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增多(肺结节等于肺癌)

到底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的医学定义是这样的:指肺内孤立存在的圆形、类圆形、边界清楚、直径小于3cm的病灶,多为偶然或体检发现!

在临床上,我们习惯于把小于2cm的肺结节称为肺小结节,小于1cm的称为肺微小结节。

肺结节增多(肺结节等于肺癌)(1)

鉴于高分辨薄层CT的普及,更多的小结节和微小结节被发现,甚至2毫米的肺结节也会引起很多人的恐慌。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在老百姓眼里已经不止是“谈癌色变”,而是谈“肺结节”色变了!

我在门诊遇到的肺结节患者有两类,一类认为:肺结节就是肺癌,而另一类认为:肺结节一定会发展成肺癌。那真相到底如何呢?

肺结节≠肺癌!

肺结节一定都是肺癌吗?当然不是!这里要引用美国一项大宗的调查研究数据,研究者对26722名年龄介于55-74岁大量吸烟的人进行长达7年的追踪发现:如果用CT进行肺癌筛查,查出有肺结节的人数占到24.2%,但是最终只有3.6%的人被确诊为肺癌!

也就是说,96.4%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

退一万步讲,如果肺结节真的是肺癌的话,其实绝大数都是很早期的肺癌。而最早期肺癌经过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

5年生存率是什么概念呢?5年生存率是指某种肿瘤经过治疗之后,患者总体生存达到5年以上的比例。病人在做完根治性手术之后,80%的复发转移会发生在根治术后3年之内,10%会出现在术后3-5年。所以,手术之后如果5年不出现复发,5年后再出现复发的概率就比较小了,基本等同于治愈了。因此临床上经常用5年生存率来代表治疗效果。

但5年生存率更多是医生同行之间用来交流的术语。然而,大夫们总是会被病人问到“活多久”的问题,但大夫不是神仙,哪能掐指一算就给人倒数计时呢?所以只好把5年生存率搬出来说道说道。

那5年生存率95%,意味着,未来5年之内,只有5%的概率会去世。这是一个什么数量级呢?据统计,一名长途司机5年中因为疲劳驾驶出车祸的概率大概也是5%左右。

肺结节增多(肺结节等于肺癌)(2)

切勿疲劳驾驶!

那老百姓心目中的肺癌是什么样的呢?那是一个很糟糕的疾病!我国约75%的肺癌病人在诊断时已经属于晚期,5年生存率约为15.6%。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而且这种现状已经维持很多年了。

所以说,肺结节3.6%的恶性概率加上95%的5年生存率,跟晚期肺癌相比,完全是两码事

发现肺结节,怎样才能知道是良性还是恶性?

很多网友甚至我的一些同行,经常会拿出一张CT报告让我诊断,这个肺结节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

这里要纠正一个概念,CT的影像学诊断和我们外科大夫出具的临床诊断,万万不可混为一谈。

影像科大夫看到什么说什么,有异常情况及时提醒临床大夫,这是人家的本职工作。

但是临床大夫看完片子以后,还要问一大堆问题:您多大年龄?做什么工作的?平时抽烟吗?以前得没得过肺炎肺结核?家里人有没有肿瘤的?

临床大夫问这么多问题,其实就是在判断你有没有得肺癌的高危因素。根据高危因素和影像学特点综合判断一个结节的良恶性倾向,这才是临床诊断。

遗憾的是,目前除了穿刺和手术之外,没有其它鉴别肺结节良恶性的手段!

也就是说,临床诊断归根到底还是在猜!但临床大夫至少是有依据的去猜、负责任的去猜。没办法,大夫不是孙悟空,没有火眼金睛。而肺癌的诊断必须是金标准的病理诊断,在获取病理之前,一切的诊断都是在猜!连PET-CT也不例外!

发现肺结节,下一步该怎么办?

按照现行的诊疗指南,对于8mm以内的肺结节,完全可以观察随访!

因为8mm以内的肺结节,良性概率更大,即便是恶性的,也几乎没有浸润性癌的成分,生长极其缓慢,直接开刀没必要。所以指南规定,只有8mm以上的结节,才允许外科大夫开刀活检!

肺结节增多(肺结节等于肺癌)(3)

32岁男性,体检发现右肺磨玻璃结节,术后病理:肺原位腺癌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8mm以上的结节都需要处理!

还需要看另外一个指标,那就是肺结节的倍增时间!如果在随访过程中,发现肺结节生长的速度比较快,或者实性成分在逐渐增多,这个时候如果超过了8mm,是建议积极手术的。

肺结节增多(肺结节等于肺癌)(4)

相反,如果定期观察,结节纹丝不动,即便超过了8mm,也完全不用着急。一般认为,定期复查超过2-3年仍然稳定不变的肺结节,几乎可以断定它就是良性的,否则恶性结节怎么可能2、3年不动换呢?

总之,记住这个大前提,96.4%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无需过度恐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