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虎打一字 下山虎不是虎而是一道菜
发小从上海回老家,我给他接风洗尘,是在当地高档的酒店。面对满桌子的美味佳肴,发小基本没动筷子,只是喝酒。酒終席散,发小突然对我说:“哥,俺想吃下山虎!”
下山虎?一句话把我拉回到几十年前的岁月里。
下山虎非老虎,而是一道菜的名称,更确切地说是一种菜的名称。在老家鲁西南菏泽一带,60后70后甚至80后的人一听到“下山虎”三个字,脑海里便满满的画面感,喉咙里便泛起一股特殊的味道,心底里便涌起一股温暖来。
那些年,贫穷是生活的原色。买粮食做饭吃,要粮票。买布匹做衣裳穿,要布票。还有油票、肉票、糖票、棉花票等等等等。凡是和生活有关的物资基本上都是凭票供应。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物资匮乏,经济不发达。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才逐渐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然而,大多数人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次大鱼大肉。除了逢年过节之外,便是赶上谁家过红白事,大人小孩才能打打牙祭,让饱受清汤寡水折磨的肠胃得到暂时的滋润。
大人们在办事的人家帮忙或者做客,可以早早的一饱口福。而在家里面的老人孩子却无福消受,只能听着悦耳的唢呐声和客人们的喧闹声,闻着风儿吹来的饭菜和酒的香气,咽下几口口水,将干巴巴的玉米面或者瓜干面馍馍嚼在嘴里,艰难地咽下肚子。
曲终人散,主人家便收拾席面。先是准备几个大铁盆陶瓷盆,摆放在院子中央,然后,逐个桌子回收客人吃剩下的菜。将热菜倒在一个盆里,凉菜倒在一个盆里。于是乎,红烧肉汆丸子烧鸡肘子和七七八八的各种蔬菜,凉拌猪杂凉拌藕片等凉菜便分别倒在了盆里。但是,由于忙乱,凉菜里也有可能倒进热菜,热菜里也有可能倒进凉菜。说白了就是几盆大杂烩!
接着,主人家便差孩子们用托盘端着一碗热菜,一碗凉菜,送给本族或者要好的人家里,说上一句:“大爷大娘,给恁送点下山虎,别嫌弃哈!”接“下山虎”的人家便连连道谢。
接到下山虎,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操起筷子,狼吞虎咽起来。那菜里尽管有酒的味道,大蒜的味道,可以说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尤其是一回锅,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真的是让人说不清道不明,就只觉得好吃,比啥都香,欲罢不能!
发小突然提出要吃“下山虎”,着实让我犯了难。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更何况老赵还是半个焗匠(厨师)呢?
于是乎,邀请几个最要好的朋友和发小回老赵家吃“下山虎”。
老赵用猪油炝锅,把大白菜、芹菜、莲藕、山药、青辣椒一股脑儿地放进锅里煸炒,临出锅还特意加了一点蒜泥。当我把一盆子“下山虎”端上桌子时,发小急不可耐地吃了起来。
“哥,有点当年下山虎的味道!可是总觉得还不够味儿!”发小吃着“下山虎”说。
“缺啥味儿呢?”我问。
发小一拍脑袋,说:“哥,酒!缺点酒味儿,最好是纯粮食酒。”
我将“下山虎”回了锅,拿出了一瓶杨湖酒厂的芝麻香,倒进了锅里,立马酒香和菜香弥漫了房间。
发小和朋友们大呼:“对了!就是这个味儿!”
那一天,我们又喝了两瓶杨湖陈酿,一大盆子“下山虎”也吃得精光。发小回到上海后给我打电话说:“哥,吃着你做的下山虎,喝着老家的杨湖酒,我好像又回到了小的时候!”
“下山虎”,一个困难岁月里的记忆,一种特殊的味道,尽管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却总是让我们难以忘怀!
老赵于癸卯年正月初六之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