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来大树下好乘凉(禾下乘凉不再是梦)

10月16日,游客在浙江省建德市三都镇新和村袁隆平生态水稻种植基地与收割的巨型稻合影新华社记者 徐昱摄,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早晨起来大树下好乘凉?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早晨起来大树下好乘凉(禾下乘凉不再是梦)

早晨起来大树下好乘凉

10月16日,游客在浙江省建德市三都镇新和村袁隆平生态水稻种植基地与收割的巨型稻合影。新华社记者 徐昱摄

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11月15日,浙江省龙泉市兰巨乡独田村的巨型稻就迎来了丰收。只见田里的巨型稻已长到2米高,金灿灿的稻穗随风摇曳,机器正在收割。“虽然赶上几次台风和秋雨连绵的天气,但今年的试种非常成功,稻谷早已被预订一空。”独田村巨型稻种植基地负责人毛必发说。

巨型稻,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于2017年10月正式发布的一种水稻新种质,由该研究所夏新界研究员团队研发,近年来陆续在多地种植成功。接受本报采访时,夏新界介绍,巨型稻株高达1.8—2.2米,比普通水稻高出1米左右,单位面积生物量(单位面积上存在的有机体的干重总量或所有植物种的有机物干重总量)高于现有水稻。

“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那个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我跟我的同事就坐在那个稻穗下乘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畅想“禾下乘凉梦”。如今,这一梦想距实现越来越近。

多地试种成功

“巨型稻米煮的饭我吃了,有嚼劲,糯糯的,还有点儿甜。”接受本报采访时,毛必发激动地说。回想一年前,毛必发赴福建武夷山区出差,路过当地的巨型稻种植基地,了解到这一全新品种。

“第一次见到很惊讶,我说这水稻怎么这么高,跟我们地里的玉米一样。”毛必发说,“他们告诉我,这是巨型稻,长得高、产量也高。尝过之后,我觉得口感很不错。”

回家后,毛必发想,这种水稻产量高,能帮助农民增收,而且龙泉是浙江省钱塘江、瓯江以及福建省闽江三江源头,水质好、土质肥沃,就联系公司着手引进,最终选择试种植巨型稻品种“巨丰5号”270亩、“巨丰6号”30亩。

“巨型稻的生长周期比一般水稻要长一些,我们是5月下旬插秧,11月进行收割。从今年收获情况来看,产量优势明显。”毛必发说。

9月24日,好消息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传来。重庆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试种的15亩巨型稻试种成功。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副主任陈杨朴告诉记者,这是巨型稻首次在“中国四大火炉”之一的重庆进行试种,尽管遭遇极端高温高湿气候,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收成,成功试验了巨型稻的“耐高温”指标。“明年我们将有针对性地调整种养方法、提前防治稻曲病,产量应该还会提高。”

夏新界表示,目前,巨型稻已在全国22个省份100多个试点种植,既包括传统水稻种植区域的湖南湖北,也包括广东广西等海边盐碱地、旱改水贫瘠土壤等,基本都比普通杂交稻的亩产高。

水稻新种质材料

稻米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全球人口增长与耕地面积减少,不断提高产量是当今水稻育种工作者的首要目标。

一般而言,水稻的产量主要取决于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单位面积上稻谷的重量除以全部水稻干物质的重量)两大性状。经过几十年不断发展,现有水稻的收获指数已经接近植物生理学家认为的上限:0.6。未来何去何从?夏新界认为,必须培育拥有超大生物量的“大个子”水稻。

从2006年开始,夏新界团队与湖南新春农业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现有优异水稻种源的基础上,运用一系列生物遗传育种技术,优中选优,获得超大生物量水稻新种质材料。具体而言,是以籼稻93—11、日本晴等为材料,经田间授粉杂交,获得较稳定后代群体后,再与茶陵野生稻进行授粉杂交,逐年选育纯化,最终获得基本稳定的巨型稻株系。

经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DNA指纹检测,以及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56K水稻SNP(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基因芯片指纹图谱检测,确认巨型稻是一种水稻新种质材料。

夏新界介绍,经过南方多地的区域试验,巨型稻拥有诸多优点。

——高产又优质。巨型稻米粒均匀,适口性好,克服了以往水稻高产不优质的问题。经农业部食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巨型稻米质已达国家优质稻谷三级。

——广适性很强。巨型稻根系发达,深度达到35厘米,比普通稻的根系长53%,根系总量是普通稻的3-4倍,因此养分流失少。个高体大的巨型稻,根系深入土壤,具有很强的抗逆境能力,耐旱、耐贫瘠、耐盐碱、抗海水。实验证明,巨型稻在稻田、旱地、贫瘠新垦地、盐碱地、海边滩涂等均可种植。

——秸秆有价值。农作物收获之后,传统做法是将秸秆废弃、焚烧或还田,利用率较低,而巨型稻成熟时籽黄叶绿,秸秆纤维素比普通水稻高20%-30%,可用于制作青贮饲料,喂牛羊等动物。此外,秸秆也可以作造纸与建材用。夏新界透露,已有酒企联系,想收购大量秸秆用作酿酒的天然酒曲。

——适合发展稻田生态种养农业。巨型稻的核心优势在于足够高,可以实现“稻鱼共养”。虽然普通水稻田里也可以养鱼,但因植株较矮,最多只能蓄40厘米深的水,导致鱼虾产量较少,而巨型稻蓄水深度可达1米左右,不仅可以提高鱼虾产量,还可以养鸭等经济动物。粗壮高耸的巨型稻,还能成为鱼虾遮阳和防范鸟类的防护屏障。

通常,高秆品种的劣势是不抗倒伏,夏新界在研发之初就很注意增强茎秆的大小和韧性,增强茎秆内壁的厚度,然后再通过与优质水稻品种杂交,形成目前的杂交水稻品种。夏新界表示,目前,研究已获得十多项自主国家专利和国际专利,现已初步构建巨型稻的指纹图谱,向国家农业农村部提交了巨型稻新品种权申请,并已获得初审合格通知书。

回望这一路的坎坷,夏新界感叹:“我潜心研究巨型稻十多年,实验了无数次,终于上天不负有心人,有了今天的成果。”研究受挫时,夏新界喜欢去试验田里走一走。“看看水稻的长势、看看田里的风光,心情就好了。”他说自己在湖南洞庭湖边长大,从小帮大人插秧,这些经历使他对水稻情有独钟,对研究始终抱有热情。

看好市场前景

今年重庆巨型稻试种成功的消息在网上“走红”后,不少游客闻讯而去、拍照打卡。稻花开的时候,美不胜收,人走在巨型稻中,就像进入芦苇荡一样。附近村民也赶来观看,多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稻田前久久伫立,感叹“太好了”“割稻子不用弯腰了”。

纵观农业发展史,大体上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发展阶段。人们对现代农业的向往,不仅有生产性功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观光休闲的生活性功能也成为重要指标。围绕巨型稻发展稻鱼共养、构建生态景观、推广观光农业,颇有前景。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计划,明年在重庆扩大“巨型稻”种植面积,同时发展“稻鱼共生”试验项目。陈杨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大足区为例,每年四月初插秧种植巨型稻,六月初水稻分蘖,稻株生长到一米高时,稻田蓄水40-60厘米,每亩投放虾苗120斤。夏季水温在18℃-30℃之间最适合鱼虾生长,小龙虾在巨型稻田的生长期约为40天,若是管护到位,每亩平均可以收获小龙虾400斤,将会大大提高农民收益。

陈杨朴表示,后续巨型稻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提高适应性和抗性、增加营养含量,以及在重金属阻断方面进行突破。“明年我们会在大足推广2000亩稻鱼共养项目,全国适合稻鱼共养的稻田更是数不胜数,我们对巨型稻的市场前景非常有信心。”

今年的试种植让毛必发初尝甜头,他已经决定,明年要将种植面积扩大一倍,并改造农田100亩,采取立体农业模式。“县里很支持这个项目,派科技员来帮助我们掌握种养知识。我都想好了,明年就在巨型稻田里养甲鱼。”毛必发说。

夏新界表示,试验证明目前几个巨型稻品种适合在南方种植,团队正在培育适宜在广大北方地区种植的品种,今后将推出第二代、第三代巨型稻,进一步提高产量,让巨型稻遍布大江南北甚至世界各地。(记者 叶子)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12月07日第10版)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