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送别是什么故事(千古名篇于易水送别背后的历史故事)

古龙小说中有一类人,除了主角之外,他们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也是古龙小说中的标配,他们就是刺客(杀手)。

刺客,就是怀挟兵器进行暗杀的人,如果非要和杀手区别一下,刺客的暗杀活动更具有政治的色彩。刺客的这一特性和它的起源有关系,春秋时期大部分的暗杀活动都是针对贵族和诸侯,最早描述这类人行为动机的是《刺客列传》。

刺客列传中有一共记载了五个人,分别是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若以武功高低而论,无疑是荆轲最差,游侠鲁勾践评价荆轲“不精通剑术”,可偏偏五个人中荆轲的名声最响,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五个人所处的时代从春秋初年跨越到战国末年,他们的行为举止有着深刻的历史烙印,从侧面反映了个人价值观的转变,以及分裂到统一的历史进程。

易水送别是什么故事(千古名篇于易水送别背后的历史故事)(1)

严格意义上讲,曹沫算不上一个刺客,他本是一个将军,在战场上接连失败之后,依然深得鲁庄公的信任,于是在一次外交会议上,他不得不采取极端的手段,手持匕首逼迫齐桓公交还鲁国的土地。

齐桓公为保住性命,佯装答应,盘算着摆脱危险之后反悔。曹沫本是一个性情直爽之人,一见齐桓公答应,扔下匕首,平静地回到自己国家的队伍里。

虽然这里面写的是曹沫,重点突出的却是管仲,为什么呢?齐桓公本可以下令击杀曹沫,在管仲的劝说之下才打消了念头。

管仲能够领导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政治眼光不可谓不长,思考事情相当周密。作为诸侯的盟主,齐国的一举一动都被其他国家看在眼中,武力强大和遵守信用是齐国称霸的两条腿,为一点事情而牺牲掉齐国的信用,得不偿失。

原本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却在管仲灵活的政治手腕之下,变成了一桩美事,诸侯国看到的并非是丛林法则的运用,而是齐国的仁厚,不恃强凌弱,不背信弃义。

因此,不仅齐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曹沫更是拿回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个双赢的结果,管仲的智慧可见一斑。

易水送别是什么故事(千古名篇于易水送别背后的历史故事)(2)

专诸出场的时候,已经是春秋末期,自吴国建国以来崇尚的“让贤”体制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为了权力,不惜采取任何手段。

专诸身上的优点是孝顺,而他的母亲为了不连累他上吊自杀,后来的故事发展也很明确,帮助公子光杀死了吴王僚。

以今天眼光来看专诸,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他就是公子光、也就是后来吴王阖庐的一颗棋子。在当时的历史时期,他所代表的是一种知恩图报的精神,从他接受公子光礼遇的时候,就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一般来讲,战国始自韩魏赵三家分晋,可分晋的过程并不顺利。早在三家分晋之前,韩魏赵差一点就被智氏吞并,若不是三家联手,恐怕就没有战国了。

最终韩魏赵三家联合起来灭亡了智氏,平分了智氏土地,豫让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登场的。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是司马迁借助豫让的故事说出的千古名言,也是司马迁对自己际遇的一种感慨。司马迁希望在自己受难的时候,能有一个像豫让一样的人帮助自己,可惜没有。

易水送别是什么故事(千古名篇于易水送别背后的历史故事)(3)

聂政杀人避仇隐居乡里,和专诸一样,为了报答别人的知遇之恩才奋不顾身,最终死于乱刀之下。

这四个人,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声恰恰是一位史书记录了他们。在后人的评论之中,对四个人也是颇有微词,曹沫故事真实性有待商榷,专诸不过是乱臣贼子,豫让虽勉强称得上“义”,不免流于表面,聂政,不过是一个盗贼。

他们和荆轲相比,确实差了很多,而在记录的文字上,荆轲的事迹占了《刺客列传》篇幅的三分之二,是司马迁最精心刻画的一个人物。

荆轲之所以暴得大名,和他刺杀的人物有直接的关系。他刺杀的不是别人,正是后来统一六国,毁誉参半的秦始皇嬴政。

而刺杀秦始皇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刺杀秦始皇的人非常多,张良就曾经雇了一个大力士,而那个大力士名字也没有留下。

荆轲是一个聪明人,起码在考虑问题上相当仔细,如何获得秦王的信任,如何接近秦王,如何将匕首带进秦王宫中,他都推演得毫无破绽,事实也证明直到拔出匕首之前,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

易水送别是什么故事(千古名篇于易水送别背后的历史故事)(4)

相比之下,作为整个刺杀行动的发起人,太子丹的缺点实在是太多太多。

首先,之所以采取刺杀行动,很可能是他听得了很多刺客的故事,而曹沫、聂政等人的成功无疑增强了他的信心。可是,他不知道,时代已经变了,刺杀并不能改变根本问题,刺杀无论成功与否,都只会加速燕国的灭亡。

再者,太子丹没有识人的本事。他首先找到的是人是老者田光,从年龄上来看,田光就已经不合适,而太子丹还去恭请田光出山,说明太子丹已经焦虑万分,到了有病乱投医的境地。

田光推荐了荆轲之后,太子丹并没有彻底了解荆轲,多次催促荆轲赶往秦国,在荆轲一再推脱之后,他开始怀疑荆轲是不是骗子,故意拖延时间,甚至当面对荆轲说派人先去刺杀一次。

当然,太子丹说的派人先去刺杀一次可能是气话,不过作为整个行动的决策者,如此莽撞,没有条理,根本没有能力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变故。

荆轲之所以一再推脱,是他自己也意识到以自己的剑术不可能刺杀成功,所以他一直在等人来帮他,甚至到了易水送别的时候,仍然没有放弃希望。

易水送别是什么故事(千古名篇于易水送别背后的历史故事)(5)

他等的是谁呢?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很多人推断是当时的剑术名家盖聂。这个推断不无道理,整个故事里面,一笔带过的人物当中,符合这个人设的没有几个,盖聂就是其中之一。也有可能是鲁勾践,因为鲁勾践曾经和荆轲有一面之缘,虽然交往过程中非常不快,说不定最后时刻还是希望鲁勾践出现。

这也只能是猜测了。

此外,太子丹的缺点还表现在了他给荆轲配备的副手上面。荆轲的副手名字叫秦舞阳,当时还是个孩子。这个孩子为什么会让太子丹看中呢?说到底,太子丹和秦舞阳都是没有脑子的人。

秦舞阳的经历确实很吓人,至少表面上来看好像是个勇士,“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走在大街上大家都不敢正眼看他,这又能说明什么?不过是说明小小年纪就是个流氓。要知道勇敢和匪气是两种概念。

一个成长于市井之中的孩子,一旦脱离了他生长的环境,不自觉地会产生一种恐惧。当秦舞阳来到秦王宫的时候,脸色突变,身体开始颤抖。好在荆轲给他打圆场。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词中表现的苍凉至少已经暗示出荆轲预言到了自己的结局,成功与否,自己都不可能或者离开秦王宫,而更加让他感到悲哀的是他根本就没有把握刺死秦王。

易水送别是什么故事(千古名篇于易水送别背后的历史故事)(6)

历史无情的将荆轲推上了不归路,也成全了他的名声,可以说,荆轲是特殊时期的一个特殊产物,是历史大变革时代的牺牲品,他是一个催化剂,加速了六国的统一。

很多人,如果不是历史的机遇,根本就是历史长河之中的尘埃。

没有秦末大乱,刘邦可能在泗水亭长的位子上一直干到退休;韩信只会终日无所事事,“胯下之辱”沦为坊间的笑柄;陈胜说不定已经死在了戍边的路上······

话又说回来,历史选择的人物,也不是随便选的,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从游侠到布衣天子,刘邦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从无业游民到兵仙,韩信从没有轻视过自己;从佃农到振臂一呼,陈胜一直壮志在胸中。

那么,既然如此,每个普通人是否就应该随波逐流呢?历史已经用了无数次的经验证明,每一次光明的到来,不是因为有了既定结果才去努力,而是努力之后才有可能得到光明的未来。

“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哪怕是作为普通人,也要努力的飞过一次,才算不虚此生。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

《刺客列传》夹在吕不韦和李斯之间,司马迁已经暗示了荆轲的死亡不仅是个人生命体的终结,更是战国社会的终结。

九百年后,一个叫骆宾王的人,在奔赴幽燕之时,路过易水,想起荆轲当年送别时候的盛景,再看看自己孑然一身,不由得一阵伤感,写下了后来的唐诗名篇《于易水送别》: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