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三首古诗简单(有关端午节的3首古诗词)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经汉赋、唐诗宋词成为我们心中不可抹除的文化记忆。元宵节是传统节日,当然也有大量的诗词来描写元宵节。我是猫猫,关注小编,一起来欣赏有关端午节的3首古诗词,这几首诗词不出名却写得很好,千年后让人拍案叫绝。
第1首,《端午》:离上新池逢端午,不知谁会伏龙虎。白云翠雾得逍遥,劝公好把三光睹。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著名道士王重阳。王重阳是全真道教的开创者,在金代和元代影响很大。而这首诗虽然是写端午节,却没有去讲端午节的风俗,而是写出了王重阳独有的道家气质。
王重阳直接点出“不知谁会伏龙虎”,那是他们道教比较在乎的问题。而诗歌的后两句更是有飘然出尘之意,三光指的是日、月、星之光,能够看明白三光,那么就颇近于得道了,这便是诗中“逍遥”两个字所指的地方。可以说,这首诗有一种修道人独有的味道,初看很一般,细品却让人拍案叫绝。
第2首,《端午日独坐长山署中有感》:亦知佳节在,掩卷自沉吟。乳燕窥人静,飞花染坐深。彩丝儿女事,纨扇岁时心。有酒谁堪酌,徒令百感侵。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王世贞是明代诗坛后七子的代表人物,博学多才,地位显赫。王世贞主张诗文复古,推崇盛唐气象,不过他这首诗却写得情绪低落,愁肠百结,令人玩味。
王世贞开篇直接点出“沉吟”二字,表明虽然是端午佳节,却开心不起来。“乳燕窥人静,飞花染坐深。”这两句虽然是写景,其实也是写人。燕子的灵动反衬出人的呆坐,而飞花悄然沾染也见出人的沉吟。
第5和第6句则是回到了端午时节的描写上。古代端午节有在手臂上缠绕五色丝线的习俗,用来辟邪避鬼,祈求健康长寿。不过王世贞却又说这些不过是小儿女的欢乐,换不回他的笑颜。因为他百感交集,感受人生多番意味,所以借酒消愁愁更愁,越发不是滋味。这首诗主要写的是王世贞在端午节时候的感悟,一番真情实感,让人十分动容。
第3首,《贺新郎·端午》:梅子黄时雨。对幽窗、依依抱独,几多愁绪。润逼琴丝无雅韵,难续文园旧诣。头白尽、相如谁顾。燕子楼空尘又锁,望天涯、不寄红丝缕。嗟往事,且休语。 伤情当日班衣舞。更宫衣,香罗乍带,九天繁露。一寸草心迎永日,更把葵心自许。怎料有、风推雨如。惹起灵均千古恨,转凄凉、更不成端午。拚小醉,读骚句。
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人詹无咎。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虽然不太出名,却显得文采飞扬,令人一见倾心。
上片引用名句开篇,虽然有取巧之嫌,却也很快将读者的思绪引入诗词中。梅雨纷纷,愁绪不绝,想弹琴却没有弹出优雅的曲子,作者不由想起司马相如来。司马相如曾经担任过文园令,他除了擅长辞赋,也很擅长弹琴,相传以一曲《凤求凰》赢得卓文君芳心。接着,作者又不由想起了燕子楼和关盼盼的典故,不由得愁绪满怀。
而下片首先借用老莱子斑衣娱亲的典故,继而化用杜甫《端午日赐衣》诗句:“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然后作者用太阳和寸草心进行对比,突出了臣下对君王的忠臣,而一句“风推雨如”,则突出臣子的无奈。很显然,这些内容都是作者想起了屈原的往事,不由得替古人发愁,于是他自己也愈发忧愁了。于是作者索性借酒消愁,读起了《离骚》。
《世说新语》记载王孝伯的语句:“名士不必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而詹无咎虽然喝着酒,虽然读着离骚,却显然没有那种快意潇洒,而更多的是愁绪难消。可见他这个端午节过得很不舒服呀,也因此,他才写下了这首词吧。
在娱乐化的大背景下,小编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小编,多多分享小编的文章哦。朋友们,你们喜欢诗词吗?你们最喜欢什么诗呢?欢迎留言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