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王安石和苏轼谁年龄大(揭秘北宋王安石)

北宋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想必大家一定熟悉的很,他们经常出现在我们语文和历史课本上面,欧阳修,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而司马光、王安石是北宋名相,范仲淹则有那句名闻天下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美句。对于他们,大家熟悉归熟悉,可他们之间的关系你们知道多少?

宋朝王安石和苏轼谁年龄大(揭秘北宋王安石)(1)

范仲淹(公元989年-1052年)出生时,北宋刚建立还没满30年,他为官是在宋真宗(公元997年-1022年在位)和宋仁宗(公元1022年-1063年在位)时期,在仁宗朝曾主持了以吏治为中心的庆历新政(公元1041年-1048年),而欧阳修是改革派中的重要成员,后来改革失败两人都因此被贬。

宋朝王安石和苏轼谁年龄大(揭秘北宋王安石)(2)

司马光(公元1019年-1086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公元1085年—1100年在位)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神宗死后,司马光被哲宗启用为宰相,上台后他和保守派全面反对王安石的改革:凡是王安石立的新法,不论好坏,统统废止;凡是王安石革除的规矩,不论利弊,又通通恢复,史称元祐更化。

宋朝王安石和苏轼谁年龄大(揭秘北宋王安石)(3)

王安石(公元1021年-1086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他和司马光在仁宗朝可以说是打酱油,没什么话语权。到了哲宗朝时,他挂了个闲职养老,打了一会酱油就和司马光一起归天了,不过他还死在司马光前面。在神宗朝时,受神宗重用,拜相改革,史称熙宁变法,又称王安石变法。

宋朝王安石和苏轼谁年龄大(揭秘北宋王安石)(4)

苏轼(公元1037年-1101年),这小子跟前辈相比,他就是个打酱油的,而且打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还在宋徽宗朝(公元1100一1125年)呆了一年多。他要是能活到90多岁,都能亲眼见到靖康之耻,徽钦二帝被掳,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一隅开朝建国。

宋朝王安石和苏轼谁年龄大(揭秘北宋王安石)(5)

综上所述,这五人的辈分就是:范仲淹和欧阳修是一代人,司马光和王安石是一代人,苏轼是前面四个人的后辈。你以为这就完了?他们就这点关系?错,大错特错!

宋朝王安石和苏轼谁年龄大(揭秘北宋王安石)(6)

范仲淹和欧阳修两人之间关系极好,是好哥们,范仲淹作为大哥,对欧阳修多有照顾。仁宗朝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被贬,欧阳修仗义为兄,连续上书为其力争,最后也因“朋党”一事屡屡遭人口诛笔伐。最后还被设计,以“侵占外甥女财产”之罪出贬滁州。

宋朝王安石和苏轼谁年龄大(揭秘北宋王安石)(7)

仁宗朝时,欧阳修与王安石最开始二人关系还不错,欧阳修作为文坛领袖、政坛前辈还和王安石互赠诗文(《赠王介甫》与《奉酬永叔见赠》),并向韩琦举荐王安石。后期到了神宗朝,他却因为政见不合,对新法多有抵触,在地方执政期间曾拒不执行新法有关工作,致使与王安石在政治上交恶,后来干脆颐养天年去了。

宋朝王安石和苏轼谁年龄大(揭秘北宋王安石)(8)

王安石和司马光两人入朝为官前,都已经是名满天下的人物。宋神宗即位三个月就重用两人,头天王安石任命为江宁知府,第二天司马光就任命为翰林学士。他俩是朋友,私交上倒也过得去,但在政治上的死对头,两人联手做出了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君子之争”。

宋朝王安石和苏轼谁年龄大(揭秘北宋王安石)(9)

二人为政时斗的不可开交,你来我往之下十余年苦斗,虽然司马光文采斐然,兢兢业业,但其工作能力实在及不上王安石,在争斗中明显处于下风,以至于在王安石当政时期几乎是黯淡无光,碌碌无为,期间还被贬去西京洛阳,安心编撰《资治通鉴》去了。

宋朝王安石和苏轼谁年龄大(揭秘北宋王安石)(10)

至于苏轼,真的是朵奇葩,虽与王安石,司马光同朝为官,但在变法派得势时反变法派,结果被贬,在守旧派得势时反守旧派,结果还是被贬,两边不讨好,一生在朝中都不如意。王安石说他:华辞诚无用,有吏材则能治人。连宋神宗都说:苏轼非佳士。皇上都看不上你,你还能做什么呢。

宋朝王安石和苏轼谁年龄大(揭秘北宋王安石)(11)

司马光掌权后,对他全面废除新法持反对意见,苏东坡说:新法有利有弊,应予以甄别,把好的留下,坏的剔除就行。这话很是在理,司马光却对他发起脾气来。于是苏轼对司马光说:当年韩琦做宰相,阁下做谏官,争得面红耳赤也不管不顾。难道现在自己大权在握,就不许苏东坡知无不言了吗?司马光马上笑着道歉,但依然不改。

宋朝王安石和苏轼谁年龄大(揭秘北宋王安石)(12)

而苏轼参加科举的那一年主考官是欧阳修,苏轼的第二名是欧阳修亲点的,两个人有师生之谊,欧阳修在放榜后给梅圣俞写信,称“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欧阳修死后,苏轼还写了诗词纪念他。他俩还是亲家,因为欧阳修的孙女后来嫁给了苏东坡的第二个儿子。

宋朝王安石和苏轼谁年龄大(揭秘北宋王安石)(13)

至于苏轼和王安石,虽政见不同,不过私下里交情还是不错的,他俩常一起游玩,谈论诗文,或是畅谈国事。宋神宗当政时期,曾经问王安石:你认为苏轼苏辙两兄弟学术、人品怎么样?我看他们二人学问颇相类,但为何一个反对变法一个支持变法。“乌台诗案”发生后,苏轼本是无生还的希望,后被退休在家的王安石听到后,特意上疏皇帝:岂有盛世而杀才士乎?因而逃过一劫,而王安石死后的悼词,也是苏轼撰写的。(喜欢的话多多关注,多多点赞,多多收藏,转发和评论,谢谢!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欢迎品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