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二年(10月2日大明崇祯皇帝登基)

大明崇祯二年(10月2日大明崇祯皇帝登基)(1)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10月2日大明崇祯皇帝登基:1627年有骨气皇帝面临必将灭亡的朝代

历史上的今天,跟着萨沙每天学半分钟历史。

大明崇祯二年(10月2日大明崇祯皇帝登基)(2)

1627年10月2日大明崇祯皇帝登基。对于崇祯皇帝有很多评价。

有人说是明君,谈笑间铲除阉党,一生呕心沥血的执政,直到自杀;有人说是昏君,他疑心太重,不信任手下文臣、武将,不给他们权力。他自己军政才干又平庸,导致国家急剧衰退无法逆转。其实,崇祯是才干很一般的皇帝,谈不上明君或者昏君。大明病入膏肓,接近崩溃,恐怕朱元璋、朱棣复活也束手无策,何谈一个崇祯。

大明灭亡的原因有很多?就根本原因是封建王朝的周期规律。

明朝已经到了这个规律的最后阶段。

如果不是张居正的改革,大明恐怕30年前就亡国了。

明朝并非被满清打垮的,满清的实力尚且不能征服明朝。

大明崇祯二年(10月2日大明崇祯皇帝登基)(3)

在最大规模的松锦之战,面对洪承畴的主力明军,满清也不过出动十二三万人而已。

依靠十二三万人想要征服大明,即便是明朝最末期也不可能。

大明是亡于内部崩溃!

具体来说,是财政的崩溃。

明朝财政的崩溃是个大话题。

简单来说,同军屯制度破坏有很大关系。

明代永乐元年,全国军屯田子粒两千三百多万余石,而当年全国税粮不过三千一百余万石,军屯田收入占全国税粮的百分之七十多。

然而到了明末,军屯制度已经不复存在。全国军队从本来大体可以自给自足的军队,转变为完全依靠国家养活的雇佣军。

明朝末期的“万历三大征”,仅援助朝鲜的大会战就耗资700万两,宁夏战役耗资200万两,擂州战役耗资至少200万两,总数1100万两。

而张居正用尽心里改革,也不过为国库存下了几百万两白银。

这三仗一打,国库存银耗尽,还倒欠巨款。

为什么宋代那么多税收(靠各种贸易),还是有赤字吗?

大部分钱都用于养兵了。

养兵本身就是无底洞,尤其是像宋军那种至少五六十万规模的军队。

而明军鼎盛时期,高达近百万。

大明崇祯二年(10月2日大明崇祯皇帝登基)(4)

他面对国内国外各种敌人,根本无法支持基本军费的开销。

同时,国家经济的崩溃导致无力救灾。

北方又出现大面积灾荒,饥民觉得横竖是死,都揭竿而起。

李自成这些农民军领袖,根本不缺少兵员,一呼百应。

他们也不缺钱,也可以通过掠夺地方富户解决军费问题,但明军做不到。

明军在打一场必输的战争,对方只会越打越强,明军则必然越来越弱。

如大明曹文诏,面对农民军从无败绩。然而,最终他以区区6000明军,对抗农民军20万,不败就有鬼。

而大明从内部崩溃以后,满清只是捡了现成的便宜。

这些都是国家的根本制度问题,崇祯是无力改变的。

大明崇祯二年(10月2日大明崇祯皇帝登基)(5)

如果说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政权风雨飘摇情况下是不可行的。

说难听的,此时改革等于自掘坟墓,加速王朝崩溃。

所以,崇祯无论如何去做,明朝灭亡都注定了。

然而,崇祯也有很多问题。

上台之初,消灭了阉党,铲除了对皇权的限制。

此举打破了明朝的权力均衡。

魏忠贤一伙阉党,其实是熹宗皇帝用来牵制打击大臣的棋子。东林党人的所作所为,是对皇帝执政不善的攻击,试图争夺权力。

而原则上,只要皇帝肯放权,内阁是具有很大的军政权力的。

然而,明熹宗不愿意放权,也不愿意太多管理具体政务,就放权给魏忠贤,让他清洗东林党。

此举造成很多后遗症,其一就是阉党勾结大臣,导致权力过大。

崇祯上台以后清洗阉党才能夺回实权,这本是没错。

可惜东林党几乎已经覆灭,留下的都是一些无能懦弱之辈。

此时,等于大明的两大机构秉笔太监集团和内阁集团都垮掉了。

如果崇祯英明神武,军政可能还有所表现。

可惜他年轻经验肤浅,又不信任大臣,导致阉党没有真正再建立,而内阁也一塌糊涂。

内阁大臣不断被崇祯撤换或者杀掉,没有一个人能够坐稳几年位子。这导致,大明始终没有一个稳定有才干的板子。

内阁是国家的根本,却如此混乱,为国家雪上加霜。

同时,对于地方统兵大将,崇祯也不完全信任。比如袁崇焕随便就被杀掉了。而洪承畴在关外统兵,自保尚且困难,却经常被崇祯严令进攻。

自然,明朝灭亡是必然的,这怪不了崇祯。

崇祯的行为不能说加速,至少也没有延缓明朝的灭亡。

大明崇祯二年(10月2日大明崇祯皇帝登基)(6)

崇祯有很多问题,他却有骨气。

在北京城破之时,崇祯投降最低程度可以保命。

然而,崇祯杀死家人以后自杀,宁死不受闯贼的屈辱。

另外,直到关内局势危急万分之时,他仍然不调动吴三桂回访。其实,这就是崇祯选择宁可被汉人篡权,也不亡于满人异族。就凭这点骨气,崇祯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个人物。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