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对于不去学习大道的人不会同情(圣人对于不去学习大道的人不会同情)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者阴阳也,阴阳者道也,二者阴阳也,故大道对于不去学习掌握它的人是不会仁慈的,就像刍狗一样让其自生自灭。天地就是乾坤定位,也就是阴阳的总称,仁者一个人在学习阴阳,因为二就是阴阳,故孔子云:“因二以经民行,以明得失之报”,故不仁者就是不去学习阴阳的人,不曲学习阴阳的人就是不去学大道的人,那么这对于不去学习掌握大道的人,圣人们也是不会去同情他们的,因为他们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所以只能像刍狗一样任其自生自灭了,这就是这句话的真真含义,因为汉字只有利用道家文化解释才能真真解释的通透,如果用儒家文化来解释就只能望文生义的去理解了,因为一阴一阳之谓道,所以这里的二就是阴阳,这就是道家文化的神奇魅力所在,世人只会把二解释为两个,却从来不明白二就是阴阳,阴阳就是二,因为中华汉字本来就是从道家文化一步步演绎而来,如果不懂道家文化的所有内容,那么就根本无法去真真理解《道德经》这部伟大的经典,因为仁本身就是一个人在学习阴阳,而不是什么仁义,如果仁是仁义,那么仁义又是什么呢?这就根本无法自圆其说,也根本没有一个尽头,所以这里的天地就是阴阳,阴阳就是道,仁就是一个人在学习阴阳,不仁就是一个人不去学习阴阳,那么合起来就是道对于不去学习阴阳的人只会让他们像刍狗一样去自生自灭,其实这是老子在劝诫世人努力去学习大道,只有学习了大道才能真真做到天人合一,才能真真做到无为而治,才能真真做到道法自然,但是世人总喜欢自己去脑补解释大道而从来不去从头到尾的学习它,所以只能是拿着古人的结论来当作自己的认知,殊不知只是引经据典而已,却对于这个文化根本没有实质性的掌握和理解,因为一就是乂,也就是造化会元之气,二就是阴阳,三就是三才之法,四就是四个方位,五就是巫,也就是五行生克之间的变化,六就是六爻,也就是阴阳之间相互作用的六种方式,七就是七政,也就是北斗七星,八就是八索,九就是九丘,也就是鬼神,这些内容都是环环相扣而一脉相承的,所以如果不去彻底掌握这些内容,那么根本没有人可以真真理解这句话背后的深意,因为几千年过去了,人们对于这句话的理解都是胡说八道,都是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的浅薄解读,因为《道德经》是旷世奇经,如果不去从头到尾彻底学习掌握它的全部过程,那么根本没有人可以读懂它,可是世人往往喜欢自作聪明,殊不知在自然规律面前我们什么都不是,所以我们应该去敬畏大道、敬畏自然、敬畏天地,因为古人是不会错的,所以我们需要去真真探索发掘研究它背后的真真规律和内容,如此我们才能真真读懂道家文化经典,所以需要去真真正本清源的学习它,这样才能真真做到普及传播大道,这样道家文化的真相才能彻底重见天日,这就是我们真真要去思考探索发掘的秘密。

圣人对于不去学习大道的人不会同情(圣人对于不去学习大道的人不会同情)(1)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圣人就是掌握了大道的人,圣人如果不懂大道那就是欺世盗名的骗子,所以圣人的标准就是掌握大道,只有掌握了大道,这样的人就是真真的圣人,圣人对于不去学习掌握自然阴阳之道的人也是不会去同情的,因为他们不去学习掌握大道,对于这样的人只能让他们去像刍狗一样自生自灭了,因为凡是有大德者方能学习掌握大道,若不去学习掌握大道就是无德之人,一个无德之人又如何去掌握大道呢?所以,老子是忧国忧民,他希望以《道德经》这部经典来唤醒人们学习大道的心,只可惜世人总是不去相信,更不去学习,那么老子也只能叹息的说:不去学习大道的人就是刍狗了,对于不去学习大道的人只能让他们自生自灭了,因为自然造化之功无思无为,但是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大道具有一个从头到尾的演绎过程,他是让我们去学习掌握这个大道从头到尾演绎的全部过程,而不是让我们什么都不要干,这就像很多人一提大道就开始各种各样的引经据典,但是真真让他去从头到尾的演绎全部过程他就一问三不知,这样的人非常多,说不出个所以然还要大放厥词,自己认为是什么就是什么,这是一种典型的无知表现,因为悟道只不过是一种灵性层面的觉醒而已,并不是你已经彻底掌握了大道,所以还有一个学道的过程,很多人根本就是觉得自己开悟了,然后就开始随口乱说,各种脑补,这样的就无知的表现了,所以人氛围,三个层次,第一:知道自己知道,第二: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三: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很多人都是在这个圈子里根本跳不出去,但是自己还没有发现,更多的只是自己的各种臆测和脑补,这就是认知不够的表现了,对于大道来说有一个从头到尾演绎的过程,这个过程滴水不漏而环环相扣,过渡自然而天衣无缝,它就是道家文化的根基大厦所在,是古代圣人们超群绝伦的伟大智慧体现,但是人们却根本不了解、不去想、也不知道,这是非常肤浅的一种行为,因为如此不去学道,仅仅是悟道了,那么这样本身的意义也不大,因为悟道不等于知道,知道需要先要去学道,只有真真具备非凡智慧的人才能真真明白这个真相,由此也可以看出我们对于道家文化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悟道层面而已,因为一提起道家文化,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无为,无为就是啥都别干,然后就觉得只要悟道了就可以去做到无为了,然后就觉得自己得道了,如果一个人对大道是什么都不清楚,那这个悟道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发掘探索,不然永远无法找到真相,因为有太多的朋友根本就不懂道,他们懂只是古代圣人传下来的语言而已,至于文字的内容,这个文化的真相他们则是一概不知不懂,但是自己又不愿意去学习,这就导致越来越迷惑糊涂,这就是大多数人的通病,这样的思维定式怎么能够真真掌握大道呢?

圣人对于不去学习大道的人不会同情(圣人对于不去学习大道的人不会同情)(2)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阴阳交媾而演绎刍河图洛书太极图曲字鬼神干支六爻甲子的过程就是一个环环相扣而生生不息的过程,就像一个风箱一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因为交媾交媾是不停在通过金火对宫而进行演绎,”这是因为整个大道从头到尾的过程先是通过河图洛书生克的原理来进行,而河图洛书通过金对宫的形式来演绎万物生生不息之变的过程就如同一个风箱不停进出的过程,而河图洛书之后的双龙太极图也是在不停的旋转运动,那么黑龙白眼转化为白龙黑眼的同时白龙黑眼也在转变为黑龙白眼,这个过程也是生生不息的过程,是一个永远不会停止的状态,其实太极图就是河图洛书合并起来的另外一种演绎形式,老子把这个过程比作风箱的不停运动的过程实在是精妙绝伦,因为在双龙太极图之前圣人们对大道规律的呈现形式就是以河图洛书,而在双龙太极图之后则是开始了文字的创造,也就是曲字,这就是为什么有文曲星的原因所在,也是为什么有文昌贵人的说法,因为文就是由曲字开始的,曲字本身就是汉字之祖,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曲则全”的真真原因所在,所以不懂曲字造字法和会意的人最多算半个文化小人,不懂曲字何以明鬼神,不知曲字何以知大道,所以老子这段话就是在告诉我们河图洛书通过不断转化来演绎万物生生不息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像风箱一样永远不停的运行,也就是阴阳交媾的规律如同风箱一样不停止,所以,如果不懂河图洛书的来源以及秘密,那么是根本无法理解这段话的真真含义。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孔子在《系辞传》中有云:“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天地之数五十五,此所以变化而行之以鬼神”,也就是说通过,1-10个自然数我们就可以演绎出大道从头道尾的全部规律。

因为,1 2 3 4 5 6 7 8 9 10=55

所以,我们将这组数字直接分为两组

则阳气为:1-2-3-4-5

阴气为:6-7-8-9-10

这就是广义阴阳纠缠,也就是说1-10个数字中整体可以分为两组,二者形成了纠缠。

然后取单数为阳数,双数为阴数,这样就又形成了两组。

阳气为:1-3-5-7-9

阴气为:2-4-6-8-10

这就是狭义阴阳纠缠,也就是说1-10个数字中如果以每个数字具有的阴阳属性来分又形成两组纠缠。

然后以10个数字为基,单独再按照一阴一阳配对,并且二者差值为5组合则一共有五个组合,分别为:

阳1阴6纠缠,差值为5

阳3阴8纠缠,差值为5

阳9阴4纠缠,差值为5

阳5阴10纠缠,差值为5

阳7心2纠缠,差值为5

这就是个体阴阳纠缠,也就是说1-10个数字中,如果按照阴阳配对并且差值为5的组合一共为组,每个都是按照一阴一阳进行纠缠。

这就是蕴藏在1-10个数字中的秘密,也就是三才之法,其实就是阴阳作用的三种方式,分别为:广义阴阳纠缠、狭义阴阳纠缠、个体阴阳纠缠,这就是破译这10个数字的不二法门,也就是这10个数字中真真的玄机所在,我们会发现不管是广义阴阳纠缠,狭义阴阳纠缠还是个体阴阳纠缠中都是围绕着数字5而展开的,所以数字5为核心,而5为阳数,必须有10作为阴数跟它进行配对,所以,5和10必须放在中央,这就是中央5和10的来源,然后以5和10为中心,剩下的阴阳二气围绕着他们盘起来就行了,只不过这里的阴阳二气必须是狭义阴阳纠缠,也就是10个数字中所有属阳的一组,所有属阴的一组,也就是阳气:1-3-5-7-9,阴气:2-4-6-8-10,因为5和10已经位于中央位置,所以阳气为:1-3-7-9,阴气为:2-4-6-8,这样就把河图推演了出来,这就是河图来源的万古之谜,河图所蕴藏的秘密为:阴阳交媾衍生出五行金木水火土,然后金木水火土通过左旋顺生的方式主万物之生,然后把河图中的火位(2-7)和金位(4-9)对宫就形成了洛书九宫,洛书九宫的秘密为:阴阳交媾衍生出五行,然后五行通过右旋逆克的形式来演绎万物之灭,而河图洛书之间就是不停的在通过金火对宫的形式来演绎万物生生不息之理,也就是说河图主生,洛书主克,河图为阴图,洛书为阳图,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也就是说河图洛书互相转化的过程就叫做:“道”,因为它就像一个风箱一样无时无刻都在不停的运动,所以老子才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圣人亦云:“阴阳顺逆妙难穷,二至还乡一九宫”,这句话的含义为:“阴阳交媾通过河图洛书之间金火二宫的不断变换而演绎万物生生不息之理”,这就是为什么老子将道比喻成一个风箱的真真原因所在,如果搞不懂河图洛书的来源以及秘密九,根本无法看懂这句话的真真含义,这就是《道德经》的伟大和神奇之处,哪里是人们能够随随便便就掌握的东西呢?所以,大家只要搞清楚了河图洛书的真真秘密之后就理解了老子的真真本意了。

圣人对于不去学习大道的人不会同情(圣人对于不去学习大道的人不会同情)(3)

中是上古帝王们历代秘传的治世绝学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话的真真含义为:“对于道说的越多人们往往越迷惑,因为道涉及到河图洛书,太极图,曲、鬼神、干支、六爻、甲子、四柱、断易、格物、无为而无不为,但是归根到底最终秘密在于中字,因为中就是格物的终极法门,所以只要让人们去掌握了格物就可以了”。而孔子在《中庸》里面开篇即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者天下知大本,一者天下之达法门”,这句话的真真含义为:“命由阴阳而来,所以有阴性和阳性之分,顺应自己的阴阳属性就叫做修道,顺应了自己的阴阳属性就是圣人们的教化,通过格物去分辨自己的阴阳属性就是叫做“中”,它是天下最高的行为准则,一就是乂,圣人云:乂就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其实《中庸》是彻头彻尾的道家文化经典之作,只不过由于大众被蒙蔽而一直曲解为儒家文化经典之作,而在《大禹谟》中有云:“昔微假中于河,以复有易,有易复厥罪,微无害,乃归中于河”,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从前中是藏在河图洛书中的,但易同样也是道中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它同样具有消灾化杀的功效服务于人们,但是因为易简单好用,所以人们就开始用易而不用中,久而久之易就把道中更为深奥复杂玄妙的中给埋没了”。而关于中的记载数不胜数,因为在《宝训》《格物》《厥中》都是揭示评论中的伟大典籍所在,而清华大学的校训就是:‘允执厥中’,可惜目前人们还根本搞不懂这四个字的真真含义,因为如果不从头到尾去掌握大道从头到尾的全部过程,那么任何人都无法破译中的万古之谜,因为中就是格物,就是天人合一,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圣人对于不去学习大道的人不会同情(圣人对于不去学习大道的人不会同情)(4)

普及传播道家文化的全部内容,欢迎有志之士来学习掌握大道

圣人对于不去学习大道的人不会同情(圣人对于不去学习大道的人不会同情)(5)

目前大道从头到尾的全部内容已经被彻底探索开发了出来,它的内容之复杂,已经在大面积,低门槛,高质的形式在普及传播教授,欢迎热爱道家文化的朋友来学习这个万古绝学,道家文化兴则中华文化兴,道家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源,也是炎黄子孙需要去探索研究传承的国学,所以,普及传播道家文化势在必行,也是我辈之初衷,然这个伟大而古老的文化再次重见天日,让它再去服务大众,这是我们一代代中国人的初衷,让我们一起来汇聚成洪流来为道家文化的复兴而努力,普及传播大道而努力,感谢各位粉丝朋友们点赞评论转发留言,您的每一次支持都是对大道的普及传承接力,这都是功德无量的事情,也欢迎热爱道家文化的朋友们来叨扰咨询,一起来加入这个大家庭而传承大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