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一名基层主官,一位40岁基层主官的告别

2020年来了,可是邱黄成再也看不见了。

如何做好一名基层主官,一位40岁基层主官的告别(1)

这是他生前的样子,戴着中校领章,挺拔而自信,目光有神,棱角分明。

他是邱黄成,一位40岁的火箭军某部基层主官,一位平凡的中国军人,一个单位的顶梁柱。

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一位妻子的丈夫,他的生命永远留在了40岁。

今天,我们讲他的故事,我们试图在一个平凡中国军人的生命轨迹上,寻找照亮未来的明灯。

如何做好一名基层主官,一位40岁基层主官的告别(2)

01

一次离别

“亲爱的爸爸,梦里再见。”

——邱黄成女儿

前段时间,一条“10岁女儿深情悼念父亲”的视频在朋友圈传播。

视频里,10岁女儿一句“亲爱的爸爸,梦里再见”,让人泪目。

“爸爸,我知道你一定又去很远的地方执行任务了……”

10岁的女儿多么希望这只是一次普通的离别。

“爸爸,你放心去执行任务吧,我不会再淘气,不会再不听妈妈的话。”

或许这就是军人的孩子,在他们还不会走路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离别。

如何做好一名基层主官,一位40岁基层主官的告别(3)

邱黄成和女儿

2019年6月28日,邱黄成在执行某重大任务期间,突感头部疼痛眩晕,倒在了演习场上。

病情很快就确诊了,脑部多发淋巴瘤。

2019年8月1日,建军节,医院给邱黄成安排了开颅手术。

如何做好一名基层主官,一位40岁基层主官的告别(4)

7月31日,他的妻子周慧晶把微信昵称前面加上了“坚强!”二字。

她说:“我心里好害怕,我给自己打打气。”

如何做好一名基层主官,一位40岁基层主官的告别(5)

可是到了9月15日,病情恶化,他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这场战斗邱黄成没有打赢,他的生命轨迹永远停留在了40岁。

如何做好一名基层主官,一位40岁基层主官的告别(6)

周慧晶时常想起12年前那个秋意渐浓的上午,在当地企事业单位与部队的联谊会上她第一次见到了邱黄成。

那天邱黄成一眼就看中了她,他壮了壮胆,拿着一朵花走向她,但她没有接受,只是觉得这个男生很有意思。

邱黄成并没有放弃,他回去把花养在矿泉水瓶子里,然后把落下的花瓣组成心形,用手机拍成彩信发给周慧晶,他说那是“心心相印”。

后来,如邱黄成所愿,他们心心相印。

周慧晶也是从那时候起真正认识了邱黄成,这个棱角分明又温润如玉的男人,这个把时常消失却见缝插针地爱她的军人。

如何做好一名基层主官,一位40岁基层主官的告别(7)

在西北的戈壁上邱黄成捡了一块石头,用砂纸打磨成了心形,回来后送给了周慧晶。

因为这个石头,周慧晶说,“算了算了,就他算了。”从此定下终身。

2008年11月10日,他们认识一周年的时候,邱黄成向她求婚。

两年后,他们的女儿出生。

只是没想到,这“心心相印”的幸福,在12年后终结了。

他倒在了自己的事业上。

如何做好一名基层主官,一位40岁基层主官的告别(8)

邱黄成夫妻结婚照

02

军旅不惑

“别老是只顾看星星的闪烁,而忘了自己的路。”

——摘自邱黄成日记

1997年冬天,18岁的邱黄成为分担家庭负担,也为了三个弟弟做出榜样,他参军入伍。

临行前父亲只叮嘱了他四个字“当个好兵”。

如何做好一名基层主官,一位40岁基层主官的告别(9)

后来他把这句话写在日记本上,在22年的军旅生涯中,这四个字成了他生命的主题。

从18岁到40岁,从新兵到军校,从军校到单位主官,22年军旅生涯后,他走到不惑之年。

而对他来说,对于军人这个职业他早已不惑。

如何做好一名基层主官,一位40岁基层主官的告别(10)

无论是当新兵,还是当基层主官,“当个好兵”是他一如既往的行动准则。

任火力计算站站长、任务规划队队长5年多,他主持精准测算3.3万条数据无一差错。

他说:“别老是只顾着看星星的闪烁,而忘了自己的路。”

而这条所谓的路,就是“当个好兵”。

以至于他并不在意自己的职位,不在意自己的待遇。

他能计算好每一条火力数据,却从不计算自己的获得。

自己买了房,他就坚持把分房的机会让给更有需要的人。

2014年6月,因部队需要,邱黄成从指挥岗调任技术岗,担任火力计算站站长、任务规划队队长。

有人觉得他走了下坡路,但他深知这个岗位的重要性。

导弹发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火力规划,决定着导弹的航向,其计算的精确度决定着导弹命中的精准度。

但是他适应很快,不久他又成了大家离不开的人。

如何做好一名基层主官,一位40岁基层主官的告别(11)

四十不惑,何谓“不惑”?

有人说是破罐子破摔,人生就这样定型了。

但在邱黄成那里,“不惑”是不再怀疑自己的选择,是更加坚定了初心。

他说:“圆规为什么能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变;有些人为什么不能圆梦,因为心不定,脚不动。”

如何做好一名基层主官,一位40岁基层主官的告别(12)

点开邱黄成的朋友圈,“成于专注”是他为自己的命名。

他并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就是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专注每一个职责之内的小事儿,关心身边每一个人,点灯熬油,兢兢业业。

有人说,这样的人活得不现实,总是考虑别人不考虑自己。

但当一个这样的人真正出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只有无尽的羞愧。

03

未竟之志

“凡是伟大的目标的实现,都是通过不朽的努力干出来的,绝不是空谈者所能触及的。”

——摘自邱黄成1998年9月12日日记《一定要考上军校》

打开邱黄成的日记,里面都是他少年的英雄梦。

看到最后,热泪盈眶,唯有遗憾。

如何做好一名基层主官,一位40岁基层主官的告别(13)

如果他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该多好,那些平凡又滚烫的梦想,他那未竟的事业,还躺在日记本里。

从军22年来,他经过6次岗位变换,参加17次重大演训任务,两次荣立三等功。

他对这身军装爱得深沉,他总觉得自己暂时生了小病,总是在问什么时候可以回去。

如何做好一名基层主官,一位40岁基层主官的告别(14)

在开颅手术之后的休养期间,他的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模糊,任务规划队的同事去看他,他用含糊的嗓音问:“执行任务的名单定了吗?没有定的话把我报上去。”

直到最后一刻,他依然坚信自己可以重返训练场。

如何做好一名基层主官,一位40岁基层主官的告别(15)

多年来,邱黄成的训练理念是贴近实战,无论是在指挥岗还是在技术岗,他都是训练场最近的人。

2013年在他担任发射营营长的时候,就提出了“习惯野战口粮就是习惯现代战争”的理念。

他把野战食品纳入训练课目,提升部队无依托长待机生存能力。

他还有很多别的想法还没有实施,他的很多研究还没来得及做。

他甚至来不及跟任何人告别,没有来得及跟妻子说最后一句话。

一个军人最大的遗憾,就是被迫告别训练场,他还没有爱够,就再也没有时间了。

如何做好一名基层主官,一位40岁基层主官的告别(16)

04

理想不死

“属于我的这一条路,我一直要走到天涯,将来从小路尽头默默回望,想起曾经有两个不同的方向,而我走的是人迹更少的那条路,因为这样无名小路才不会被遗忘。”

——摘自邱黄成日记

“邱队”“邱哥”“老邱”“小邱”……再见了。

他有太多的称呼,他的领导、他的同事、他的下属……那些和他有交集的人,悲伤在蔓延。

在他们心里,邱黄成的离开,是自己生活中的一个重大损失。

如何做好一名基层主官,一位40岁基层主官的告别(17)

对于中校宋志普来说,那个给自己介绍对象的好兄弟永别了,他们约的那顿饭还没有吃上。

对于士官吴启平来说,那个和他一起扛沙袋搭帐篷的领导离开了。

邱黄成十年的邻居,俞建中、朱玉飞夫妇把他和周慧晶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他们的女儿已习惯称呼老两口为“姥姥”“姥爷”。邱黄成牺牲后,大妈哽咽地说:“要是能一命换一命,我愿用我的命换他的命。”

如何做好一名基层主官,一位40岁基层主官的告别(18)

我总在想,为什么一个普通军官的离去,会引起如此之大的震动?

熟知他的战友,把他的离开当做最大的损失。

知道他名字的人,为他在互联网上为他留言,为他点灯。

他住院期间发过一次癫痫,陪护的士官吴启平把手指头伸进去让他咬着。他说,“怕他咬到舌头,从未想过自己的手受伤”。

邱黄成的同事工程师孙秀丽说,“他天生一副热心肠,没有见过比他人缘好更好的人了。”

在出殡的时候,虽然老家有忌讳,但士官吴启平主动提出和邱黄成的三个弟弟一起为邱黄成抬棂。

在他心中,邱黄成是亲人。

如何做好一名基层主官,一位40岁基层主官的告别(19)

邱黄成的战友在朋友圈写道——

一个官,让人记住的不是权力地位,是人品官德;

一个人,让人想起的不是金杯银杯,是官兵口碑。

如何做好一名基层主官,一位40岁基层主官的告别(20)

周慧晶仍然记得邱黄成第一次约她的场景——

2007年底正在带新兵的邱黄成突然打电话给刚认识不久的周慧晶,问她能不能找几张关于孟祥斌事迹的报纸,想给战士们学习一下孟祥斌的事迹。

2007年11月30日,孟祥斌同志因奋不顾身搭救一跳江女青年而壮烈牺牲,年仅28岁,当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周慧晶欣然接受这一次略显“笨拙”的搭讪,想着邱黄成应该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吧。

只是没想到命运竟如此巧合,邱黄成和孟祥斌同年出生,12年后,邱黄成以另一种方式献身。

或许这是他永生的方式,就像他的战友总结的那样——

“没有任何一种慷慨的言论,比得上一次慷慨的献身,邱黄成是一个纯粹的人。”

如何做好一名基层主官,一位40岁基层主官的告别(21)

邱黄成的笔记本上抄着一句格言——

“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

——列宁

但是邱黄成,一个如此热爱生活的人,一个如此浪漫的人,他当然知道要劳逸结合。

但问题在于即便他时刻提醒自己要去休息,他还是无法克制自己的行动。

因为他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他还有很多要实现。


但是命运给他的时间太少,他想抓紧每一分,每一秒。

如何做好一名基层主官,一位40岁基层主官的告别(22)

邱黄成,一路走好。


在行军的路上,你是一盏永远的明灯。


本文材料为邱黄成所在部队提供

图文内容提供:赵永胜、樊坚、陶太明、王光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