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吃什么长寿果(健康它被称为)
花生有“长寿果”之称,物美价廉,营养成分丰富,有调节血脂、缓解胃酸、润肺补脾等作用,但现在很多小卖部都在出售一包包的花生衣,据说是“补血圣品”,它真的如此神奇吗?
据《中药大辞典》记载:花生衣能止血、散淤。而近代医学研究也表明服用花生衣可以作为多种病的辅助治疗手段。
1
花生衣的两大功效
花生衣,是花生种子外表面的那层红色种皮,营养成分丰富,用对了对人体好处多多:
1
止血凝血
花生红衣含花生素及儿茶素等成分,能对抗纤维蛋白的溶解,可减轻出血,缩短凝血时间,促进骨髓造血机能,增加血小板的含量,改善血小板的质量,对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有辅助疗效。
三红汤
用料:红枣7枚、红豆50克、花生衣适量,一起煎汤。
红枣补脾益气,红豆清心养神、健脾益肾,花生衣补血止血,三者同用能起到补益气血的功效。
2
改善肠道环境
花生衣含有的纤维组织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并能把身体里的粪毒素,通过粪便的方式排出体外,减少有害物质在肠道里面长时间停留,有利于降低患肠癌的风险。
提示:因花生衣有凝血功效,血淤体质群体不宜多吃。
2
花生壳:止咳、抗氧化
不仅是花生衣可以吃,连经常被我们丢弃的花生壳,原来也是一种中药。《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花生壳有敛肺止咳的功效,可用于久咳气喘,咳痰带血。
此外,也有研究发现花生壳中含有黄酮、木犀草素等抗氧化物,可以减轻机体多余的自由基对血管的侵袭,在一定程度上能消除皮肤暗沉,起到美白作用。
在动物实验中也发现:花生壳中的有效提取物有助于降低胆固醇,调节血脂。
注意:花生壳提取物≠花生壳,不要盲目自行食用花生壳。
3
营养翻倍的花生芽
有些人一看到花生芽,就会想这里面不是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吗?怎么还能吃呢?
其实,花生正常发芽不仅可以放心食用,而且对人体还有不少益处,营养价值也更高。
1
蛋白质增多,脂肪下降
花生属于坚果类,是榨油原料之一,但发芽后的花生,其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更高,更有利于人体吸收,而脂肪量却明显降低。
据测定,生长5天后的花生芽中蛋白含量约增加了8.4%,脂肪却降低了28%左右。
2
白藜芦醇增多
白藜芦醇是一种生物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功效,而发芽的花生中所含的白藜芦醇含量可比花生高100倍!
3
维生素C增多
研究发现,干花生几乎不含维C,但在发芽后,其维C含量不断增加,并在第5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而且,花生芽的维C的含量可超过黄豆芽和绿豆芽!
三步做出花生芽
①选取颗粒饱满、无破损、无凹凸畸形的花生,清洗干净后在80℃左右的热水中浸泡5分钟,再用清水浸泡6-8小时,使其充分吸水膨胀。
②取出泡过的花生,控去多余水分,均匀的铺在有干净纱布的大平盘上(纱布要湿润),将花生置于完全避光的环境中。(花生最适合发芽的温度为25~30℃)
③过5-6小时,用喷壶均匀喷水,芽体全部淋湿,但不能让水淹没花生,大约3天后即可出芽。
提示:若是花生自己受潮发芽,还有异味,则应该立即扔掉。
4
一种搭配一种效果
花生衣、花生壳作用大,但我们更不能忽视花生本身的功能,与不同的食材搭配,往往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1
花生 黄豆——控脂
做法:25克花生仁、50克黄豆提前一晚浸泡好,隔天打浆食用。
花生豆浆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增加热量散发,燃烧有害胆固醇,辅助调节血脂。
2
花生 小米——健脾和胃
做法:花生30克,小米100克,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服食。
花生本就对胃粘膜具有保护作用;而小米滋阴补血、健脾和胃,二者搭配,滋补功效更强。
3
花生 毛豆——调血糖
做法:取适量的毛豆和花生洗净,放入锅中,加水没过花生和毛豆,再放入小把花椒、八角、姜片、干辣椒和盐,大火煮开,小火炖烂即可。
花生中的锰元素,毛豆中的膳食纤维和植物蛋白都有一定的平衡血糖的作用,但要注意食用量。
5
花生的食用禁忌
1
脾虚便溏者
花生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非常高,那些体寒湿滞、脾虚便泄,以及有胃肠道疾病的人不宜大量食用,以免加重腹泻。
2
肝胆疾病患者
脂肪需要胆汁去帮助消化,肝胆功能失常,负担会增加,严重时甚至伤害肝脏功能,因此肝胆疾病患者也不宜过多食用。
3
痛风患者
研究发现,花生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痛风患者也要慎食花生。
4
跌打瘀肿者
花生衣中含有凝血因子,因此跌打损伤,有血脉瘀滞者不宜食用过多花生。建议每日食用量不超过15粒。
来源:BTV我是大医生官微
▼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
即可订阅2019年《中国食品安全报》
▼
往期精彩回顾:
曝光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14批次食品不合格
要闻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调查丨随意贴“大师”标签 一斤岩茶卖数十万
科普丨生抽、老抽、酱油、味极鲜…到底有啥区别,终于弄明白了
本微信号内容同步在以下平台发布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官方网站:www.cfsn.cn
投稿邮箱:cfsn51881559@sina.cn
新闻热线:010-68232904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觉得不错,请点赞 分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