作业写完了吗?”这就是在证实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否定自己是一件很难过的事情,如果我们用粗暴的态度否定孩子,更会让孩子没有面子,伤了自尊,更会千方百计地来反驳我们,从而让我们陷入争论之中。

儿子不归之路父母痛哭(孩子却油盐不进)(4)

拉波波特法则:说服是需要技巧的

通过逆火效应,让我们了解到苦口婆心之所以不奏效,是因为说服力不强,所以孩子不接受我们的反驳。所谓的批评,不过是说服孩子,让他认知到自己的错误,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说服力呢?下面就让我们来谈一谈拉波波特法则。

“拉波波特法则”是美国哲学家、认知科学家丹尼尔·丹尼特在《直觉泵》一书中提出来的。但该法则的原创人是社会心理学家兼博弈论专家阿纳托尔·拉波波特。

“拉波波特法则”是一个批评的法则,向别人指出反对意见的法则,让别人真正接受你相反意见的法则,它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你应该非常清楚、生动、不偏不倚地重述对手的想法,使得你的对手说:“谢谢你,我刚才要是像你这么表述就好了。”

第二步,你应该把对方观点中你所同意的部分都列出来,尤其是那种并非被人们广泛接受了的观点。

第三步,你应该提到那些从你对手那里学到的东西。

第四步,只有完成了以上三点,你才能说一句反驳或批评的话。

儿子不归之路父母痛哭(孩子却油盐不进)(5)

反观我们在批评孩子时,往往还没等孩子说完,就直接到了第四步,开始反驳孩子,即使我们认真听,有时候并不能完全明白孩子的意思,往往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读孩子的言行,这其中不免会有偏差,带着这样的偏差就去批评孩子,孩子自然就接受不了我们的意见。

前两天,我儿子要写一篇观察植物的作文,他写的是“我爱绿萝”,家里就有几盆绿萝,抬头就能看得到,可孩子非要用教育平板查一查绿萝开花吗?老公在一旁看不下去了,就责备儿子说:“你就是在拖延时间,我们家那么多绿萝,你看见它们开花了吗?”

“咱家的不开花,不代表别人家的绿萝就不开花啊!”儿子反驳道,一场父子大战一触即发,我上前制止了他们,把儿子单独叫到一个房间,听他给我解释为什么要查绿萝开花的问题。

他说完,我重复了一遍他的意思,“我明白了,你觉得绿萝是一种花,写作文就应该写到花是这样的吗?”儿子点点头。

儿子不归之路父母痛哭(孩子却油盐不进)(6)

我接着说道,“我觉得你的想法很好,虽然大部分绿萝是不开花的,但也有少部分绿萝是开花的,你刨根问底的精神还是不错的。”儿子紧皱的眉头开始舒展开来。

“我学习上有这种认真的态度,我很欣赏,也值得我学习。”当我说出这句话时,儿子已经腼腆地笑了。

“你看到过绿萝开花吗?你应该没有看到过,那么,没有看到过怎么写得出来呢?这是一篇观察植物的作文,你只要认真观察咱家的绿萝,把它的样子写出来,就够了。你上网查绿萝开不开花,对你写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帮助。”等我讲完,儿子痛快地拿起笔和本子去写作文了。

拉波波特法则给我们的提示是,让我们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理解他的想法,不是全盘否定孩子,先达成部分共识,他才乐于倾听我们的批评。不要一味地追求真理,就毫无情面地去刺伤孩子的自尊心。

儿子不归之路父母痛哭(孩子却油盐不进)(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