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杜甫很像的一首诗(李白杜甫很像的两首诗)

唐代诗坛高手如云,但最为人推崇的当属“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至于他两谁更胜一筹,虽然历来也是争论不休,但有道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种主观性的问题其实并不好给出答案。不过他们有两首诗,写得特别像,所以一直以来都被历代文人拿来比较过,千年来一直难分高下。那么到底是哪两首诗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

李白和杜甫很像的一首诗(李白杜甫很像的两首诗)(1)

一、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一直比较有争议,但大体是在公元724年-公元726年,是李白青年时期离别家乡所作。

这首诗起首两句便交代了李白的游历路线,出蜀以后李白便乘船到了遥远的荆门外,目的地是去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紧接着两句则是描绘了李白一路乘舟而来沿途风景的变化。穿越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风景也从一座座山峦叠嶂变成了广阔平坦的原野,“随”之一字可谓精髓,写出了随着船只的行进诗人的视角也随之变动的那种空间流动感,让人耳目一新。

李白和杜甫很像的一首诗(李白杜甫很像的两首诗)(2)

描写完两岸的山峦,诗人的视线又转向前方,只见奔腾的长江水滚滚而去,似乎是流入了荒漠辽远的原野,无形中衬托出天地的辽阔,似无边无际,“入”之一字也体现出了诗人初出茅庐的豪情壮志,有喜悦也有对于未来的无限希望。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两句则是从不同时间描绘了长江上的景象。夜晚,皓月当空,俯瞰江水中的月影,就像是从天外飞来的一面镜子。这是诗人说出来的景象,而诗人未曾说出但也能让读者感受到的是夜晚的风平浪静。因为倘若有风浪,月影便会动荡,也便不能成镜。白天,阳光照射,抬头看天上,此时的江水蒸腾,在阳光的照射下幻化出海市蜃楼的奇绝景象。而之所以能才出现这样的景象,正是江岸辽阔,天空高远所致。倘若是在三峡,两岸山峦耸立,是看不到这般景象的。

李白和杜甫很像的一首诗(李白杜甫很像的两首诗)(3)

最后两句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虽然这风景壮丽,但是看着脚下的江水,诗人不由想着它从故乡陪着自己一路奔流而来,送别着自己。对于第一次出门远游的诗人来说,又怎能不留恋生养自己的家乡,这种怀念惜别之情自然而然便流淌而出。

二、杜甫的《旅夜书怀》

《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这首诗的创作年代也一直有所争议,不过比较被认可的说法是创作于公元765年,此时的杜甫在成都的依靠严武去世,所以他只能带着家眷离开成都前往忠州。这首诗就创作于抵达忠州之后。

李白和杜甫很像的一首诗(李白杜甫很像的两首诗)(4)

这首诗起首两句便奠定了全诗凄清的氛围。微风吹拂着江岸边的细草,桅杆高高耸立的小舟独自在月夜下停泊。有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所谓的“细草”、“独夜舟”其实也是表明了诗人的近况,如同这江边的细草,江中的孤舟一般。

紧接着两句和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很像,不过李白写的是白天的景象,诗人写的却是夜间的景象。向远处望去,原野辽阔,在远处天地似乎都相接连,这也让天上的星星看上去低垂下来,月光照在奔流的江水之上,似乎在随着江水一同涌动。诗人此时的心绪是愁苦的,情绪是凄冷的,为什么写出的景象却这般宏大呢?其实这正是以天地之广阔,星空之璀璨来衬托自己的渺小和孤独,更是将诗中的凄清渲染得更为悲凉。

李白和杜甫很像的一首诗(李白杜甫很像的两首诗)(5)

通过前四句的写景,后四句诗人开始直抒胸怀。自己的名声都是来源于所写的文章,现在自己老了生病了只能被撤职。这里其实是在说反话,杜甫一生抱负远大,他想的是一展才华干实事,也想着一次你而得名,而不是像现在智适应文章而得名。而当时他被撤职也并不是因为老了病了,而是因为被排挤。这里之所以这么写,就是为了反讽。最后两句诗人的情绪也酝酿完毕,于此喷薄而出,不由感叹,我这样飘零像是什么呢?不正象那在广阔天地之间挣扎求活的一只沙鸥,深深地体现出了诗人身世飘零的感伤之情。

三、其中差异,被康震几句话说清楚

李白和杜甫的这两首诗,“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和“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不管是从形式还是意境上来说都是十分相像,想来也是杜甫模仿李白所作。因为相似度有点高,很多人都很容易将这两首诗记错,诗词大会上就曾考过这方面的问题。

李白和杜甫很像的一首诗(李白杜甫很像的两首诗)(6)

只要熟读诗句,其实这道题并不难。难的是理解这两首诗,毕竟这两首诗很相像,其中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这道题公布答案后,现场嘉宾中的康震老师就点评了这两首诗。虽然历代文人都曾比较过这两首诗,但在笔者看来都不如康震的点评。

李白和杜甫很像的一首诗(李白杜甫很像的两首诗)(7)

康震老师说,李白和杜甫,身处同一个时代,而这两首诗都是诗人在离开四川时候所写。但是两者之间其实是有区别的,李白离开四川是主动的,是杖剑游历,那是走向盛唐。而杜甫离开四川是被动的,他的依靠严武去世了,他没有办法了,所以他是走出了盛唐,对他来说一个时代结束了。

不得不说,康震老师的点评虽然不多,但是却抓住了精髓,“走向盛唐”和“走出盛唐”更是一言便概括了李杜两首诗的区别,令人叹服。

对于李白和杜甫的这两首诗,大家有什么看法?还有对于康震老师的解读,大家认可吗?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