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转型示范区科技创新城位置(山西大湾区创新中心)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过后,三晋大地迎来了复工复产热潮,远在深圳的“山西——大湾区创新中心”也紧锣密鼓开始了新一年的招商洽谈成立一年多来,“山西——大湾区创新中心”以“飞地”创新模式,引入市场主体40余家,资源库储备上市企业150家、优质企业450家,园区空间签约率达82%,为山西高质量发展不断输入新鲜“血液”,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山西转型示范区科技创新城位置?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山西转型示范区科技创新城位置(山西大湾区创新中心)

山西转型示范区科技创新城位置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过后,三晋大地迎来了复工复产热潮,远在深圳的“山西——大湾区创新中心”也紧锣密鼓开始了新一年的招商洽谈。成立一年多来,“山西——大湾区创新中心”以“飞地”创新模式,引入市场主体40余家,资源库储备上市企业150家、优质企业450家,园区空间签约率达82%,为山西高质量发展不断输入新鲜“血液”。

“飞地经济”,顾名思义就是指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园区共建等形式,实现两地资源互补、互利共赢。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和鼓励支持有条件地区发展“飞地经济”,2021年,“飞地经济”进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山西综改示范区联合清控科创等公司在深圳建立“山西——大湾区创新中心”,就是要南下携手大湾区,汲取大湾区的创新创造活力,聚合科研、人才、资金、产业、市场、政策等全链条创新要素,构建一个“依海入晋”“向海前晋”双向奔赴的“飞地”平台。

全局上谋势,关键处落子。在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历史机遇的大背景下,要想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走出去引进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关键。而深度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主动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正是提升我省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要路径之一。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山西——大湾区创新中心”作为一个重要窗口,下好“先手棋”,落子“关键处”,甫一诞生,就使命重大,既充当着山西拓展大湾区市场的“第一战队”,又是大湾区进入山西的“第一落点”。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从走进大湾区的招商推介、项目路演到引进山西的专题考察,“山西——大湾区创新中心”一年中开展的几十场活动一次次拉近山西与大湾区的距离,成为两地协同发展的一条强劲纽带。以去年入驻创新中心的企业为例,企业一入中心便享受到山西综改示范区一揽子投资优惠及奖补政策,实现了企业“办公在深圳、科研在深圳,发展在山西、贡献在山西”的新模式。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项目是第一支撑,招商则是重要抓手。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各开发区要大力开展长板招商,瞄准京津冀主攻方向,提升长三角、大湾区招商引资质效。”换言之,要认清并发挥我省的能源资源、原材料、开发区空间等优势,有的放矢、主动出击,招大商、招好商。诚如业内人士所言:“招商不以数量论英雄,而应以亩产论英雄,以质量论英雄。”具体到落地层面,就是要做到心中有数、手上有招。比之传统的办事处“招商—引进”模式,“山西——大湾区创新中心”就在“飞地”模式上做了有益探索,不仅在精准上发力,而且延伸为就地孵化、成熟入晋、跟踪服务,做到了跨区域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提高了招商精准度和入晋成功率,也为我省融入京津冀、对接长三角等谋篇布局提供了借鉴。

开放融通,双向赋能。“飞地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不仅在“山西——大湾区创新中心”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中得到了创新性实践,而且在我省的晋中开发区、和顺、离石、中阳等地也已“起飞”。未来有望更多区域之间能借助“飞地经济”,全力打造资源互补、协同发展、互惠互利模式,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拓展广阔空间、注入澎湃动能。

来源:山西综改示范区 山西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