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塔七大首选遗址(三槐探秘看唐岗)

白云山人撰文

探秘看唐岗

古代卫辉城北的一片荒岗子,取名潭岗,就是指现在的卫辉市唐岗村。在古村落里有三棵并排生长的千年老槐树,故事就从潭岗三槐说起。五百年前位于牧野古战场前沿阵地的潭岗曾经是一片泽国,这里荒坟野境,溪水横流,草长莺飞,鱼虾遍地。靠东面不远处是繁忙的卫河,潭岗与卫辉古城隔河相望,平地耸起的七座土岗梅花形排开形成里一个若大的天体,烽火台(凤凰台),北大岗(比干庙),文脉岗(天爷庙),东大岗(护国报恩寺),黄土岗(小北京)仙风道院(吕祖阁)在南面,站在这里西眺太行能感悟到太行余脉的灵气,于是,在这里就有了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小时候不懂得什么,整天屁颠屁颠的,漫天野地里疯跑,大凡是稀奇古怪的地方都摸索了个遍。年龄稍大也多少知道了一些事故,当父亲再讲故事的时候也知道了问上一两句。当我踏进了高中的大门,才懂得坐下来认真审视我坐下的这块神奇土地、审视我周围形形色色的人群。知道了父亲常常念叨的“养三才之浩气,了阴阳之逆顺”这句话的真谛,知道了“天地山河在,日月乾坤生”的玄妙。

李塔七大首选遗址(三槐探秘看唐岗)(1)

潭岗,在这个依附城市的乡村里,现在的白云阁古庙古迹仍然是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古代,进入潭岗,就是进入了一个历史王国,那玄天北斗七星布阵;地下长眠的帝王;太行滚动的巨龙;神奇的乾坤二岗和文脉仙灵都神灵都为潭岗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这里历史文化深不见底。在潭岗最南面过去的史家大院里,有3株古槐,被乡人称之为“老槐爷”,据老年人说老槐爷灵验的很,每年都有很多善男善女到树前烧香磕头,更为看重的还是史家人,史姓家族把它当成家神供奉起来,一代代传了下来。现在由于村庄改造,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一棵槐树在寒风中独立。树高丈许,胸围1040厘米,基围1180厘米,树冠南北8米,东西7米。树干中空,树身2米高处分二大主枝,上部已经干枯风折。槐树长势较差,仅有侧枝生枝叶,秃干疏展,树皮斑老,奇姿古态,雅观别致,树龄约800年以至于10000年之久,这就是我要说的潭岗“三槐” 了。

这个特殊的位置并排生长三棵老槐树绝非偶然,更非自然,围绕着它的是一段悲壮的历史,我们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说起。古树枝叶茂盛,遮天蔽日,小时候捉迷藏时,中间那棵树洞里面能够藏下六个孩子。那是三棵老树神呀!奶奶听我爷爷的爷爷都这么讲的。我五岁那年,父母外出做工三天都没有回来,天不黑我就一个人掀开玉米杆钻进了树洞,不知不觉中就昏昏的睡着了,害得拖着小脚的奶奶满世界的疯跑,把嗓子都喊哑了。自那天起,奶奶一刻也不让我离开她半步,父亲也谋到一份给生产对喂牲口的差事,每天晚上,我都可以和小朋友围在父亲的身边,听他讲故事。父亲没有文化,故事讲得支离破碎,但是我们听得十分认真。也就是从他讲的那些故事里我知道了许许多多关于槐树的事儿,懂得了历史变迁和世道的艰辛。

之后,我开始留意我身边的人和父亲故事里很多神秘的东西。其中之一,就是院子里的三棵槐树,站在院子中间,我常常看着槐树发呆,有时候还会给父亲提出一些离奇的问题。父亲说:槐树的事他也说不清楚,听老人讲,我家所处的位置十分关键,是一个三面环水、面积有1300多平方米的孤岛,地势比较高,四周围有2米高的土寨墙,大门朝北。是一座比较气派的一进三院的瓦房,主房明三暗五两甩袖,出偏门向西,就是一丈多深的水沟,沟水清澈,四季长流,夏季芦草丛生,鱼虾遍地,是一道天然屏障。这里一直有我们史姓家族居住着,“史家大院”就是这么叫起来的。传说,史氏家族是大明朝遗民,我也不止一次的听老人说到我家族曾经有过的历史与辉煌。父亲还告诉我说,我们住的地方是“王家祠堂”,也叫三槐堂。院子有一座两层土楼,西院还有一座砖楼挂望棚,东边祠堂掩映于一片郁郁葱葱树丛中等等,究竟三槐堂和史家大院有什么关系,具体情况他也说不清楚。再有就是什么神、仙之类的迷信传说留下的故事。然而,史家大院(史家片面北)对面就是王家大院(王院面南),两处分别占据两个地势较高的土岗子。

无论怎么说,大槐树与史姓家族相依为命,共同走过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世事兴衰的历史过程,它是一座历史的丰碑。说起王家祠堂,自然的让我想起了他的渐去渐远的历史,想到了王姓家族,回到那个久远的年代,似乎是又听见那灿若禅语的“秋涧书声”。

元代王恽(1227—1304),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人,元初著名学者、诗人、文学家、政治家。王恽出生成长于一个官宦之家,其祖父王宇仕金,官至敦武校尉;父亲王天泽,金大正初年以律学中首选,仕至户部主事。王恽历官元世祖忽必烈、元成宗铁木真两朝,生平凡五任风宪、三入翰林,刚直不阿,直言敢谏,安贫守廉,克尽职守,多有政绩,为一代名臣。他“幼有至性,勤学好问,若饥渴然。弱冠受教鹿庵王公,诗文字画已有声,紫山(胡祗遹)、遗山(元好问)一见,为指授所业,期以国士”(元·王公孺撰《翰林学士文定王公神道碑》)。王恽青少年时代曾多次旅居于山东东平,受到当时聚集在东平的学者名士们的指教,尤其是曾得到东平府学西序教官王磐的悉心指点。

元宪宗四年(1254)十月,元好问与张德辉自汴京北归、途径卫州时,王恽曾以诗集贽见,元好问教之曰:“文章千古事业,如日星昭回,经纬天度,不可少易。顾此握管铬锋虽微,其重也,可使纤埃化而为泰山;其轻也,可使泰山散而为微尘,其柄用有如此者。况老成渐远,其文将在后,尔等其助哉毋替”(《玉堂嘉话》卷十二《遗山先生口诲》)。此后,王恽的学业大有长进,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号称“三王”。中统元年(1260),左丞相姚枢宣慰东平,辟王恽为东平路详议官,“时省部初建,令诸路各上儒吏之能理财者一人,恽以选至京师”(《元史·王恽传》),擢中书省详定官。中统二年(1261)春,转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寻兼中书省左右司都事。至元五年(1268),元廷初建御史台,王恽即迁御史台,不久后拜监察御史,“申明典制,弹劾奸邪,凡百五十余章,窃直敢言,不畏强御”(《翰林学士文定王公神道碑》)。此后,王恽于至元九年(1272)授承直郎,于十四年(1277)除翰林待制、拜朝列大夫,于二十六年(1289)任少中大夫,于二十九年(1292)授翰林学士、嘉议大夫,于元贞元年(1295)加通政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在此期间,他历官平阳路总管府判官、河南北道提刑按察副使、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副使、福建闽海道提刑按察使。大德五年(1301),王恽上章乞致仕,元廷授其子王公孺为卫州推官、授其孙王笴为秘书郎,以便就近供养。大德八年(1304)六月,王恽卒,皇上赐钞万贯,赠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追封太原郡公,谥文定,其子孙荫封受禄。与卫辉有不解之缘的中国元朝名将史天泽。字润甫,永清(今属河北)人。1225 年春,接替其兄史天倪都元帅职。不久率军击败金将武仙(金封恒山公),俘杀抗蒙红袄军将领彭义斌,攻克赵州、真定(今河北赵县、正定)等地,1229年授为五路万户。次年冬,配合蒙古军主力击败金援兵10万,攻克卫州(今河南汲县)。后又参与围蔡州(今河南汝南)之战,灭亡金朝。此后挥军攻襄阳(今属湖北),淹杀宋兵万计;率兵攻复州(今湖北沔阳),亲擂战鼓大破宋军;随蒙哥入蜀,受命阻击宋军水师,三战三捷。中统二年(1261),任中书右丞相。三年,率军围攻济南,擒杀叛将李□。至元六年(1269),参与运筹长期围困襄阳之策,为后来攻克此军事重镇提供了条件。1252年,宪宗蒙歌赐史天泽卫州五城为分邑,又命其为河南经略史。天泽命军前参议王昌龄代管卫州事。史天泽与王恽有知遇之恩,相交甚厚,之后,史天泽的第八子史澍、王恽的后代相继在卫州做官,这为太原王姓在卫州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宋江山将顷,宋室南渡,大批宋室遗民除被掳去北国的一小部分宋氏家族成员以外,一部分过江南下偏安一偶。还有相当一部分在汴梁城破之前就提前散落在附近地区隐居下来。卫辉是元朝攻宋的前沿阵地,也是史天泽的大后方。出于这种关系,卫辉以及王姓家族得以空前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风云式的人物。真正大发展时期应该是在王恽死后的一段时期。

大德五年(公元1304年)六月,王恽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朝廷的钦差大臣在汲县看到他的故居依然是茅屋陋室,清贫如民。其儿孙们田园生涯,耕稼自给,便如实奏明圣上。皇上赐钞万贯,赠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追封太原郡公,谥号“文定”。子孙荫封受禄。家乡人民也把他少年勤奋读书的古子涧村誉为“秋涧书声”卫辉八大胜景之一。他的言论诗文刊行于世一百卷为后人所传读。他的墓圹位于汲县(今卫辉市)城郊乡八里屯村西南石人洼内。再南行三里地,就是王家祠堂。东北1000米的地方,有一石岗,白土白石。本地人称东大岗、乾岗、潜龙岗、土龙岗的说法不一。

传说,原始的东岗子高数丈,面积约27亩,白土白石,岗子上松柏成林,郁郁葱葱,气势先声夺人。岗东临卫水嘎然而止,上面有一座佛爷庙,庙院6亩见方,顺山势走向,庙门朝东,门前是古代的通京大道,前方是卫河的水运码头。这里夏季遍地沼泽,鱼虾成群。冬季来临则成了候鸟的栖息之地。

元朝王恽的一首《感皇恩》辛卯年秋八月.与周宰游王氏祠堂所指:“日日午餐余,即须幽讨。拄杖长行觅周老,三杯两盏,不知玉山倾倒。与君何处去,乾岗好。松影闲庭,长吟籍草。白发多来故人少。春山何在,两树寒梅枯槁。一声邻笛起,催归早。”诗中指的不知道是不是这里的三槐堂。

王恽在任时腿疾曾三次回家养病,赋闲退隐后,拜祠堂,访故友是常有的事 。究竟王家祠堂的具体位置在哪,谁也说不清楚,三棵槐树只有中间的一棵,其它两棵已经枯死,也许这里不是祠堂,他就是王家大院,并排生长的三棵槐树它必然是和王姓有关。究竟它是何时建、谁建,树是谁栽都不得而知,但是在清理房子的旧地基挖至2米时发现了一些宋元时期的瓷片,说明这里是一处累年人为堆起的土丘。

王恽的诗把我们带到了那个原始的拓荒的年代。使我们想起了故人、故乡、故事。凄风中遍体创伤的大槐树,在您的身上究竟还有多少辛酸与苦难待向世人评说。大槐树的故事说完了,心情仍是沉重。

《水经注.清水》说是在朝歌(今河南淇县)《史记.本纪》张守节《正义》及《括地志》说在卫州汲县(今河南卫辉市)10里,比干的后代便在从淇到卫辉市这一带的土地上生活,他们一部分改姓王氏,实际上是殷商王族子姓的后裔。这一支王姓后裔,就是子姓的王氏。还有一部分改为林姓,福建莆田的林姓与迁到山东的林姓均有这一记载,他们的谱书,是唐代的文彦博作的序,王姓最早的发祥地在今河南北部的卫辉一带,并以山西、山东、河南省境为其繁衍地区。

汉至晋时,王姓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太原、琅邪两大郡望,但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西晋时讲究土族门第,王氏被列为北方四大士族崔、卢、王、谢之一。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隋唐。

自西晋耒年,王姓开始自中原大举南迁,相继在今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江苏、浙江等地定居下来。

隋唐五代时期,王姓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向东南沿海或西南地区迁徙。如唐末王潮、王审知两兄弟率兵入闽,被称为开闽王氏,其后多分布于福建、广东、浙江等地。

宋代,王姓的繁衍迁徙又有了新的发展,三槐王氏迅速崛起,世代显贵,最终发展成为北宋除皇室以外最为显赫的家族之一。宋代以后,王姓遍及全国各地。

三槐王氏,是当今王氏中最大的一支,枝繁叶茂,闻名天下,是太原王氏的一衍派。在《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王氏家谱目录中,冠以“三槐堂”堂号的家谱目录,占有堂号的王氏家谱总数的40%左右。

王祜(亦名王佑),祖籍莘县(宋时属大名府,今属山东省),以文学见长。五代时先仕晋,后及汉、周,北宋建国后,宋太祖赵匡胤拜其为监察御史,颇得赏识,官职不断升迁,以尚书兵部侍郎知制诰。乃举家迁来京城,落户开封。时在宋乾德三年(965年)至开宝二年(969年)之间。

王祜落户开封的具体地址,明李濂的《汴京遗迹志》说在仁和门外,清周城的《宋东京考》说在望春门外。这仁和门和望春门实际指的都是曹门,即今曹门关中街偏北一带。

宋开宝二年(969年),有人密告魏州节度使符彦卿谋叛。魏州即大名(大名县亦名魏县),宋太祖乃派王祜权知大名府。那个时候,莘县一带归属大名府,宋太祖要王祜衣锦还乡,许以“便宜”行事,并以赵普(一说王溥)相位相许的真实用心在于除符,王祜自是心知肚明。但王祜至大名接任后,明察暗访,却查无实据,数月无闻。宋太祖乃驿召面问,王祜直言禀报,符彦卿无谋叛事实,并以自己全家百口性命担保。甚至直谏太祖吸取晋、汉(五代)皇帝因猜忌而滥杀无辜的教训。太祖听后很不以为然,乃把王祜改派知襄州。如此以来,王祜升迁宰相的许诺当然是落空了。王祜赴襄州任前在其宅院内,手植槐树3棵,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以我们今人的思想揣度王祜当时的心情,很可能对自己当不成宰相有点生气,可能是“别看我不能位列三公,我的子孙一定有能担任宰相,位列三公的”气话。当然,也可以认为王祜这句话是他的自信或远见。但他以三槐比拟三公确是无疑的。

后来的事实果不出其所料,他的儿子王旦在宋真宗时做了宰相,使他的预言变成了现实。三槐堂不仅成了王祜一支的堂号,而且成为整个王氏大家族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三槐王氏。

褒公西入咸阳,传四世至綝公,綝有十子,第三子曒公为潞州刺史,曒公八传至言公,为唐滑州黎阳令,言公生彻,为后唐进士,官至左拾遗,彻公生佑,是为三槐王氏始祖。前年,比干祭祖期间,福建的林会长约见了我,我们在一起谈了很久,其中他最关心的就是“比干王姓”,他说,为比干看庙守坟的为比干一枝就是王姓,他家里有最原始的文字材料,几次来卫辉,就想问问“王姓”哪里去了,总找不到机会,我就跟他提到了唐岗王院。故事

只是传说

,究竟这里的三棵槐树与王姓“三槐堂”有没有关系,很难说得清楚,我只是依据事实猜测而已!希望朋友们见到帖子以后前去考察,加以论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