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在村里吗(亿元村里话振兴)
宜都市高坝洲镇青林寺村。(通讯员 周星亮 摄)
石明成查看鱼腥草长势。
牛扎坪村花卉苗木种植大棚。
编者按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村级是县域的重要组成细胞,也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更是强县工程的有效载体和着力点。
在宜昌,不少乡村或放大资源禀赋优势,释放三产融合的乘数效应;或以农业为基础,做好“接二连三”文章,激活发展的内生动能。一些综合产值超过亿元的乡村应运而生。
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宜昌多地农村,寻访“亿元村”的发展轨迹。
90余家市场主体投资青林寺
“旅游饭”吃“胖”小渔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巍巍 通讯员 朱灿义 唐淑萍
在武汉做了两个月“月嫂”后,40多岁的鲁志容下决心回老家。
这是2019年冬天的事。当时,宜都市高坝洲镇青林寺村涌进许多游客,工作机会一下多起来。和鲁志容一样,许多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返乡。
先在村里一家土特产店当营业员,鲁志容却想自己创业。在宜昌学习奶茶制作一个多月,回村找个门面,她开了村里第一家奶茶店。
“这条路走对了。”如今,一到周末、节假日,鲁志容的奶茶店生意火爆,高峰时每天收入3000多元。
短短3年,清江畔的青林寺村变化令人惊叹。村党总支书记廖丰介绍,去年,该村农业收入480万元,村民务工收入2200万元,市场主体旅游总收入约8000万元,总收入突破亿元。
小渔村艰难转型
青林寺村有5公里长的清江岸线,有古盐道、古茶道。历史上,沙市至恩施的货船在这里停泊待货或上岸起运。
长期码头文化浸润,谜语、谜歌在当地十分流行。据统计,有文字记载的原创谜语达8000多条。2003年,该村被命名为中国唯一的“谜语村”。
坐拥清江优渥的山水资源,2003年,青林寺村兴起网箱养殖,成为有名的小渔村。作为首批鲟鱼养殖户,鲁志容拿着政府贴息贷款的3万元,从8个网箱起家,发展到120多个网箱。
在养殖大户带动下,全村鲟鱼养殖面积达24万平方米,120多户村民参与养殖,约占全村人口的40%。
正当大伙准备大干一场时,2016年7月19日,一场洪水冲毁渔民的梦想,大部分网箱被冲走,养殖户损失惨重。2017年5月,清江全面取缔网箱养殖行动打响,政府出台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渔民洗脚上岸,另谋出路。
精心规划青林古镇
转机几乎与清江网箱取缔同时到来。
2017年,宜昌市人民警察业务技能训练基地落户青林寺村,42户村民需要搬迁安置。
“自然禀赋上佳,山水是最大卖点。”当地认真分析后决定,借助建设安置房契机,重新审视谋划村里发展。没过多久,一个“青林寺古镇”设计构想出炉。
“怎么建?大家心里都没有底,摸着石头过河。”青林寺古镇开发总工程师丁勇强说,“把搬迁居民住宅建成有看头、有品位、有个性、有旅游特色的想法,自始至终放在首要位置。”
设计团队借鉴四川、福建、安徽等地建筑风格,融合宜都地方生活和居住特点,修建桐树堰小区一期工程,安置76户村民。
翘角、飞檐、粉墙、黛瓦;三间两层,屋顶带帽;木质窗棂、朱红大门……桐树堰小区统一建筑风格,规划一张图、管理一盘棋、建设一条龙,天上无明线、地上无裸土。“小区内的道路建为宽巷子,形成沿街商业街区,楼栋间的过道是窄巷子。”宜都市青林康养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桐树堰小区兼具成都宽窄巷子的风格。
环境清幽,古色古香,韵味十足。行走在青林古镇,人们分不清是村落,还是景区。“别人花钱去旅游,我们就住在景区,幸福指数就是高!”鲁志容笑道。
近九十家市场主体入驻
从谜语村大牌坊出发,沿着1.23公里长的青湖大道前行,绿树葱茏,游人惬意,或在谜源亭里登高远眺,或在路边渔船上歇脚聊天,或畅游小桥流水、人工瀑布……
拐进青林寺小院,白墙灰瓦、朱红门窗、耀眼彩绘,四合院式设计风格的建筑夺人眼球。进入建筑内部,家的温馨扑面而来,客厅、厨房、卧室、室外花园、温泉浴池等一应俱全。工作人员介绍,这是该村招商引资企业开发的民宿,一共有16栋小院,“武汉、长沙的游客最多,至少需提前10天预订。”
孩子们在游乐园里尽情玩耍,不时传出欢声笑语。宜都市青林康养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胥静介绍,这个占地20亩的游乐园共设置70多个娱乐项目,今年元旦开业以来,生意火爆,高峰时每天接待3万人。
刚到饭点,千鱼千鲟主题餐厅里,一楼的环水卡座,游客已落座。二楼的土家、民国、红色等特色沉浸式餐厅已预订一空。主管雷敏介绍,该餐厅主打菜品原材料来自宜都养殖的鲟鱼,采用当下流行的换装打卡、沉浸式体验模式,吸引顾客纷至沓来。
青林寺村党支部委员赵昆山介绍,目前,该村各类市场主体数有近90家,鄂西南最大、投资亿元的水上中心和总投资1.5亿元的温泉项目正在建设中。
坝上第一村绽放“花产业”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巍巍 通讯员 陈瑶
位于点军区的牛扎坪村靠近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是“坝上第一村”,从宜昌市区出发,驱车20分钟即可抵达。
大江、大城、大坝一眼尽览,宛若置身画中;山林、小院、鲜花、草地,到处都是恬淡安逸的田园风景。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该村发展花卉苗木种植销售,撑起亿元大产业。
牛扎坪村党支部副书记刘操介绍,宜昌花木城已落户46家商户。去年,平均每家商户销售收入达300余万元,营销额突破亿元。
站在宜昌花木城入口,视线被一座高耸的峭壁阻挡。当年,兴建葛洲坝工程时,大江截流用的石头就取自这里。
牛扎坪境内多山,发展靠什么?2014年,村里把在外从事园林工程的姜少华请回村,并推选他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一班人曾经苦苦追寻。
先外出学习取经!一圈转下来,姜少华发现,河南鄢陵有华中地区最大的苗木市场。鄢陵作为南北衔接之地,南方植物到了鄢陵,要适应一段时间才能去北方,北方植物亦是如此。杭州萧山、荆门十里铺,花木产业带动美丽经济,带动当地百姓致富。
“自然环境比别人优,硬件条件比别人好,我们也能做得好。”和村委一班人商量后,姜少华决定把花卉苗木作为发展的首选产业。
2021年5月29日,总投资950万元的宜昌花木城开园,建设交易场地320亩、温室大棚100亩。首批50个商铺满员,吸引来自广东、山东、浙江、湖南、四川、河南、福建、重庆等8省市客商。
花木城钢架棚呈阶梯式分布。步入大棚,红掌、文竹、多肉,家用小型花木琳琅满目;紫薇、银杏、琴丝竹,园林绿化苗木应有尽有。在宏大园艺,满载花卉的货车正准备驶离。“花木城人气越来越旺。”来自湖南的商户曾利群,曾在广州、昆明、福建等地经营花卉,落户宜昌花木城后,年销售收入达400多万元。
孙振峰来自“银杏之乡”山东郯城县,家族有做苗木生意传统,此前在北京、河南从事苗木交易。2020年元旦,孙振峰经人介绍来到宜昌花木城,销售山东银杏。“牛扎坪村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苗木生长。”在孙振峰的销售基地里,山东银杏、红豆杉独树一帜,吸引客人频频光顾。
“过去,地少石头多,种啥都费劲。现在,石头上开花的梦想实现了。”姜少华欣喜地说。
据介绍,投资1200万元的花木城二期项目已开工,面积扩大230亩,将建设花木交易中心、梦萌趣互动主题、中草药养身主题、缤纷花海、花田文创中心、生态停车场等功能区。
点军区委书记万红表示,宜昌花木城将建成花卉交易地、科普基地、研学基地,立足服务宜昌周边市场,拓展辐射川东鄂西,打造区域性花卉苗木集散交易中心。
仓屋榜柑橘“论个卖”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金凌云 通讯员 李重庆
夷陵区小溪塔街道仓屋榜村靠种橘子,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2021年,该村柑橘产业产值超过1亿元。
村党总支书记胡兆勇介绍,该村现有2.3万亩优质柑橘基地,年产柑橘5万吨,户均收入8万多元。
一个柑橘能卖10元
盛夏时节,仓屋榜村丰宝山,深青色柑橘果实挂满枝头。
丰宝山是仓屋榜村委会正后方的一个小山坡,也是当地柑橘“含金量”最高的地方。胡兆勇说,这里种出的橘子每个能卖10元钱,还不愁销。
砂石土壤、高海拔,独特的丰宝山小气候,十分适合柑橘生长。如今,“丰宝山”已成为当地优质柑橘的代名词。
然而,丰宝山柑橘只有8500亩,仓屋榜村2.3万亩橘园如何搭上丰宝山的“快车”?
“地理环境难以复制,科学管理可以推广。”2013年,仓屋榜村与湖北星翔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约定,全村入社。仓屋榜村为合作社稳定供应柑橘,合作社免费为村里提供生物防治、科学种植技术,改进柑橘品质。“双向奔赴”带来橘园严格管理,施肥、修剪、防虫等照标执行,当地柑橘成功申请“绿色产品”认证。
绿色种植、高标准管理,让仓屋榜的柑橘身价倍增。以丰宝山为中心,星翔合作社建立3个优质柑橘种植示范基地,形成优质柑橘产业带。
“农业致富,品质是重中之重。”星翔合作社负责人王恩珍说,合作社主打柑橘品牌“夷陵红”就来自丰宝山优质柑橘产业带,市场看好。该合作社正打造更多优质柑橘基地,提升柑橘产量。
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有了加工渠道,上市旺季不用排队,运输成本更低。”程兵是仓屋榜村圣农果业创始人,2011年起他在村里建起第一家柑橘打蜡厂。
此前,他是柑橘贩子。随着柑橘销量越来越大,一到旺季,周边的加工厂都不够用。“运力跟不上,人工跟不上,排队是常事。新鲜水果等待越久,损耗越大。”程兵萌生自建加工厂的想法。
很快,这个柑橘打蜡厂开业,占地16亩,每天160名工人加班加点。分拣、包装、装箱、称重,加工线满负荷运转,每天可加工400吨新鲜柑橘。
程兵说,柑橘直销打蜡厂,不用运去市区,中间成本大大降低,周边村的果农也纷纷将橘子运到这里。程兵紧急扩建2000平方米厂房,以满足生产需要。
胡兆勇介绍,目前,该村已有柑橘打蜡加工企业10家、生产线17条,年加工能力15万吨,实际加工约10万吨,季节性用工可达600人。
群丰鱼腥草“卖全国”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金凌云 通讯员 陈昕 许志强
8月25日,当阳市两河镇群丰村鱼腥草基地,皮卡车排队驶入仓库,工人们将一袋袋鱼腥草搬到货车上。
群丰村党支部书记、明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石明成介绍,这些鱼腥草来自周边的民主村、金塔村,以及荆门、荆州等地。
初步统计,每天,有近200吨鱼腥草从这里发往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去年,18万吨鱼腥草从群丰村卖向全国市场。
小小鱼腥草竟有大市场
两河镇群丰村地处沮漳河冲积平原,白黏土、旱地油沙土质肥沃疏松,种出的蔬菜品质优、亩产高。
20多年前,群丰村尝试种植鱼腥草。“棉花亩均收入900元,鱼腥草可收入4000元。”石明成说。当时,看到邻村种植鱼腥草尝到甜头,群丰村不少村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加入其中。
鱼腥草产量起来了,销路却未打开,当地大量鱼腥草滞销。
当时,石明成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蔬菜经纪人。得知贵阳人喜欢吃鱼腥草,他就捎上两袋,在贵阳试试水。没想到,这一试竟打开一个市场。“一客户先尝后买,当场预订了12吨鱼腥草。”石明成回忆。从贵阳开始,他接连跑出云南、四川、广东、广西、上海、浙江等地区市场。
诞生全省首个地方标准
销路打开,鱼腥草生产在群丰村大面积推开。然而,粗放式种植制约着产业发展。
群丰村五组庄光喜家中种了10亩鱼腥草,2009年受白绢病影响,根茎腐烂,导致鱼腥草减产。当年,全村还有10多户遭遇病虫害,鱼腥草产量锐减。
产量要稳定,必须规范种植、科学管理。2013年,石明成牵头成立当阳市明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 合作社 基地 农户”模式,流转土地1000余亩,吸纳2380户农户土地入股,参与经营。合作社引导种植户发展智能化、机械化作业,“连片成块、化零为整”。农技中心和科研院所推出抗病品种,少肥减药,生态控制,提高鱼腥草产量。
以群丰村等两河镇鱼腥草主产地为样本,宜昌市农科院等4家单位开展相关试验研究,并在2020年制定全省首个鱼腥草地方标准《鱼腥草生产技术规程》。
两河镇农业中心主任吴方华介绍,该规程对田块选择、平衡施肥、绿色防控、适时采收等作出统一规范,有效指导农户科学种植,提升产量。
如今,群丰村鱼腥草亩均产量过万斤。去年,全村鱼腥草种植面积达1500亩,户均2亩,产值过亿元,人均增收1万元。
成为全国鱼腥草集散地
去年4月,明成合作社投资1.5亿元建设鱼腥草产业园项目。8月,一栋5G智控水肥一体化育苗温棚建成投产,一座物联网育苗基地拔地而起。
“我们不仅卖种苗,还负责销售,90%鱼腥草最终又卖给了我们。”石明成说,卖种苗、教种植、收鱼腥草,合作社提供一条龙服务。
每天,来自荆州、荆门、枝江等地的鱼腥草商贩,将一车又一车鱼腥草送到这里粗加工后,再装车运走。去年,全省有4万吨新鲜鱼腥草在这里集散。
鱼腥草装车前需经过清洗、包装等加工工序。这两年,一座座清洗工厂接连出现,仅群丰村就有3家。村民石德同在工厂负责清洗、包装及运输,年收入超过2万元。
“未来,本地加工需求量会更大,带动增收也更明显。”石明成说,该村准备建设2条智能化鱼腥草茶生产线、2条鱼腥草休闲食品生产线、1条草根粉生产线和1条鱼腥草辣酱生产线,满足发展需求。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