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十大细思极恐(遍地黄金的堂庭之山)

《山海经》,一本被人誉为被上天遗忘的书籍,它所展现出来的内容,荒诞不经、光怪陆离,简单粗暴。当然,也有专家说它是一本跟地理有关的书籍,他的每一座山、每一个海,都能按照当今的地理环境找到相对应的描述(大多是一厢情愿的对照);还有人从文学艺术方向解读,认为这是古代人民辛劳智慧的体现,以及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

不管我们如何解读,《山海经》给整个华夏文明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里面的故事共同激励和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比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这些故事,激励着我们华夏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它跟西方的偷取火种的神或者诺亚方舟所展现出来的思维模式不一样。西方人通常很理智,有现成的火我们去偷,灾难来了我们乘方舟避难去,而我们的文明则是相反的,我们要追太阳,我们要填海,不屈不挠,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一切。

当然了,这是哲学思维上的解读。其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山海经》,你会发现,它还有更为深奥的心理学方面的解读。

山海经十大细思极恐(遍地黄金的堂庭之山)(1)

山海经图片描绘

一.遍地黄金的堂庭之山

我们可以试着阅读《山海经》里面的章节,你会发现,《山海经》所展现出来的思维,是人类社会中赤裸裸的物质主义精神。所以,他并非如人们想象中的那么“浪漫主义”,或者说,它的每一个浪漫行为其背后都隐藏着极为现实的“物质主义”。

我们就拿堂庭之山来说吧。堂庭之山是《山海经》卷一南山经中提到的一座山,属于南方第一山系鹊山山系的山,在招摇山往东三百里的地方,山上主要生长棪树,动物主要有白猿。山中蕴含有大量的水玉跟金矿。

原文是这样说的: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鹿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什么意思呢?

前面一段我们省略,我们看最后一句,它的意思是,招摇山往东三百里,有一个山叫堂庭山,这个山长了很多棪木(一种乔木,结出的果实像苹果,表面红了即可吃),还有一种动物叫白猿,水里面很多玉石,还有很多黄金。

我们读完这个解析,你发现什么没有,书中对堂庭山的描写太过于铜臭味了,有玉,还有黄金。这就是《山海经》赤裸裸的物质追求。所以说,金钱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我们三千年前的老祖宗就已经表明出来了。

堂庭山跟招摇山不一样,招摇山是一个“理想国”,山上吃的、用的都很理想化,甚至在精神上也能得到满足,比如佩戴了一种物件,就能让你不迷失方向,未来一片光明。所以说,在招摇山里,多少还有点人情味,一旦进入堂庭山,野心变大了,其他的啥都不管了,只认钱,所以作者把堂庭山描绘出了遍地黄金的景象。

这是一种赤裸裸的金钱至上的思维。它毫无隐饰地传递一种信息,有钱了什么都好办。所以,在《山海经》的第二个山里面,我们看到了这种赤裸裸的金钱观。

山海经十大细思极恐(遍地黄金的堂庭之山)(2)

二.《山海经》为何要如此赤裸裸展示金钱至上的思维

通过前面的阅读我们可以发现,《山海经》在内容的安排上是非常讲究的,招摇山,给人宏伟的理想生活描绘,到了堂庭山,开始变得现实起来,只要黄金和玉,这是一种现实的心理暗示,不管多么理想和浪漫的想象,最后还是一样回到现实,那就是金钱。

从这篇文可以推断出,《山海经》的内容创作之处,黄金已经作为货币在社会上流通,所以人们已经懂得把黄金作为财富的代表,不要粮食,只要黄金,有个黄金就能购买到粮食,这是最初的资本市场的一种体现。

也就是说,当时的人们开始明白黄金的重要性,但是这种赤裸裸的物质追求,依然没有让《山海经》丢掉精神层面的描述,因为古人融入了道家思想,在《逍遥游》里就完全可以得到体现,一个人想要强大,或者想要得到很多财富,比如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可跟大自然逆反,所以在《山海经》里,后面的内容融入了很多精神上的描绘,比如 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就是精神上的“方法论”,一种可以得到财富和物质的方法,只要你精神上做到了,物质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满足。

但是,在《山海经》里,率先强调的是物质,其用意是很明显的,也是用心良苦的,这是心理学上的激将法。

我先把物质摆出来,让你觉得多么的美好,吊足你的口味,后面我再跟你讲如何才能得到这些物质,所以《山海经》在内容的编排上,也是极为缜密的,虽然当时没有心理学这门功课,但是他们却在生活中总结出了不少关于心理学上的知识。

山海经十大细思极恐(遍地黄金的堂庭之山)(3)

三.墨菲定律的再次规避

我之前的文章有说过,招摇山是一个理想国,是规避墨菲定律诅咒的一个方式,而堂庭山的金钱至上思维其实也是在规避贫穷的一个方式。

我们先来说一下什么叫墨菲定律,墨菲定律说白了就是担心什么来什么。古人很早之前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当然遇到不吉利的话时,人们会有意识的去规避它。比如,早上起床,一个小孩不懂事,说道“爸爸妈妈,你们今天死得早。”

这种不吉利的话,人们通常会规避它,会这样跟孩子说“不要乱说,呸呸,快把话收回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思维?原因很简单,因为古人在很早之前就知道墨菲定律的危害——担心什么事,那个事往往会出现。

《山海经》的内容安排也是这样,人们希望过上富裕的生活,所以先在堂庭山描绘一下富裕的生活,慢慢的都是黄金,以此规避“墨菲定律的诅咒”。

山海经十大细思极恐(遍地黄金的堂庭之山)(4)

四.我们需要不断在脑海里幻想美好

正如《山海经》所展示的那样,我们需要不断的在脑海里幻想美好的事物,这样才能朝着一个美好的目标前进。

很多上班族是缺乏这点的,一些员工刚进入一个公司,首先会对公司的各种制度、同事进行挑剔,以为这样才能在往后的上班日子里不进入那些他认为的不合理的坑。

比如,有个同事刚进入公司,不是想着未来会跟公司一起成长为多美,而是看到了这家公司的不足——公司办公条件太差了,领导很不奈斯……

一周后,这位同事真的对这家公司厌恶至极,最后离开了公司。

同样的,一个同事进入公司,虽然很多不如意的,但是他却使劲想象着美好的未来,在工作过程中,内心完全没有任何排斥和压力,所以他上班显得和你轻松,一干就是好几年。任何事物,都抵不过一个孜孜不倦地坚持的人的努力,所以他成功了,成为了公司的股东之一,并在公司上市那天一夜暴富。

所以说,《山海经》在内容的安排上,其实充分考虑了心理学的问题,它照顾到了读者的感受,现实在你一个盼头,然后再在后面告诉你各种精神上的法则,以免你掉入“墨菲定律”的心理陷阱。我们都应该好好读一读这本书,这一本无法考证作者是谁、不知道具体诞生时间的古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