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论语简介(为什么朱熹将四书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大学》和《中庸》出自于春秋曾子的《礼记》,《论语》是由孔子及其弟子编写而成,《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编写而成。

朱熹的论语简介(为什么朱熹将四书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1)

当时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汇集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朱子用40年时间“遍求古今诸儒之说”,融汇百家,收集各种经典文本,加以研究注释。《论语集注》引用学者1629条注解,《孟子集注》引用学者1324条注解。

在此期间,朱子还写了《论语要义》《论语训蒙口义》《大学解》《大学或问》《论孟精义》等与《四书》相关的著作,构筑起包括理气论、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理一分殊在内的庞大的哲学新体系。

绍熙元年(1190年),《四书章句集注》出版。但朱子仍不断修订完善《四书》,直到辞世前一天,还在修改《大学》。 由于朱熹注释的《四书》既融会了前人的学说,又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切于世用;又由于以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地位的日益上升,所以,朱熹死后,朝廷便将他所编定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到元代延佑年间(1314年—1320年)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注《四书》之内。明、清沿袭元制,衍出“八股文”考试制度,题目也都是出自朱注《四书》。

《四书》不仅是儒学经典,还是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书。在近代,《四书》还被编入小学、中学教科书。《四书集注》视野开阔,理论深邃,从宋代开始普及,元代被定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由此也确立了朱熹在中国教育史和思想史上的地位。

朱熹的论语简介(为什么朱熹将四书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2)

“四书结集于程朱,自朱子以来八百年,四书成为中国社会之人人必读书,其地位已在五经之上。”

作为文化集大成之作,《四书》追溯到远古,承接炎黄、尧舜、孔孟文化思想,开启疏浚文脉、重建文化的进程,准确体现孔子、朱子倡导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深深融入民族精神,内化为民族文化基因,如源头活水,激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生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