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来历风俗(重阳节的起源传说及其习俗)

重阳释义农历九月九日,俗称“重阳节”,是与春季的重三(上巳)相对的游赏性节日,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重阳节的来历风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重阳节的来历风俗(重阳节的起源传说及其习俗)

重阳节的来历风俗

重阳释义

农历九月九日,俗称“重阳节”,是与春季的重三(上巳)相对的游赏性节日。

为什么叫“重阳”呢?

由于《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称作“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这种称谓在战国时代已经存在了。

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不过,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流传最广、接受度最高的是源自“厄日”的辟邪消灾。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记载了东汉人桓景向仙人费长房学道的故事,由此,登高饮菊花酒、佩茱萸的习俗就广为流传,并在不同地域的沿袭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

另一种观点认为,重阳节源自“吉日”的欢庆。

但似乎只是“俗嘉其名”。

什么意思?

就是说,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有长长久久的意思,被人们认为吉祥,所以才有了响应的活动。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也有观点认为,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学者刘海霞介绍,历史上对于重阳的记载众多。《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可见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地的活动,这是远古时期,重阳节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绍本认为,重阳节的原型是古代的祭祀“大火”星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九月隐退。“大火”星的退隐,让一直以“大火”星为季节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也让把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恐惧。

因此,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

当然,也有人对此持模糊态度。

汉代《西京杂记》曰:“九月九日佩茱萸,饮菊花酒,……相传自古,莫知其由。”

重阳节的演变

汉代,重阳节有了求寿的习俗。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的宴会发展来的。

汉代《西京杂记》就有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

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

南北朝时期,有了野外宴饮的习俗。

南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宴”。

有关重阳节的习俗开始和驱瘟避祸的传说联系了起来。

其中普遍为后人所接受的恒景避灾的传说,出自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志》。

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据记载,正式将农历九月九日列为国家认定的节日是在唐德宗李适年间(780年-785年),因大臣李泌上书奏请,官方才布告天下,将重阳节列为“三令节”之一。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

《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

《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发展至近代,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1989年,我国政府将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和谐地结合起来,使这一传统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新式节日。

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节的故事传说

1、桓景避灾

关于重阳节驱瘟避祸、登高的由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桓景避灾”,出自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志》。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户户就会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惨不忍睹。

当时汝南县有个青年叫桓景,有一年瘟疫夺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桓景病愈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桓景历经艰险,终于在一座古山里找到了一位法力无边的仙人费长房,仙人为他不辞劳苦、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动,决定收他为徒,给他一把降妖宝剑,并密传授降妖剑术。桓景废寝忘食,日夜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有一天,仙人把桓景叫到跟前,对他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如今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这时,仙人送给桓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并授以避邪秘诀,让桓景立即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狂风怒号,北风骤起,天昏地暗,随着几声凄厉地吼叫,瘟魔冲出汝河,扑到山下。就在这时,瘟魔突然闻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脸色突变,瑟瑟发抖,不敢前行。说时迟那时快,桓景手持降妖宝剑,立即奔下山来,经过几个回合的激烈搏斗,将温魔刺死,瘟疫消除。

从此,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风俗便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2、孟嘉落帽

关于重阳节登高的另外一个传说是“孟嘉落帽”的故事,出自清人顾禄的《清嘉录》:“孟嘉从桓温游龙山,亦九日登高之举,后遂相承为故事。”

孟嘉是晋代人,是陶渊明的外祖父,当时在驸马大将军桓温的帐下任参军。孟嘉少负才名,很受桓温的赏识。

有一年重阳节,桓温在龙山大宴群僚,吟诗联句,骋怀驰想。酒酣兴浓之际,一阵风起,吹落孟嘉的帽子,可他还在高谈阔论、吟咏啸哦。掉帽子是有失体统的,别人作诗讥讽,才高胆壮的孟嘉恃才傲物,语惊四座,折服了众人。由此,后世有人说九九登高之举以“孟嘉落帽”为始。

孟嘉从桓温游龙山,亦九日登高之举,后遂相承为故事。——清·顾禄《清嘉录》

重阳节习俗

1、登高

古代民间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唐代文人写的登高诗很多,尤以杜甫的《登高》最为有名: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所谓登高,也没有统一的规定,不过是登高山,登高塔,举目远望,欣赏风景。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2、赏菊、饮菊花酒

重阳日,历来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时又称菊花节,九月,又称“菊月”。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重阳节举办菊花大会,人们一起赴会赏菊、饮菊花酒。

相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貌似陶渊明。

3、插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所以不少妇女、儿童将茱萸佩带于臂,或插在头上。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的作用。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唐代王维也有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除了佩带茱萸,还有头戴菊花的,“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4、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5、敬老爱老

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有长长久久的意思,被人们认为吉祥。

因此,重阳节也是中国老人节,人们要表达对老人的孝敬,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参考资料:

大乔 编著《图说中国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黄辉《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与现代演变》

中国文明网引《北京日报》《登高话重阳——探析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凤凰网引《大河报》《重阳节的历史起源:取九月九日“久久”长寿之意》

重阳节的起源,亲们更认同哪个?

欢迎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