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隋炀帝的功过是非(诸帝本纪评点五)

文/格瓦拉同志

所谓《北史》者,北朝元魏、高齐、宇文周、杨隋四代之史也,原各有史书,唐史官李延寿及其父李大师合四史修为一书,故名曰《北史》。李大师常以宋、齐、梁、陈、魏、北齐、周、隋南北分隔,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互相贬辱。又各以其本国周悉,书别国并不能备,亦往往失实,常欲改正,故有此重修南北史之志。

然李大师未逮业成而卒,继其志以成者,其子李延寿也。延寿除诸书之冗长,捃其菁华,兼采鸠聚遗逸,以广异闻,终修成二史。其书文字简约,颇有条理,删落酿辞,有蔚然可观者多矣!今其览者,《北史》诸帝本纪而已,有感而发,故书之于下(前接北周部分):

文帝杨坚:文帝以外戚受任托孤,专宰周政,旋诛夷不附,克定三边,终代周建隋,遽登大宝。既称尊南面,遂勤于政事,明察吏治,轻徭薄赋,宽免刑罚,内修制度、外抚戎夷,故能混一南北、平定四海,天下富足、百姓晏然,斯有汉以来之伟业哉!

浅析隋炀帝的功过是非(诸帝本纪评点五)(1)

天子既无道,于是怨民相聚,盗贼蜂起,天下丧乱若糜粥,而炀帝竟无所救,掩耳恶闻己过,遮目拒见其非,上下相蒙,内外相欺。终以万乘之尊,见戮于匹夫之手,然终其身不悟所以亡,身死而为天下笑,岂不哀哉?

浅析隋炀帝的功过是非(诸帝本纪评点五)(2)

恭帝杨侑:恭帝年在幼冲,遭家多难,虽南面为尊,然政归权臣,无所匡救,终让位李氏,旋见鸩害。隋室之亡非孺子之过,实炀帝之祸及之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