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血疫纪录片(人类抗击埃博拉的血泪史)

各位读者,大家好,今天要介绍的书是《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埃博拉血疫纪录片(人类抗击埃博拉的血泪史)(1)

01内容介绍

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

1989年11月,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雷斯顿城发生过埃博拉病毒事件。这个小城位于华盛顿特区以西24公里处,晴朗的天气里人们都能在雷斯顿城的高层建筑上望见华盛顿纪念碑那米黄色的尖顶。这里的灵长类动物检疫中心接收了100只从菲律宾进口的食蟹猴。没过几天,两只死亡。

理论上,少量动物死亡是很常见的。令人不安的是,不到一个月,又有29只猴子死亡。随着猴子死亡相继增加,科研人员渐渐逼近真相:猴子感染了一种未知的病毒。

在大量研究下,他们认为这是埃博拉病毒。最后,美军出动将大楼封锁,所有动物处死。幸运的是,在目前已知的五种埃博拉病毒中,这种雷斯顿型亚型只感染灵长类动物,让人类逃过一劫。

1994年,美国作家理查德.普雷斯顿基于这一史料,采访大量亲历者后出版非虚构作品。此书甫一出版,迅速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达61周之久,20多年来,《血疫》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销售300多万册,已成为有关埃博拉病毒最具影响力的非虚构经典之作。

埃博拉血疫纪录片(人类抗击埃博拉的血泪史)(2)

02作者简介

理查德•普雷斯顿(RICHARD PRESTON,1954— ),美国非虚构作家,《纽约客》撰稿人。

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了英文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的非虚构作家约翰•麦克菲。普雷斯顿擅长以非虚构手法,处理科学题材。

1984年,他出版了首部非虚构作品《第一道光》,这本天文学题材的书获得了美国物理学学会的科学写作奖。

十年后,普雷斯顿推出了另一部科学写作经典《血疫》,这本描写埃博拉病毒缘起的作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长踞《纽约时报》非虚构类畅销书榜首达61周。普雷斯顿因此获得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颁发的防疫斗士奖,他也是有史以来唯一以非医师身分获奖的得主。

03原文金句

从一定意义上说,地球正在启动对人类的免疫反应。

它开始对人类这种寄生生物做出反应,人类的泛滥仿佛感染,混凝土的坏死点遍布全球,欧洲、日本和美国犹如癌症的烂肉,挤满了不停复制的灵长类动物,人类群落无限扩张和蔓延,很可能会给生物圈带来大灭绝。

—— 引自第279页

也许生物圈并不“喜欢”容纳五十亿人类。

也可能是一百年间人类的极度增殖突然产生了海量肉类,这些肉存在于生物圈的每个角落,面对想要吞噬它的另一种生命体,很可能无法保护自己。

大自然有自我平衡的手段。雨林有自己的防护手段。地球的免疫系统察觉了人类的活动,开始发挥作用。大自然在试图除掉人类这种寄生生物的感染。说不定艾滋病只是大自然的清除过程的第一步。

—— 引自第279页

埃博拉血疫纪录片(人类抗击埃博拉的血泪史)(3)

假如苏丹埃博拉病毒扩散到非洲中部,几周内就会到达喀土穆,再过几周将攻破开罗,紧接着抵达雅典、纽约、巴黎、伦敦、新加坡——它有可能传遍全世界的每个角落。

但这种事终究没有发生,苏丹的危机很快结束,全世界绝大多数人毫不知情。苏丹发生的事情相当于秘密引爆了一颗原子弹。

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人类离一次重大生物灾难有多近。

—— 引自章节:第一部埃尔贡山的阴影

苏丹埃博拉病毒的消失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它的致死率太高了。杀人的速度太快,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让患者在死前去传染其他人。

—— 引自章节:第一部埃尔贡山的阴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