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后家长该怎么管教(孩子犯错家长公开数落)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最近我看到一个新闻,一个男孩子偷了家里很多钱,而且男孩子的家庭环境也不是很好。这件事情被男孩子的父母发现之后,父母狠狠地教育了男孩子一顿。

爸爸一边拉着孩子,一边用棍子打孩子,妈妈则是在一旁用手机拍摄整个打孩子的过程。妈妈一边拍着,一边说:"哼,我待会儿就把这个视频传到网上!"

听到妈妈说的话,孩子表现地很慌张,他哭着哀求:"求你了,妈,我知道错了。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干这样的事情了,你不要发到网上好不好?"孩子被爸爸打得很惨,都没有反抗。听到他妈的话,孩子的情绪有些激动。

妈妈站到旁边,说:"不行,犯了错就是要惩罚的!"

事后,这对父母接受了采访,有人询问妈妈为什么要将视频发布到网上?妈妈说:"这样会让孩子感受到羞耻,以后孩子就不敢那么做了。"

孩子的"羞耻心"一直是父母经常教育的点,父母利用孩子的"羞耻心"让孩子反思自己的错误。很多父母认为,这种教育方式不错。

多数父母热衷于"羞耻教育"

一般来说,父母热衷于"羞耻教育"的原因有以下3个:

  • 父母偏爱打骂教育

从古至今,打骂教育模式几乎存在于每一个家庭。有些父母虽然不会对孩子使用暴力,但是父母却会对孩子进行言语上的侮辱。虽然言语上的攻击不会让孩子受到身体上的伤害,但是也能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当孩子还是一个婴儿时,父母会照顾孩子。随着孩子的年纪增大,孩子从婴儿成长为一个儿童。儿童不像婴儿,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意识,开始学会反抗父母的意见和想法。

这时,孩子的反抗就给父母的教育带来了一点困难。打骂教育可以让孩子变得顺从。同时,经常性的打骂教育会给孩子带来羞耻感。因为孩子并没有得到父母的尊重,如果孩子反抗,孩子即将面对的是更加严重打骂教育。

  • 培养孩子的羞耻心

很多父母认为,"羞耻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羞耻心。

有时候,父母和孩子说了很多次,孩子还是犯错了。这时,打骂教育是最直接的教育手段。这种教育方式不需要父母动脑子去思考,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模式。

  • 发泄情绪的手段

孩子犯了错,父母的情绪会有波动,打骂教育实际也是发泄父母情绪的一种手段。父母对孩子实施"羞耻教育"时,由于孩子身份与体格的限制,父母是处于上风的。

其实,当父母对孩子进行"羞耻教育"时,父母也会产生不安与疑惑。所以,父母总会找一些"羞耻教育"教育出的孩子更加优秀的实例,并且告诉自己,此刻实施的"羞耻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模式,以此来掩盖自己良心上的不安。

孩子犯错后家长该怎么管教(孩子犯错家长公开数落)(1)

"羞耻教育"正在一步步地毁掉孩子

近年来,父母"羞耻教育"毁掉孩子的悲剧不断地增加。"羞耻教育"主要用在孩子的学习教育上面,当孩子的学习成绩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时,父母就会严厉地苛责孩子,甚至是辱骂孩子。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遭受了羞辱,会越挫越勇。但是,与父母期待的相反,孩子的表现通常是一蹶不振。

一般来说,"羞耻教育"会给孩子带来以下三方面的伤害。

  • 击溃孩子的心理防线

父母常用的羞辱模式就是打骂教育,父母打骂的过程,会逐渐击溃孩子的心理防线。孩子本来就比较脆弱,性格比较敏感。

有时候,父母说的话只是气话,只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但是,孩子会放大父母对他的辱骂,还会将父母的辱骂放在心上。一旦孩子的心理防线被击溃了,孩子的心理问题会增加。

  • 损坏孩子的自尊心

"羞耻教育"会还会损坏孩子的自尊心。每个孩子生来都有自尊心,随着年

纪的增长,孩子的自尊心也会增长。有时候,孩子会防抗父母的羞耻,这也是孩子维护自己自尊心的表现。

如果父母的教育让孩子感觉到"羞耻",而且孩子的自尊心能够接受这份羞耻,那么孩子会有动力去改变自己的错误,让自己变得更好。如果孩子受到的羞耻超过了孩子自尊心所能承受的范围,那么孩子很难做出改变。

这个时候,孩子的自尊心已经被破坏了,孩子处于一种"破罐子破摔"的状态。父母的"羞耻教育"不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影响,孩子不会自尊自爱。

孩子犯错后家长该怎么管教(孩子犯错家长公开数落)(2)

  • 造成孩子习得性无助

1967年,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通过一个经典实验提出了习得性无助理论。

这个实验有些残忍,他对笼子的一半通电,狗受到电击就会逃避,逃到笼子的另一边。但是,如果笼子的另一边也通上电,狗在反复逃避之后发现,无论怎么逃避都是徒劳的,就学会了停止逃避。以后再被电击时,狗不再逃避,即使另一半笼子不通电,把障碍去掉,狗宁愿被动接受电击也还是不逃避。

这种陷入了无助情绪,停止逃避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所以叫习得性无助。

在现实情况中,孩子就像实验中的"狗",父母就像实验中的"实验人员",父母的"羞耻教育"就像试验中的"通电行为"。父母的"羞耻教育"不容许孩子出现一丝防抗,慢慢地,孩子会对心里的羞耻习以为常。

"习得性无助"对孩子有着很多不良的影响,孩子无力防抗,最终只能放弃。未来,孩子不敢面对风险,不敢去面对有挑战性的事物。固步自封的行为,会让孩子失去创造性,孩子也将不能够胜任一些高端职位。

孩子犯错后家长该怎么管教(孩子犯错家长公开数落)(3)

父母应该舍弃"羞耻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经是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能改善孩子的行为,相反的还可能将孩子挤下黑暗的深渊。"

1989年通过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任何儿童不受酷刑或其它形式的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

所以,父母应该舍弃"羞耻教育",运用其他更好的教育方式。

那么,当孩子犯了错误时,父母应该采取那些措施来教育孩子,让孩子能够准确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呢?

  • 陪伴

有位父亲带着儿子去朋友家玩,回家路上,孩子不安地对父亲说:"爸爸,我偷了东西。"说着,孩子便拿出一个好看的玩具。这位父亲很想发火,但是他考虑到发火也不能够解决问题。

他对孩子说:"孩子,你喜欢这个东西可以和爸爸说,但是你不要偷东西,偷东西是一个性质恶劣的行为。我们先把东西还给叔叔,然后和叔叔道歉。道完歉以后,我们再去买一个你喜欢的玩具好不好?"

孩子点了点头,于是,他带着孩子回到朋友家,将事情办完之后,这位父亲又带着孩子去买了一个喜欢的玩具。对于父亲的做法,孩子既愧疚又很感动。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行为亲子关系也不为过。

当孩子犯了错误,或者做了一些让父母生气的事情时,父母不应该责怪孩子,

而是陪伴在孩子的身边,与孩子一起解决问题。解决完问题,亲子之间的感情也会更加深厚的。

孩子犯错后家长该怎么管教(孩子犯错家长公开数落)(4)

  • 冷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羞耻教育"是父母负面情绪的产物。孩子犯了错,如

果父母可以冷静地思考解决方案,客观且不带任何情绪地处理问题,那么这个时间就不会那么复杂。

当父母的理智处于下风时,父母容易给孩子贴各种负面标签。比起一味的讲大道理和破口大骂,孩子更愿意听到的是父母的鼓励,还有解决问题的方案。

父母应该冷静下来,为孩子提供好的解决方案。好的解决方案,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依赖感和信任感。

  • 同理心

比起"羞耻教育",父母还可以运用同理心对孩子进行教育。

首先,父母要具备同理心,这样,父母就能够理解孩子的心理与感受。有了初步的了解,父母会变得冷静一些,不会只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很大一部分。

父母利用同理心,交给孩子正确的方法,给孩子做正确的示范。然后,再教孩子运用同理心去对待别人。这样,不仅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学会了如何运用同理心去看待问题。

孩子犯了错,父母不应该公开数落。父母应该舍弃"羞耻教育",给孩子更加正确的教育方法,孩子才能够健康地成长!

孩子犯错后家长该怎么管教(孩子犯错家长公开数落)(5)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育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够有助于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孩子能更好地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个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