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战略版曹丕是核心吗(三国志人物曹丕的优缺点)

最近在看《三国志》,就封面中华书局这本,然后打算写一个正史上的三国人物系列,小小的对比一下演义中,或者是电视剧中的三国人物故事有何异同这两天对一个人挺感兴趣的,因此作为第一个人物介绍,也就是被影视迷吐槽的被吓大的太子—魏文帝曹丕,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三国志战略版曹丕是核心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志战略版曹丕是核心吗(三国志人物曹丕的优缺点)

三国志战略版曹丕是核心吗

最近在看《三国志》,就封面中华书局这本,然后打算写一个正史上的三国人物系列,小小的对比一下演义中,或者是电视剧中的三国人物故事有何异同。这两天对一个人挺感兴趣的,因此作为第一个人物介绍,也就是被影视迷吐槽的被吓大的太子—魏文帝曹丕。

电视剧《新三国》中的曹丕,日常被曹操吓唬,对兄弟手足相残,篡汉的大奸臣,当皇帝后除了欺负汉献帝和他姐姐,感觉没干什么事后来就死了。然而作为正史《三国志》中的曹丕,可谓优缺点分明,看一个人,咱就先看优点哈!

“初,帝好文学,以著述为务,自所勒成垂百篇。又使诸儒撰集经传,随类相从,凡千馀篇,号曰皇览”。

优点1:文学天赋超强,诗文天赋极高。曹丕的诗赋天赋真的被严重忽视了,有兴趣的大家可以搜一下他的诗赋!身边有一个天下之才独占八斗,且政治斗争失败的弟弟,曹丕的文学水平被曹植的光芒直接碾压笼罩,以至于忘了他的谥号是文帝!

“诏曰:‘昔仲尼资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遭天下大乱...以议郎孔羡为宗圣候,邑百户,奉孔子祀’”

优点2::字面意思不难懂,即重新推崇孔子,在各地复兴儒术,重建太学

“诏曰:‘十室之内,必有忠信...其令郡国所选,勿拘老幼;儒通经术,吏达文法,则皆试用。有司纠故不以实者;

优点3:不拘泥年龄和形式选拔人才,让有司纠察弄虚作假的人,给了穷人家孩子一个机会,同时他批准了九品中正制,给了汉朝遗老一个机会,同时结合后面鹈鹕鸟集灵芝池可说的上是求贤敬贤的君主。

“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拒敌者乎!...此兵忌也。孙权上事今至矣。后七日,破备书到”

优点4:得知刘备连营七百里,准确判断了夷陵之战的结果,可认其较为知兵。

“诏曰:‘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自今以后,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鳏寡笃癃及贫不能自存者赐谷’”

优点5:明确后宫不得参政议政,给鳏寡孤独生活不能自理的人赐予谷物,让他们能活下去。从这一点说,可称得上爱民仁义,关注民生,是不是和他寡恩刻薄的人设不符?

“冬十月甲子,表首阳山东为寿陵,作终制曰:“礼,国君即位为椑,...故吾营此丘墟不食之地,欲使易代之后不知其处。无施苇炭,无藏金银铜铁,一 以瓦器,合古涂车、刍灵之义。棺但漆际会三过,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诸愚俗所为也。..汉文帝之不发,霸陵无求也;光武之掘,原陵封树也。霸陵之完,功在释之;原陵之掘,罪在明帝。...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 亦无不掘之墓也。”

优点6:不乱搞奢侈墓葬,毕竟是曹操这个摸金校尉头的儿子,比后世的皇帝聪明太多。

“令曰:“诸将征伐,士卒死亡者或未收敛,吾甚哀之;其告郡国给槥椟殡敛,送致其家,官为设祭。”

优点7:爱护士兵,办好战死士兵身后事。

以上就是答主暂且盘出的曹丕作为帝王的一些优点,毕竟也是第一次读三国志,有所不周之处也希望大家直接点评出来,明天再盘一下曹丕在行事和性格上的缺点,可谓是槽点太多,尤其是对于三国大美女甄姬,老将于禁的所作所为...不许光收藏,也有记得点喜欢和赞哈

————————今天来更新啦,和大家聊聊曹丕的的行事与性格上的缺点!

其实要聊三国志中曹丕的缺点,只能说他性格上的一些缺点,行事上没有办法用优缺点评判,只能列出来让大家评判咯,话不多说,如下。

“是岁,长水校尉戴陵谏不宜数行弋猎,帝大怒;陵减死罪一等”——《魏书·文帝纪第二》“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衣,宽惠百姓。台榭苑园,宜以为后’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多是劝谏之语)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 ——《魏书·鲍勋传》

缺点1:不听忠言。曹丕爱打猎,戴陵劝他不要频繁打猎,竟然能大怒,差点判了人家死罪,鲍勋上疏,竟然手毁其表而兢行猎...打猎这么重要吗...心疼小动物

”六年秋,帝欲征吴,勋面谏。帝益忿之,左迁勋为治书执法。帝从寿春还,屯陈留郡界。太守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成,但立标埒,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诏曰:“勋指鹿为马,收付廷尉。”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鲧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死之日,家无余财。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 ——《魏书·鲍勋传》

翻译一下:六年秋,想征伐吴国,鲍勋当面强谏。文帝更加恨他,贬鲍勋为治书执法。文帝从寿春回来,驻扎在陈留郡地。太守孙邕进见文帝后,出来拜访鲍勋。当时军营墙壁还没有完成,只立了标记,孙邕绕道而不走正路,军营令史刘曜要论处他,鲍勋因护城河和城墙没有完成,解除了对孙邕的论处,也没有向上级举报。大军回到洛阳时,刘曜犯了罪,鲍勋秉奏罢免刘曜官职,刘曜却暗中奏表鲍勋私自解除对孙邕的论处一事。文帝下诏书说:“鲍勋指鹿为马,逮捕起来交给廷尉治罪。”廷尉依法定罪:“判罪五年。”三官反驳说:“按照法律罚二斤黄金。”文帝非常生气地说:“鲍勋没有活的名分,可是你们竟敢纵容他!”太尉钟鲧等大臣一同为鲍勋求情减罪。文帝不答应,于是杀了鲍勋。鲍勋修性养德,廉洁好施,死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鲍勋死后二十多天,文帝也死了,没有谁不为鲍勋叹息遗憾的。

缺点2:因为自己看不惯鲍勋,无视定下的法律,强行杀害忠臣。

"及冀州平。文帝纳后(即甄姬)于邺,有宠,生明帝及东乡公主....黄初元年十月,帝践阼。践阼之后,山阳公(即汉献帝)奉二女以嫔于魏,郭后,李、阴贵人并爱幸,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

缺点3:薄情寡义,杀害结发妻子甄姬。后宫失宠一词,应该就是始于甄姬吧。且相传曹丕在赐死甄姬后,让人对其以发掩面,并且将其口中被塞满了米糠,实在是过于阴毒,当然这些事情可能也是这个郭后所劝为!

帝引见禁,须发皓白,形容憔悴,泣涕顿首。欲遣使吴,先令北诣邺谒高陵。帝使豫於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惭恚发病薨。”

缺点4:表里不一,凌辱老将。一边安慰于禁,一边又暗地里让人画了那么多羞辱他投降的壁画,既然看于禁不爽,还不如直接杀了他,又或者放他一马,不让他出现在你面前即可,这种操作属实恶心。

“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魏书·陈思王值》

缺点5:矫情自饰,心机,赢得不太光彩。陈寿给他这个评价,不是答主评的哈!我觉得这个其实不能算缺点,政治斗争嘛毕竟...

“始,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群臣并救莫能得。卞太后谓郭后曰:“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废后矣。”於是泣涕屡请,乃得免官削爵土。——《魏书·曹洪传》

缺点6:小心眼,没有帝王的大气。曹洪是他叔叔,对曹家绝对是有汗马功劳的。然后曹操动不动就赏赐,因此很有钱,曹丕之前找他借,曹洪不给,曹丕记仇,曹操GG后,曹丕执权,正好曹洪的门客犯法,曹丕就把曹洪抓起来了,要杀曹洪,卞太后(曹丕母)找到郭皇后(可能就是她霍霍的甄姬)说你不把曹洪救下来(吹枕头风),我就勒令皇帝废了你!于是曹洪就没被杀掉。哎,曹丕这家伙太记仇了...

评价一个帝王,应该是多方面的。答主只是整理了一些所谓的优缺点,曹丕还有很多故事,比如有一件特别搞笑的事发生在七年春正月,“许昌城南门无故自崩,帝心恶之,遂不入”,当时看到这句话差点笑傻,可真是一个恩怨情仇分明的人呐...《三国志》中写到的大致就是上面那些,至于其他史书,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即《魏氏春秋》!里面写的很有意思,比如在逼汉献帝退位后,一边抱怨你们怎么能这样,一边来了一句“舜禹之事,吾知之矣”洋洋自得,虚伪至极。对于顺着他的人,他就像一个地痞老大一样护着,尤其是那个幼时玩伴夏侯尚...在位期间,虽然没有特别大的军事行动,但是孙权貌似一直是低他一等的,且收了刘备那边几个降将和城池,降将孟达用之不疑,使孟达对其更是死心塌地...

最终贴一个陈寿对他的评价作为结束吧: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