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状元的条件(明朝考状元还要看颜值)

在科举考试制度里,成为状元可谓真正的万里挑一,中状元难如登天,尤其是在明代,成为状元除了学识渊博,还需要颜值爆表。可能是因为朱元璋长相平庸,为了对得起朝廷的面子,他决心把状元打造成王朝的形象代言人。

朱元璋称帝后,在洪武四年首次殿试就把颜值作为一项考核内容提上日程。据说当年原拟定为状元的郭翀由于相貌较丑被降为榜眼,而相貌出众的吴宗伯被提为状元。这样的考试项目实在让考生们目瞪口呆,因为在唐宋年间,状元是残疾的大有人在,还没有以貌取人的先列,如唐代有状元黎逢“气貌山野”(意思是长得丑)中状元;宋代有状元方梦魁,右脚瘸,左眼瞎;元代有状元陈祖仁,身材矮小,一眼失明。到了明代堂堂殿试弄成了选美,然而,不管舆论如何,朱元璋却拿出了确立八股取士、废除宰相制度一样的态度,一定要让英俊的状元们在簪花游街时,对得起明朝的脸面与观众的眼睛。

明朝的状元的条件(明朝考状元还要看颜值)(1)

由于上行下效,明代状元录取注重外貌的风气让老百姓喜闻乐见,通俗小说里也大量涌现帅哥状元,甚至出现女性化特征,在一些小说描述当中,如《浓情快史》中把狄仁杰描述成“丰姿俊秀”。在《龙凤配再生缘》中的武状元皇甫少华也是“貌美”、“秀眼”。这些美貌状元在殿试中占尽优势,容易获得皇帝的青睐。在《唐钟馗全传》钟馗、《残唐五代史演义传》黄巢就因为相貌丑陋丢掉了即将到手的状元。在那个时代真正是可以“靠脸吃饭”,当也因为这些愚昧制度埋没大批优秀人才。

明朝的状元的条件(明朝考状元还要看颜值)(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