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最佩服的三位帝王(人物档案乾隆清朝运气最好的皇帝)

乾隆

乾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天秤座)清代杰出的政治领袖,他自称是文治武功第一人。在他统治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都得到了较大发展,达到了清王朝强盛的顶峰。

乾隆最佩服的三位帝王(人物档案乾隆清朝运气最好的皇帝)(1)

人物档案

姓名:爱新觉罗·弘历

生卒年: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

出生地:北京

身份:清代皇帝

乾隆最佩服的三位帝王(人物档案乾隆清朝运气最好的皇帝)(2)

时代背景

清朝于顺治元年定都北京,历经18年,削平群雄,为清朝实现全面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康熙即位以后,以平定吴三桂的八年之乱为契机,乘胜收降郑氏统治下的台湾回归祖国,统一了中国。其后,康熙亲临治理黄河工地,标志着国家全面转入经济建设,大治天下时期。清朝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近百年的经营和巩固,政治、经济都有较大发展,封建统治进入稳定时期。这为乾隆治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乾隆最佩服的三位帝王(人物档案乾隆清朝运气最好的皇帝)(3)

生平纪事

1711年8月31日,爱新觉罗·弘历出生在北京雍和宫东书院如意室。他是雍正的第四个儿子,母亲钮祜禄氏是雍正的侧福晋(庶妃)。弘历天资聪颖,深受祖父康熙的宠爱,在他11岁时就被带回宫中抚养,并且悉心教导。1723年,雍正密立弘历为太子。17岁时,弘历娶富察氏为妃。1733年,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开始参与军国要务。1735年8月,雍正病逝,弘历即位,次年改年号为乾隆。

乾隆最佩服的三位帝王(人物档案乾隆清朝运气最好的皇帝)(4)

乾隆即位时25岁,“春秋方富,年力正强,乃励精图治之始”,很想有一番作为。当时雍正暴死,京师谣言迭起,他以免使“皇太后闻之心烦”为由,下令严禁宫内太监妄传国家政事,“凡外间闲话无故向内廷传说者,定行正法。”雍正生前迷信鬼神,喜言祥瑞,也有传言他因祈求长生、服食炼丹而死。乾隆遂将其信奉的“炉火修炼”术士张太虚、王定乾等人逐出西苑,并告诫他们和曾在内廷行走的僧人,以后不许妄言雍正生前行事;又将雍正生前明令赦免的几个重犯曾静、张熙处死。与此同时,传旨各省提督、总兵等大员,有他不曾见过的,都要陆续进京朝见。乾隆令出必行,使雍正死后受到震动的政局立即稳定下来,也显示出青年皇帝令人敬畏的魄力,为其后面的统治做下了铺垫。

乾隆继位后,继续平定国内叛乱,抗击外来侵略。1747年到1749年,大金川土司沙罗奔举兵谋反,乾隆派重兵镇压。经过艰苦的征战,终于平定了此次叛乱。1755年,西北边疆原来已归服清廷的准噶尔贵族阿睦尔撒纳发动叛乱。乾隆派兵两路,进攻伊犁,平定了叛乱。阿睦尔撒纳逃往俄国境内,后在俄国病死。历时近百年的准噶尔叛乱终于彻底平息。这时,回疆大小和卓兄弟叛乱又起,清廷派兵征讨。在当地维吾尔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顺利地平定了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1762年,乾隆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总统新疆南北两路事务”,加强了对天山南北的管理。从此,天山南北尽归大清版图,北接俄罗斯界,南接乌斯藏(西藏)及青海,东西七千里,南北三千里,新辟疆界约二万里,这块新的疆土就被称为新疆。

1771年,因不堪忍受沙俄的统治,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率领下东归,重返祖国。9月,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渥巴锡等人,为褒奖他率部回归,封其为卓里克图汗,负责管辖裕勒都斯旧土尔扈特蒙古乌纳恩素珠克图盟南路四旗(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1773年,乾隆开《四库全书》馆,亲自组织编纂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并任命清代第一才子纪晓岚担任总纂官。

1778年,乾隆为了缓和皇室之间的关系,恢复了已逝多尔衮亲王的爵位,入宗籍,收入皇室家谱。当年,摄政王多尔衮率清军入关,辅佐顺治帝在北京继位,缓和民族矛盾,定鼎中原,功勋显赫。只因权高位显,死后遭忌,被削王位,驱逐出宗庙。乾隆继位后,恢复了多尔衮的身份,其后又封阿巴泰为辅国公,赦免雍正时期因文字狱而被囚禁的查嗣庭、汪景琪家属,命他们返回原籍。这几件事无论在皇室,还是在大臣中,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众大臣齐声称颂乾隆为仁德皇帝。

1788年8月,尼泊尔一带的廓尔喀族入侵西藏,乾隆命清军迅速反击,将敌人驱逐出西藏。1791年,廓尔喀族再次入侵,进犯日喀则,洗劫扎什伦布寺。 11月,乾隆派福康安调兵入藏迎击,清军连战连胜,收复西藏失地。后又深入尼泊尔境内数百里,逼近廓尔喀首都加德满都。廓尔喀乞降。1793年,乾隆颁布《钦定西藏章程》,规定驻藏大臣地位与达赖、班禅相等,并制定了“金瓶掣签”,决定达赖、班禅转世灵童之制,使得西藏地区同中央政府的关系更为密切。

1795年,乾隆当了6 0年皇帝后,以“不敢上同皇祖 (康熙)纪元六十载之数”为由宣布退位。9月,立皇十五子琰为皇太子,定于次年继承皇位。 1796年正月,举行授受大典,琰即位,改元嘉庆,尊乾隆为太上皇。 1799年,乾隆病逝于养心殿,享年89岁,葬入清东陵之裕陵,庙号高宗。

乾隆最佩服的三位帝王(人物档案乾隆清朝运气最好的皇帝)(5)

生活剪影

乾隆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位有所作为的封建君主。他统治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最后一个盛世。乾隆的一生,虽比不上祖父康熙那般轰轰烈烈,但凭借其自身的雄心大略,在治国安邦方面也是颇有建树。乾隆一生争议颇多,但他却是清朝最富传奇色彩的君主,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也是最多的。

幼年得宠

弘历从小才识过人,深受其祖父康熙帝和其父雍亲王的宠爱,所以雍正在即位之初,便将弘历立为储君。

弘历6岁入学读书,但当时其父雍亲王忙于争夺储君的位置,除了为他选择出身于满洲贵族、博学多识的福敏为老师外,并没有过多地在弘历的教育上花费精力。但是,弘历勤奋好学,老师福敏对他要求也很严,经常给他加课。弘历登上皇位后,深深感激老师的教诲,御制《怀旧诗》,来感谢老师多年的教导。

有一年,康熙亲临雍亲王的花园赏牡丹,雍亲王带弘历给康熙请安。弘历穿戴整齐,连给康熙磕了两个响头。康熙好生奇怪,问他:“磕一次头足矣,为何要磕两次头?”弘历回答说:“第一次磕头是觐见皇上,第二次磕头是给爷爷拜寿。”康熙龙颜大悦,又拉着他的手问他是否读书,师傅是谁。弘历回答说: “已经读书,老师是福师傅,下面一个敏字。”康熙见弘历身为皇孙,却不直呼老师的名字,敬师有礼,十分赞赏。康熙又用满语考他爱新觉罗是什么意思,弘历回答说:“爱新觉罗是金子之意。”康熙帝又问他:“世界上最珍贵的是金子,对不对?”弘历急忙回答:“不对,是仁义!”康熙帝见弘历如此年幼,却知道天下仁义为贵,十分欢喜,就让其祖母德妃将他带回宫中抚养,又命人教弘历骑射、火器。闲暇时,康熙经常考问他功课,弘历都能准确地回答,骑射本领也颇令康熙满意。所以,在诸多皇孙中,康熙对弘历偏爱有加。

乾隆与纪晓岚

1 7 7 3年,乾隆命纪晓岚主持编修 《四库全书》。一天,乾隆心血来潮,想看看书编得怎么样了。当乾隆来到修书馆时,恰好看见纪晓岚光着脊梁。按当时律例,赤膊接驾有失仪之罪,要杀头的。纪晓岚怕被治罪,就钻到案子底下。乾隆看见了他钻到了案子底下,便想逗逗他。于是,一屁股坐在纪晓岚的书案前头。纪晓岚在案子底下,热得连气儿都喘不上来,实在绷不住啦,便小声儿问了一句:“哎,老头子走了吗?”众人吓得都没敢说话,乾隆搭碴儿说:“朕躬在此。”纪晓岚赶紧钻出来,跪地口称: “臣接驾来迟,罪该万死。”乾隆一看纪晓岚脑袋憋得跟紫茄子似的,心里反而气乐了,说:“纪晓岚,你叫我‘老头子’是何道理?讲出来则生,讲不出来则死“启奏万岁,‘老’,万年长寿为老也;‘头’,天下万物的首领即头矣;‘子’,是圣贤之称,孔子、孟子均称子焉。连在一起—老头子”乾隆一听都是好词儿,气儿也消了,反而称赞了纪晓岚一番。

整治官吏

乾隆时期,天下太平,官员却腐化日深。随着贪污行贿的恶性发展,乾隆下决心整顿吏治。乾隆惩治贪官污吏毫不手软,甚至对总督、巡抚等高官也不姑息。他禁止督抚接受属员礼物,把贪官污吏比做恶棍奸民,认为如果包容,便是好坏不分,要被严惩。在一次秋审中,他就处决了一批大贪污犯,希望“经此一番办理,所谓文官不要钱,武官不惜死,人人奉公洁己,勉为良臣有司”。有一年,浙江巡抚王某在任甘肃布政使期间,贪污赈灾款项。此案牵连的官吏多达六十多人,因贪污两万两以上而被判处死刑的就有22人。陕西总督勒尔谨赐自尽。在查抄他的家产时,闽浙总督竟敢以银换金,隐藏珠玉等珍品,将搜出的赃物据为己有。事情败露后,乾隆令闽浙总督自尽。后来,山东巡抚国泰、布政使于易简等贪黩营私,勒索财物,以致使山东各仓库亏空。国泰向和求救,虽然和极力向乾隆帝求情,但国泰等仍被赐自尽。其他如江西巡抚郝硕、闽浙总督伍拉纳、福建巡抚福崧,都因贪污被处死。一时间,乾隆朝吏治出现少有的清明景象。

政治韬略

乾隆登上皇位后,开始施展其“文治武功”,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的 “文治”主要表现在他在政治,经济上的作为和文化上的贡献。

在政治上,乾隆矫正了其祖父康熙帝过宽和父亲雍正帝过严所带来的弊端,实行“宽严相济”的政策,大力整顿吏治,修订各项典章制度,优待士人,安抚雍正时期因皇位之争而遭受打击的宗室,稳定了民心和社会秩序,同时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ECHO处于关闭状态。

在经济上,乾隆帝重视农桑,减免农民的租税,提倡开垦荒地,注重农业耕种技术的提高,兴修水利设施,关心民众疾苦,推行“摊丁入亩”的土地政策等等。经过治理,到乾隆统治时期,全国的耕地面积达到了七百万顷,比顺治末年增加了百分之三十。

在文化上,乾隆帝十分注意网罗人才,完成了一大批史籍的编纂。早在即位之初.乾隆帝就开设博学鸿词科,扩充科举录取名额,搜罗天下人才,为他的统治效力。乾隆还十分重视文物典籍的收藏与整理,下令将内府珍藏的书籍编成《石渠宝笈》、《西清古鉴》等书。同时,乾隆帝还开馆修书,先后完成《皇朝文献考》、《续文献通考》等一大批史籍的编纂。其中最突出的文化成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编纂成巨帙《四库全书》。这套丛书共收图书3503种, 79337卷,基本包括我国历代的重要著作,收录的书籍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部官修的大类书,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使许多有价值的古代书籍得以保存和流传下来。此举进一步笼络了天下的文人学子。

在“武功”方面,乾隆帝也有突出的表现。他平定了准噶尔部,消灭了天山南路大小和卓的反叛势力,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有力反击了廓尔喀族的入侵,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从而巩固和发展了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奠定了今天中国的地域版图雏形。

乾隆时期,我国的版图最终稳定下来。这时的疆域,东北至外兴安岭、乌第河和库页岛,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帕米尔,西南抵喜马拉雅,东南至台湾及附近岛屿,南至南沙群岛的广阔领土。

在乾隆的励精图治下,清朝出现又一盛世局面,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尤其人口增长迅速。到1754年,全国人口达到1.4亿,超过历史最高峰值。1795年已达2.97亿。国家财政、国库储备都达到历史最高值。最负盛名的现实主义杰作《红楼梦》、《儒林外史》均成书于乾隆朝。乾隆亲自刻印的《三希堂法帖》集历代书法的精华,为后世临摹的范本。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我国最大的剧种—京剧,在此时诞生了。

影响评述

由于乾隆勤于理政,善于治国,因此,在其祖父、父亲奠定的基础上,他把“康乾盛世”推到了新的高峰,形成了“大清国全盛之势”的“盛世”。他在文治、武功两个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超越了康熙取得的成就。经过长期的努力,最后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使强大的中国屹立于东方。与康熙朝相比,乾隆时国家更为强大,政局更为稳定,国库愈加充盈,农业发展,百业兴旺,城市繁荣,文化发达。这固然与基础较好,一批文武大臣的努力和全国军民的辛勤劳动有关,但不能否认,乾隆的励精图治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当然,乾隆在军政要务上也有不少失误。尤其是晚年宠信奸相和珅,使其得以揽权纳贿,加速了吏治的腐败,致使贪污盛行,国力大损,盛极而衰,乾隆对此应负重大责任。

但总的看来,乾隆对增强国家的统一,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建立了宏伟业绩。他虽犯有严重错误,但瑕不掩瑜,功大于过,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最久、年寿最高、影响巨大、文治武功兼备的杰出的封建君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