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两端的东西方文明(春日读丝绸之路)
虽然知识不能100%改变命运,但至少能让我们遇事不慌,多一些淡定。
春光明媚,正是读书好时节!
【1】浅与深
“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我是在这么多年吃了很多亏的基础上才慢慢明白背后的深意——严格来说“吃亏让人清醒,读史使人明智”才更完整。
其实很多人说“喜欢”历史,倒不如说是喜欢“历史故事”,最好再图文并茂一些,就像咱们小时候爱读的连环画。当然,这类通俗且有品质的读物永远都是时代的宠儿,比如【陈磊】(“二混子”)的《半小时漫画中国史》。
虽然它肯定不能与各种“大部头”比深度,但这种深入浅出的“嘻哈幽默”,的确能让人常读常新,从而唤起人们学习的兴趣。
我想,作为一本“敲门砖”读物,《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绝对是优秀的,但如果读者想建立一种更恢弘的“大历史观”,真的需要数年的深度阅读积累才能达成。
【2】“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似乎东西方历史是割裂的,好像两个平行宇宙——就像,你可能会忽略【牛顿】(1643—1727)与【康熙】(1654—1722)其实是一个时代的人。
实际上,东西方的历史与文明一直在交汇——以一种间接方式相互影响。
本来是有机会产生“面对面”的可能,话说,那还是公元97年(汉和帝永元九年),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止步于波斯湾一带。
大秦,即古罗马帝国,如果当年甘英打通了当时欧亚大陆最强盛的两大帝国的联系,人类文明进程又将如何被改写还不知道。
之后,东西方的交流依旧通过一条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的贸易通道相互促进着。
说来也有趣,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的“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首次出现于德国学者李希霍芬1877年的著作《中国》一书——没错,它并不是咱们自己起的名字。
可能对于很多人而言,这条当时连接最东边的长安与最西边的罗马,只是一条贸易通道。诚然,以当时的文明发展程度,它的确是东西方交流的唯一(陆上)捷径。
那些冒险者(商人)会身披又长又厚的防沙袍子、牵着排成线的骆驼,跋山涉水,越过沙漠和戈壁,一边提防着沿途的强盗、一边保护着价值连城的货品,在利益的驱动下,他们将东方的奢侈品(丝绸、瓷器等)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似乎仅此而已。
没错,在我没有深读这本出版于2016年的《丝绸之路》时,我也以为这本书仅仅是讲述不同时代的东西方贸易变化。
然而,在几个不眠之夜通读完这本厚达550页的书后,我意识到自己对于这条“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的理解存在偏差,甚至,这么多年一直在洗涤、沉淀、进化的【历史观】也进行了一次迭代。
当然,这种【迭代】并不是因为这本书提出了什么石破天惊的观点,而是对于我这样对东西方历史已经有十几年阅读和反思积淀的人来说,“丝绸之路”的概念又让我将各个历史结点上的事进行了一种奇妙的串联——正如副标题“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说的一样。
其实读历史这么多年,有个问题一直会让我困扰,世间的征战杀伐究竟是为了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你死我活又是为了什么?
不少社会学理论认为这是出于“生命递延”的考虑,即为了后代拥有更好的生存条件,必须要设置好更优秀的物质和精神基础。最俗的例子或许就是,男娃希望女娃天使面孔魔鬼身材,更重要的是年轻、性格好;而女娃则希望男娃又高又帅又有钱,量化的还有“3个180”的标准。
这个概念是建立在【资源稀缺】成立的基础上。
而引申到大历史上,就可以理解为每一次历史的重大变革都是【稀缺资源的再分配】,而无数“资源再分配”事件,在“大航海时代”未来临前,都是以“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为中心轴展开的。
这种感觉就好像是人体的神经分布图,脊神经相当于中心的“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而分布周围的各种神经的各种“变动”,则引发了一个个历史事件,相当于是“丝绸之路的分支”(The Tiny Silk Road)。
当然,这本书《丝绸之路》的作者彼得·弗兰科潘,是根据不同时代的特点将围绕“丝绸之路”上的资源分配(利益争夺)历程,分成了“24条路”,再加上首尾的“第一章 丝绸之路的诞生”和“结语 新丝绸之路”合计26个历史片段,时间跨度从第1条丝绸之路诞生的约公元前2-3世纪到2016年前后。
虽然两千多年的文明长卷在我们面前缓缓铺开,颇为宏伟,但这本书所阐述的历史还是集中在欧亚交界的大部分区域,对西欧、北美的描述相对较少,东亚部分则更少。
当然,你不能指望一本主基调是历史通俗的读物能囊括所有的历史,也不能苛求书中的每个细节都100%还原了史实。
想真正读懂这本书,我觉得恐怕需要读者需要有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否则,面对书中洋洋洒洒论述,一定会抱怨没有注释和考证——抱歉,我觉得读历史论文、读史书(如《汉书》、《资治通鉴》)和读历史通俗读物是三件完全不同的事儿。
至少,你可以先翻一翻斯塔夫里阿诺斯 (Leften Stavros Stavrianos) 的《全球通史》,对这个世界上曾经发生过什么有个大致的了解。
另外,关于历史观中的【资源论】、【利益论】等,并非由《丝绸之路》首次提出,事实上,我在其他作品也看过,只是阅读了《丝绸之路》后,不经意中发现认知又提升了一层。
【3】民族的,自然是世界的
该数的简介是这么说的“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帝王、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奴隶,往来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艺术、战争、疾病和灾难”。
可以毫不夸张的讲,因为东西方的贸易往来,原本割裂的地域文化因为“外来种”的加入而大发溢彩。
既然咱们“民以食为天”,其实现在随处可见的胡萝卜、黄瓜以及很多人的万恶之源——香菜,都是通过这条“丝绸之路”进入中原大地。
另外,就要聊到中国西北部的佛像和石窟壁画,如果有幸遇见有点水平的讲解员,对方可能会教你分辨哪些风格偏波斯,哪些风格偏“胡风”,哪些又是咱自个儿的“style”!
再比如享誉中外的“青花瓷”,尤其是元代的青花瓷,会常见莲花瓣纹,这是因为源自蒙古人那边的佛教信仰;而火焰花纹,则是因为中东地区的宗教信仰(拜火教)需求——元代很多瓷器都是用于出口来着(贸易顺差)。
没错,虽然元朝统治者在中原广袤地区的统治不是那么好,但元代的对外(海外)贸易真的是世界一流。
从某个角度看,很多战乱也是因为贸易线上的利益分配,更不用说葡萄牙和西班牙当年为了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线,只是因为阿拉伯人在丝绸之路的重要结点上搞了个“贸易中转站”,以前的陆路贸易效率低(时常有战乱、还有土匪强盗)、提点高(有中间商赚差价),逼着南欧人掀开了地理大发现时代。
读《丝绸之路》从开头一直到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这一段,我有一种感觉,就是“贸易真的是个好东西”,因为利益的驱动,文明和文化被迫进行交互,而多元化的【文明】就像“混血儿”往往更看好一样,会让原来的【文明】更加灿烂。
但这种交互并不总是和谐的,比如十字军的东征,说起来是为了圣城耶路撒冷,根源还是利益。教宗和国王虽然分别拥有宗教和世俗的最高权力,但享受生活的物质(奢侈品),还是依赖中东和远东的那些工匠和商人们。
反正中世纪的欧洲那么多(闲)人,发动他们去强取豪夺,赢了就能获得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以及贸易特权,输了也能消耗(精力)过剩的人口——教宗和国王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于是,荣耀与血腥在那条“丝绸之路”上被阳光一次次照耀着。
【4】黑死病、信仰危机和全面重生
2020年初的这场疫情,使得全世界人民都瞬间陷入一种“水深火热”中——这可以称得上是世纪初的一场大瘟疫了吧?
事实上,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与大自然不断抗争的历史,旱灾、洪灾、瘟疫,相对出名的肯定是横跨14世纪到18世纪的鼠疫,也就是黑死病了吧。
虽然今天的疫情与曾经的黑死病不可同日而语,但处境又何其相似,被病毒肆虐的大陆就像被墨水印染的宣纸,铺陈出一片关于【死亡】的恐怖感。
在《丝绸之路》中,我们看到了太多相似且轮回的历史。虽然没有人知道鼠疫是怎么开始的,甚至也没有人知道它是怎么结束的——但它就是在1347至1353年间,让约2500万欧洲(大陆)人化为枯骨。
根据目前的推测,鼠疫源自草原上的大沙鼠,并因为丝绸之路上的贸易线开始传播。1346年,蒙古人(金帐汗国)曾因为贸易纠纷派大军包裹了热那亚的一座小城,不料,剽悍的蒙古人还未攻城,自己却被肆虐的鼠疫击败了。
被迫撤退的蒙古人用投石机将因鼠疫而死的尸体投进城内,起因是希望这些尸体的腐臭味击败城里的人,然而,腐臭味未能击败热那亚人,鼠疫倒是让曾经喧闹的贸易枢纽成为一座空城——这恐怕是人类历史上第1次使用生化武器的记载。
之后,疫情一路向西,并因为地中海的贸易把死神带到了英伦三岛,当然,伦敦爆发鼠疫也不止一次,否则,没有17世纪中叶的那场灾难,伟大的牛顿也不会被迫在乡间无所事事的时候,开始思考日后影响全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微积分。
我们都知道,这场黑死病之后,就是各种“劫后余生”的“狂欢”。欧洲人对宗教的信仰出现崩塌,艺术的表达由中世纪的赞美上帝,转为赞美现世。(文艺)复兴运动与之后的启蒙运动给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黑死病,或许就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
我们也相信,在2020年的这场“瘟疫”后,全世界也将迎来一次“信仰危机”,或许,不少人会觉得,既然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还不如纵情享受当下,于是,人文(娱乐)领域必然会引发一次前所未见的繁荣。
此外,《丝绸之路》中提及的关于新世纪的“一带一路”,在这次“全球战疫”的大背景下,势必会促成国际间的深度交流与协作,而根据历史,这些最终会落实到【贸易】上来,而贸易又不单单是看得到摸得着的物品,也可以是无形的技术、新科技成果,由此伴随着的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对于中国而言,可能真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极为重要的转折点。
【5】血腥与荣耀永垂不朽
事实上,我想很多人读完《丝绸之路》之后,都会有这样的困惑,这本书与其他的大部头历史通俗作品又有什么不同?
的确,如果用既有的历史观念看,这本书的脉络似乎依旧是遵循地中海(古希腊罗马)-西欧(中世纪、文艺复兴)-北美(殖民时代、战争与和平)、世界一超多强的顺序把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娓娓道来。
但是,正像我在一开始就提到的,以前我读历史会以为变革源于对权力的渴望,却往往忽略了经济利益(也就是贸易),而彼得·弗兰科潘却提示我们,“丝绸之路”隐喻的是贸易利益之上的经济利益与政治权力的相互纠葛——毕竟,权力多少还是要以经济利益呈现。
事实上,书中也提到,“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并不是一个单一(single)概念,而是一个体系,也就是“丝绸之路(复数概念)”(The Silk Roads)。
如果不是阿拉伯人在丝绸之路上“设了点绊”,欧洲人也不会突然意识到要开辟新航道,于是,曾经丝绸之路的终点逐渐成为整个世界的中心。
与此同时,是曾经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原之地开始布满疮痍,纷争、分裂、统一、保守、封闭、落后接踵而来。
这种没落感延续至今,以至于当代国人仍然难免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缺失应有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甚至最近几年的一种趋势是,似乎1个(群)外国人,只要发布视频,说“我是外国人 我爱中国 我爱中国美食”就能成为社交网红,多么讽刺和可笑啊!
抱歉,这已经不是什么“洋大人”的时代,这是我们每个有脊梁的中国人应该清醒的年代。
曾经的“丝绸之路”,虽然沿途布满血腥,但不管是【silk】(丝绸)还是【china】(瓷器),都是【荣耀】的象征——毕竟,我们的老祖宗是发端者。
创造大历史的,是每个时代的人,这里包括了载入史册的精英,更是无数未曾留下姓名的老百姓。同时,当你读通读懂了《丝绸之路》后,会意识到,书中并没有强调什么“西方至上论”,全球化视野应该脱离地心引力在天空中鸟瞰文明递延。
“丝绸之路”强调的是一种“互利、互惠、共建、共赢”的包容进取精神,这也是充满了动荡和混乱的时代所需要的!
蓄势待发的“一带一路”也好,在疫情中展现出的“中华力量”也好,当下,中国又一次站在了世界的十字路口,希望每一位愿意“以史为鉴、继往开来”的有志者,能共同谱写出一曲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全面繁荣昌盛的胜利颂歌!
(全文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