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父母与孩子相处之道(父母是孩子心中的灯塔)


傅雷家书父母与孩子相处之道(父母是孩子心中的灯塔)(1)

《傅雷家书》买回家两年有余,一直看不进去。时值全国疫情传播,我因特殊原因于大年初一陪父母飞老家,在飞机上戴着N95,耐着性子阅读了这本书的三分之一。

之后明白,当年看不进去,实为“看不太懂”——书中大量艺术评论,没有知识背景如同看天书。

《傅雷家书》收集了1954年至1966年,傅雷和朱酶馥夫妻与儿子傅聪、傅敏的往来书信174篇。

傅家的家书,是家庭内部交流所用,本意不为出版。后次子傅敏为了纪念父母,取了适合公开的书信编辑成书。

傅雷先生是一位严父,年轻时面对孩子不苟言笑,严厉多于温情,晚年写给儿子的书信却饱满深情,会用一连串“我爱你”表达情感。

文字最能把真实情感袒露出来,一些面对面说不出口的话,常用文字代替,或隐含在字里行间。

昨晚看豆瓣评论区热闹,对傅雷先生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颇有微词。但回到文字所处的年代,父亲对儿子的教诲,何尝不是另一种方式的“自我解读”。

在十年动乱中独善其身,并能清晰思考和教育孩子们成长,气度、才情和胆识已是过人。他用自己的泣血经验,帮孩子在有限条件下选择了一条可行之路,这样的父母是伟大的。

1965年他在写给傅聪的书信中提及安放理想、处理家事之道:“千句并一句,尽量缩小一个我字,也许是解除烦闷、减少纠纷的唯一秘诀”。

他认为,客观的困难已经够多了,何必加上主观的困难呢?对生活多些包容,少些可求,保持时时警惕,才能不出乱子,或少出乱子 。


傅雷家书父母与孩子相处之道(父母是孩子心中的灯塔)(2)

傅雷和朱梅馥‍

一、表达。

本书大部分书信往来是傅雷先生与长子傅聪之间的,傅敏的信件仅保留了三篇。从文字体会,傅雷先生极为器重傅聪。傅聪天资聪慧,从小对音乐领悟力极强,深受父亲喜欢。

傅雷先生对自己要求严苛,工作时一丝不苟,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常有的事。他对孩子们也是如此,严苛多于慈爱,管教多于引导,孩子们敬他、怕他,甚至疏远他。


傅聪8岁开始学琴,父亲曾坚决反对他走艺术道路,还是启蒙老师一番劝说起了实效,傅聪得以师从名门,走上学艺之路。

书信中能看到傅雷先生不断自我反省,认为自己脾气暴躁,对孩子们缺乏耐心,尤其是在他们幼年时。

傅聪赴波兰留学时,傅雷先生担心他弹琴技法和情感不行,再三叮嘱他细心学习,切莫骄傲。对傅聪能否学成心存疑虑,不全信任。

随着傅聪书信汇报自己的学习进展,以及辅导老师反馈的信息,傅雷先生对儿子的进步感到惊叹和不可思议。


傅雷家书父母与孩子相处之道(父母是孩子心中的灯塔)(3)

傅聪

直至傅聪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他在回信中真挚地表达了热烈的情感,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儿子……几个并列的“爱你”仿佛让我们看到他炽热的心灵。

从另一个角度讲,他对傅聪的爱又何尝不是爱自己呢?他几次三番提及傅聪像自己,性情、习惯、脾气、经历都像。

早年傅雷先生赴法国留学,徜徉自由国度,满心抱负,又何曾想过几十年后如笼中之鸟,还备受诬陷迫害?!

六十年代后的书信中,傅雷先生对儿子信件的渴望越发迫切,一而再再而三提醒孩子别间断书信,不要吝惜十几分钟的功夫,父母盼着回信过日子呢,可见当时傅雷夫妇的生活已陷入何等境地。

在闭塞否定的环境里,傅雷先生的才情无处诉说——朋友断了来往,城市阴霾笼罩,空气都是稀薄的,傅聪的书信如同黑暗中最后的一丝光亮,每次送达,照亮二人疲惫的内心。

早期傅雷先生对孩子的情感表达还是中国传统式的——直接戳中问题要害,让孩子在隐忍中学会生存之道。但经过几十年为人父的反思,他意识到父亲除了权威教导,也可以平缓与孩子交流,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他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他从严父到慈父转变,从高高在上变为和蔼可亲,他一路跟随傅聪成长,给予必要养分。信件中谈及的历史、文学、音乐等内容包罗万象,在给予儿子关怀的同时,也开拓了他们的眼界。

他保持了理性温暖的笔触,直到最后一封家书,口气一如往常,传达给孩子们生存的力量。


傅雷家书父母与孩子相处之道(父母是孩子心中的灯塔)(4)

傅雷和傅敏

二、自责。

傅雷先生经常自责。前面提到,他自责在孩子年幼时对他们过于严厉。那是他内心的痛,好在孩子们没有受到他的影响,反而是随了温良宽厚妻子朱梅馥,成为平和乐观的人。

他自责对待两个儿子付出不均。对傅雷,他极尽财力、物力、人力支持,成全他的学业,远赴国外,最终成为国际知名的艺术家。

但对傅敏教导不够,任他由学校教育牵着走,连长信也没写过几封。他给傅敏贴了“资质平平”的标签,时常拿他和哥哥作比较,认为他在音乐、诗词等方面理解能力都稍逊一筹。

当时傅敏也热爱音乐,希望考音乐学院被他断然否定,理由是傅敏年纪大了,难以在艺术上崭露头角,而且家里资金吃紧,无法供养两个学艺术的孩子。最后,傅敏考取外交学院,毕业一度找不到工作。在一位有担当的中学校长极力协调下,他才当了一名中学老师。


傅雷家书父母与孩子相处之道(父母是孩子心中的灯塔)(5)

傅雷和傅聪‍

傅雷自责无法多为社会做些贡献。他日以继夜努力工作,工作量也是有限的。除了文学,他还在绘画、诗歌、音乐等方面发表评论,指导年轻人修学。

他时时教导傅聪,要把自己留洋的心得体会用文字记录下来,尤其是和父亲交谈的这部分,日后可以集结成册为国内的学生借鉴。

他一再提醒傅聪,他是带了人民的嘱托走出国门的,切莫忘本,牢记使命,学成归国,报效祖国。

谁成想父母遭受迫害,傅聪无奈在老师帮助下出走英国,并在若干年后取得了英国国籍。得知傅聪放弃中国国籍那几日,傅雷先生辗转难眠,他一直强调国家培养孩子,孩子也会报答国家,但面对孩子“学成却不能归来”的事实,让他哑口无言。

一面是愈加猛烈抨击知识分子的不利环境,一面是儿子世界各地巡回演出风光无限。

相同时间、不同地点,两代人境遇的巨大反差给我一种错觉——这是一部百转千回的电影么?如果不是,那当事人是如何度过黑暗时刻的呢?!


傅雷家书父母与孩子相处之道(父母是孩子心中的灯塔)(6)

母亲和儿子合影

三、渴望。

傅雷先生由始自终对身心自由充满了渴望。

他年轻时的留学背景让他博学多才,颇受朋友圈欢迎。他从不逢迎谁,谈及学问坚持己见,讨论起来丝毫不给对方留情面,得罪了不少“名人。

他每天会抽出15分钟以上的时间和妻子交谈——大多他说,妻子听。常年积累下来夫妻二人共同精进,思想境界差距不大,情感没有太多隔阂。

他渴望为社会、为人民、为国家多做事。面对一坐几个小时的工作,从来不叫苦叫累。晚辈请他帮忙指点文稿,他反馈的文稿是原稿的好几倍——一字一句订正,还指出原由。

年轻时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烙印在他的生命里,无数次在信件中提及其中的人物和事件,成为父子交流的共同话题。这样的交流不涉及评判周边人,也起到了示例说明的作用,是极为明智的。

他被打成右派后,早先预定的书稿被无限期拖延印刷。甚至,出版社要求他换名印刷,被他断然拒绝了。他去世前入不敷出,正是这个缘故。

出版社工作尚且有月薪,翻译家是靠工作量吃饭的,无法印刷,便没有薪水。无奈之下,他上书中央,勉强给了他每月一百多元的薪水。但房租、基本日用、食用加一块一百多元都不够,更别说他和妻子一身病痛。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致信傅聪,为了翻译一本新书,他需要每日面对300多生词,感叹自己的记忆力不好,但苦功夫还是要下的,他准备每天背诵生词,提高翻译的速度。

“日子难过”那几年,为了忘却苦闷,他用工作麻醉自己,醒了工作、睡着惦记工作,总得不到有效休息,积劳成疾,不堪重负。

但他仍然抱有希望,他隐晦地说环境不会总这样,还会发展。但他期待的光明普照遥遥无期。

傅聪结婚生子,由父母帮忙起名字,短暂的欢愉后,剩下了太多的不确定。

傅雷夫妻“错过”傅聪结婚以及第一个孩子出生,他们对傅聪的书信每次都阅读三遍以上,从书信中寻找蛛丝马迹,传授自己的经验,养育方式、理财方式、接人待物的方式,统统讲述若干遍,只为孩子能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

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们被加深迫害,不知自己还能抗多久,每次提笔写信,何尝不是“最后的叮嘱”!


傅雷家书父母与孩子相处之道(父母是孩子心中的灯塔)(7)

傅雷

四、放弃。

傅雷先生最后几封信叙述了自己极差的身体状态,眼病、膝病等频发,工作量下降,生活难以为继,到了需要傅聪金钱接济的程度。书信也无法长篇书写,需要口述,妻子代笔。


失去工作能力成为压倒傅雷先生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信件中几度提及自己没有用处了,只能空想,自己的生命不算什么,只是放不下孩子们……


1966年,还没见到孙儿周岁照,还没等到傅聪学成归来,还没见到傅敏成婚,二老便放弃了。

在连续几晚批斗后,二老给亲戚写了绝笔信,一一交代家中事务,该归还的归还,该取回的取回,该处置的处置。

留下53.3元,作为火葬费。两人先后含恨弃世。

绝笔信中提及几件事:

一是从家中搜出的反党证明,实为亲属寄放物品,百口莫辩,至死不认。

二是教育出“叛徒”傅聪,死有余辜。可见傅聪辗转留英,又更改国籍给父母亲人带去多少“重压”和不白之冤。傅聪却在信件中绝口不提这些事,有一次母亲愤而提笔,曾反问傅聪果真不知双亲近况?

历史的车轮缓缓碾过,我们无法评说当时处境下人们的选择。但可以预见,旧伤未愈的老人,被年轻人污蔑、批斗、践踏尊严,回到家还要洗心革面继续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即便如此,他们给孩子们的书信中还要强颜欢笑,饱含热情。

父母对孩子的是无私的,毫无保留的,孩子对父母呢?!

傅雷放飞了孩子,如同放飞了自己。天地之大,自有容身之处。既然当下不合,也不必强求。


傅雷家书父母与孩子相处之道(父母是孩子心中的灯塔)(8)

傅聪

当我阅读这本书的时候,羡慕这样的父亲一路辅佐儿子成长,给予不同时期的养料和机会。即便他的方法固执、不容变通,但他的出发点是有爱的,他的努力方向是对的,他的经验是普适的。

他的方式方法不见得最适合孩子,但他对教育孩子的钻研、专注、试错都是有价值的。

如果从孩子小时候开始,我们便用心地创造共同语言,亦步亦趋陪伴孩子,同成长、同进步,还会有之后青春期亲子相处的不知所措么?!

对孩子的叮嘱是再多也无妨的,关键是要在父母对如何养育子女有清晰认识的大前提下,讲得有理有据,而不是情绪宣泄。一位如此骄傲的严父尚能放低身段,俯身倾听孩子的语言,我们又怎会做不到呢?

快乐教育不等于没有界限。父母要有目标和纲领,给到孩子的必然是一以贯之的规则。孩子有了规则意识,在大环境中如鱼得水,家长围观即可。教育的长久之计是基于家人互信的基础,点燃孩子内心的火把,支持孩子走出家门,走向社会!

《傅雷家书》给我的启示是,人无完人,世事难料,生命的延展需要薪火相传。在陪伴孩子的有限时间,一路行走、一路叮咛,用专心、专注、专情帮孩子找到自己和勇气,望着他们远行……

父母是孩子心中的灯塔,永不熄灭!


以上


作者:平白书,多平台签约作者,平白书写,平白成书。将一地鸡毛过程锦上添花。2016年创建“平白书”公众号,2017年创建“睿思读书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