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奋斗的青春致敬英雄(用英雄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英雄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英雄事迹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英雄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95年前,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拉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人民军队的序幕英雄的人民军队从这片红土地走向全中国,英雄的人民在红土地上建立了红色政权,省会南昌也被冠以“英雄城”的美誉,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用奋斗的青春致敬英雄?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用奋斗的青春致敬英雄(用英雄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用奋斗的青春致敬英雄

英雄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英雄事迹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英雄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95年前,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拉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人民军队的序幕。英雄的人民军队从这片红土地走向全中国,英雄的人民在红土地上建立了红色政权,省会南昌也被冠以“英雄城”的美誉。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不同场合、不同时期围绕英雄品格、英雄精神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比如,对于新时代“英雄是谁”的问题,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继承和发扬人民英雄观,在多个场合强调“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明确了英雄在来源上属于人民、意识上为了人民、行为上依靠人民、精神上引领人民的本质特征;从实践的角度,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历史交汇点,总结过往、展望未来,提出“近代以来,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并以“忠诚、执着、朴实”概括新时代英雄的品格,为新时代奋斗者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指明了方向。对于新时代“如何捍卫英雄”的问题,我国以立法的形式设立了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2015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意见》;2016年,党中央决定成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实施;2020年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增加了“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内容,为新时代捍卫英雄、保护英雄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江西是一块英雄烈士鲜血浸润的红土地,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学习英雄模范的重要论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新时代英雄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要立足江西丰富的红色资源,充分挖掘本省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涌现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英雄故事,发挥好英雄模范精神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赣鄱大地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健全崇尚英雄的教育体系,把英雄精神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既要发挥学校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也要注重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确保英雄精神融入血脉,深深植入内心。

纪念英雄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英雄精神,从中汲取力量。要多种渠道宣传英雄模范人物,既要多宣传英雄模范的崇高风范和感人事迹,也要多请先进模范人物来现身说法。要强化宣传的仪式感和实效性,在特殊节点、特殊场合采取特殊措施,纪念英烈、表彰先进、慰问英模,使学习英雄蔚然成风。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聚焦英雄人物、英雄事迹和英雄精神,通过线上与线下、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的相互配合、同向发力,努力营造尊崇英雄、弘扬英雄精神的良好氛围。

捍卫英雄就是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保护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要保持清醒头脑、强化斗争意识,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认识英雄,坚决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勇于同一切恶搞、诋毁、亵渎、漠视英雄的言行作斗争,尤其要占领网络这个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阵地,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要运用好法律武器,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烈士公祭办法》等法律法规,以法治捍卫英雄形象、坚守崇高追求。

英雄模范、先进人物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也需要最基本的保障,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而要让英雄得到应有的荣誉和尊重。要完善关爱英雄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褒扬英雄楷模的法律法规,及时出台补偿补助政策,形成常态化帮扶机制,尤其要重视和关怀那些在基层一线甘于奉献的无名英雄。同时,要关爱英雄的家庭,做到心理上关心、生活上关照、工作上关怀,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罗天,作者系江西省委党校文化与科技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