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场舞(当广场舞有了自己的)
来源:中国文化报广场舞纳入群星奖,消息一出,就引发广泛关注广场舞和群星奖,一个是群众基础非常深厚的文艺活动,一个是群众文艺领域唯一的国家级政府奖,它们之间的连接意味着什么?又会给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带来何种新变化?,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走进广场舞?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走进广场舞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广场舞纳入群星奖,消息一出,就引发广泛关注。广场舞和群星奖,一个是群众基础非常深厚的文艺活动,一个是群众文艺领域唯一的国家级政府奖,它们之间的连接意味着什么?又会给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带来何种新变化?
日前,第十九届群星奖广场舞决赛在宁夏银川举行。人们报以热望,在踊跃参与中寻找着答案。很多广场舞爱好者点赞道:这下,广场舞真的有了自己的“奥运场”!
由自由发展走向规范普及
广场舞具有自发性、集体性、娱乐性、灵活性、广泛性等基本特征,因其强身健体、调节心理、提升美感等作用,近年来已成为国民最喜爱的文化娱乐方式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群众自发组织的广场舞队伍约42.35万支,人数近1.8亿,足见广场舞的普及范围之广,在群众中影响力之大。
实际上,像所有源于群众、为群众而作、群众乐于参与的文艺形式一样,广场舞也是在自由发展的过程中积累起群众基础,逐渐找到了自身的节奏。
从1949年“新秧歌”的风行,到国庆35周年前后掀起的“集体舞”热潮,再到《最炫民族风》健身舞红遍大江南北,广场舞的形态一直在变化。从房前屋后的空场和公园一角,到国家体育场和公共文化场馆,广场舞的场地供给一直在增加。从不成规模到组建队伍,广场舞活动组织形式一直在进步。
在广泛而深入的群众实践中,广场舞形成了层次化的发展,一类是百姓易于学习的健身活动,另一类则是在普及推广基础上更具艺术价值、适合展演的文化活动。在尊重差异化的基础上,这两大类广场舞齐肩并行,都是基层百姓健身养心的好选择。
纵观广场舞发展过程,各级政府予以适时的扶持引导,是其良性运行的关键因素。无论是四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引导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的通知》,还是文化和旅游部参与推动的全国广场舞展演活动,都在为广场舞健康文明有序开展提供政策保障。
这一过程中,广大的广场舞爱好者切身感受到,自己身边有了一批扎根基层、综合素质较高、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可供选择的是一批兼具文化内涵、审美品位和健身功能的作品,有机会参加一些响当当的品牌活动。
相应地,广场舞的规范化普及也呈现可喜面貌。近年来,各地的广场舞活动通过统筹指导、规范各项制度流程,逐步推进广场舞有组织、有计划、成规模发展。活动场所使用更合理,与城市与社区的公共活动广场、文化场馆管理者达成协议,在规定时间内活动,不影响周围居民正常生活。活动队伍组织更有序,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以及文化馆(站)对辖区内的群众舞蹈队伍进行编制,根据不同水平提供专业指导和培训,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建立群众文化队伍档案。活动流程更科学,本土化编创作品占比增加,体现地域民族风情、有着鲜明主题和立意的原创广场舞作品大量涌现,让百姓在参与区域文化建设中提升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时至今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升,广场舞的标签早已不再是“大妈运动”和“蹦蹦跳跳”,转而成为群众表达内心情感、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广场舞服务社会治理
将近2亿名广场舞爱好者在投入和付出中,技能与审美双双提高,跳出好身体,跳出新花样,圆了文艺梦,收获新成长。由此,广场舞带来的社会效应更为凸显。
一般而言,广场舞门槛不高、便于参与。运动过程中,欢快的律动和整齐的动作,让身体各个部位得到锻炼,从而起到增强身体素质的作用。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心无旁骛地跳起舞,不失为调节身心的好方式,有利于改善因压力导致的不良情绪。同时,优秀的广场舞让观者赏心悦目,让舞者沉浸其中,达到以美育德、以美促智、以美健体的目的,尤其对参与者展示美好形象、提升自信起到积极作用。
更不可忽视的是,随着广场舞的推广和普及,全国各地的群众文化活动更加丰富,来自不同地域、各行各业的人因为共同的舞蹈爱好相识,共同参与文化活动,彼此拉近距离,扩大社会圈层,在交往中增进感情、改善自我,在集体中修炼品行、守得规矩。往往是促进一个团队的和谐,促进一个家庭的和谐,促进一个社区的和谐,层层延展,汇聚成和谐社会的一大助推力。
中国文化馆协会广场舞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文化馆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曹锦扬长期研究广场舞发展。谈到广场舞的社会功能,他认为,广场舞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审美作用和娱乐作用,满足了人们提高精神境界、开阔认识视野、增进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需要,同时有助于强化爱国热忱和集体意识,可以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做到了广场舞公益培训与党群工作相结合,与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相结合,与社区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相结合,与全民健身相结合,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由此,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不断凝聚。以江苏省为例,近年来,该省各级文化体育部门和各级广场舞协会深入开展广场舞公益培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把培训的广场当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三热爱”思想教育的课堂;全省五级培训体系逐步完善;各级协会坚持送舞、送教、送方法、送思想、送精神“五送”到社区乡村;公益培训坚持“五个程序”“六个统一”,方法科学规范,促进了江苏广场舞普及推广提升,仅2020年就培训了广场舞骨干35万余人次,辐射人群1200万余人次。
广场舞走上群星奖舞台之后
从今年举行的第十九届群星奖开始,群众文艺领域唯一的国家级政府奖正式将广场舞纳入其中,这意味着广场舞拥有了一个新舞台,登上了一个新平台。
“政府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认可广场舞这一群众文化项目,这无疑是深得民心的好事,也是群众文化工作者的要事,让我们更加明白了肩负的责任和今后工作的方向。”曹锦扬认为,广场舞纳入群星奖评奖的重要考量是群众文化活动的新趋势、新特点,充分体现了群星奖“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体现了精准的决策眼光,对于广场舞在新时代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示范引领作用。
“目前,我国参加广场舞的主要人群仍是中老年女性,占到六成以上。群星奖发挥平台效应,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广场舞覆盖范围,同时推动一批新创广场舞作品深度惠民,与全民艺术普及互为补益。”曹锦扬分析,群星奖与广场舞的强强联合,对于提升基层公共文化空间利用率、锻炼基层文艺队伍、引领道德风尚等都会产生积极作用。
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协会广场舞蹈委员会副会长罗小雅在群众文化领域工作了18年,曾担任国庆70周年群众联欢晚会导演及多个国家级大型活动群众游行方阵艺术指导,广场舞培训人次多达十几万。她观察到,近年来,广场舞的整体面貌与10年前大有不同,不仅群众参与规模有了大幅提升,对艺术的追求更加明晰,而且更多舞蹈专业毕业生和专业骨干投身其中,与群众一起打磨出有温度、接地气、易推广的广场舞作品。
“群众需要更多展示平台,广场舞需要更好的发展平台。群星奖正式将广场舞纳入其中,会大大强化正向引导作用,激发群众文艺创新活力。”罗小雅在表示肯定之余,还在思考,广场舞以其广泛的群众覆盖面,如何能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所作为。据她分析,在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区,其广场舞大量融入非遗元素,如民歌、花鼓戏、吹打乐等,通过广场舞走上舞台,可以让区域文化资源走进大众视野,得到广泛认可,从而将展现中国特有的美转化为凝聚人心、增强文化自信的动力。“建议推动广场舞教材编制,将品质提升与文化传承紧密结合,打造出中国风范,实现广场舞高质量发展。”罗小雅说。
(记者 王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