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颗行星围绕比邻星运行(比邻星向地球发出神秘无线电信号)
俄罗斯大亨尤里米尔纳曾资助了一项项目,旨在搜寻宇宙中智慧生命。这个计划名字叫“突破聆听计划”,此项目被称为迄今为止最广泛的外星人搜寻计划,由天才物理学家霍金领头发起。
此计划的目标是通过搜寻恒星和银河发出的电波和激光传输讯号来寻找地外文明。电波讯号由北半球的GreenBank射电望远镜和南半球的Parkes射电望远镜来搜寻。GreenBank射电望远镜是同时期全球最大的可转向射电望远镜,Parkes是南半球第二大的射电望远镜。
而近日,「突破聆听计划」捕捉到一串神秘无线电信号。科学家们认为这些信号可能来自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科学家把这串信号称之为BLC-1。
比邻星是哪里呢?就在距离地球仅4.22光年的地方,这里是半人马座,在半人马座中有三颗恒星在相互绕转。其中一颗恒星的名字,就叫做“比邻星”,这颗恒星是除了太阳之外,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这颗温度较低的恒星因太过黯淡而无法用肉眼看见,附近两颗恒星则比它明亮得多,它们分别是半人马座α(南门二)A和B。
科学家们已经确认在这颗恒星的周围宜居带内存在一颗行星,一支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基于多个陆基望远镜采集数据发现这颗行星存在,这颗行星被称为比邻星b,它的岩石成分与地球十分相似,它接收到恒星的热量与地球相近。
比邻星b质量是地球的1.3倍,环绕比邻星公转一周的时间是11.2天。比邻星b位于比邻星的宜居带中,也就是说它的环境条件足够温和,允许液态水在行星表面聚集。
科学家绘制的比邻星b想象图
这一消息让科学家们感到非常兴奋,因为这是在如此近的距离上的一颗系外行星,让我们不由自主联想到与生命现象有关的可能性。
不过科学家认为,这些信号不太可能是由人类所发射,因为这个信号最奇怪的地方之一是它占据了一个极其狭窄的无线电频谱--只有982兆赫。而根据目前地球人类的认知,目前还没有已知的自然方法可以将电磁能量压缩到一个单一频带频率。这个信号可能只能由一些未知的奇异等离子体物理学工作来解释。
但是也有科学家认为,这只可能是人类发出的,负责信号分析工作的突破聆听团队成员Sofia Sheikh和其他人强烈认为信号实际上是人类发出的,
“我们的WiFi、手机信号塔、GPS以及卫星广播——所有这些看起来都与我们正在寻找的信号一模一样,导致科学家很难区分某个信号是来自太空还是来自人类制造的科技。”
一些科学家认为,与宇宙自然产生的无线电波不同,这些来自外星人的讯号可能与人类用来沟通的传输方式非常相似。这类信号涵盖的无线电频率范围非常狭窄。它们可能还有“漂移”的特征,表明信号源正在朝地球移动或远离地球。这个线索表明射电源来自遥远的宇宙物体,比如一颗围绕恒星运转的行星。
人类为什么要寻找外星文明
究竟这一串无线电信号隐藏着什么样的奥秘,还需要科学家进一步去验证。
不管怎么样来说,BLC-1是迄今为止突破聆听计划在SETI(搜寻地外文明)方面取得的最吸引人的探测结果。研究团队正在撰写两篇介绍该信号的论文以及一份后续分析报告,但尚未完成。
事实上,早在发现无线电信号之前,比邻星b就已经成为我们在宇宙中其他地方搜寻生命存在证据的首要目标。事实上,半人马座α南门二系统也将是人类未来首次尝试星际旅行,也就是所谓的“突破摄星”计划的目的地。
比邻星b的行星轨道与太阳系对比图
人类在宇宙中是否孤独?除了我们地球以外,其他地方是否存在生命,是否存在拥有技术文明的智慧生命?面对这样一个终极问题,人类一直在寻找答案。
1960年,美国天文学家法兰克德雷克提出提出了一条用来推测“银河系内可能与我们接触的文明数量”的方程,这就是著名的“德雷克方程”:N=Ng×Fp×Ne×Fl×Fi×Fc×FL。(银河系内可能与我们通讯的文明数量=银河系内恒星数目×恒星有行星的比例×每个行星系中类地行星数目×有生命进化可居住行星比例×演化出高智生物的概率×高智生命能够无线电通讯的概率×科技文明持续时间在行星生命周期中占的比例。)
德雷克试图通过这个公式,估算银河系内掌握无线电技术的外星文明的数量。按照他的公式,因为存在多个变量,结果发现,N的最小值为20。这就意味着银河系中至少约有20个可以和我们交流的文明。而最大值甚至可以高达50000000。
对于地外生命的搜寻,或许并不是为了找到同伴,因为以人类目前慢如蜗牛的飞行速度展开宇宙大航海时代,可能5000 万年也出不了银河系。
开普勒项目
对地外文明的搜寻,可能是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出现即使是在浩瀚的宇宙之中,可能也是一个并不多见的一个奇迹。从而更加珍惜我们的家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