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自己的孩子相处的原因(父母与孩子之间悲欢并不相通)
鲁迅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这句话适合任何群体,比如恋人、兄弟、甚至母子,也就是说,哪怕是父母生下的孩子,他们之间的悲欢也是不相通的。
在5月4日,衡水中学出现一个拿着吊瓶的父亲,他带着一个正在挂吊瓶的女儿在衡水操场。小女孩面色苍白,记者经过询问之后得知,女孩高烧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女孩父亲觉得衡水中学开放日机会难得,就把孩子从医院带了出来。
在此期间,当记者问小女孩“能不能考上衡水中学的时候”,小女孩病恹恹地回答“可以”,然而女孩父亲似乎并不满意,轻搡了女孩一下:“大点动静说”,小女孩就又大声说了一遍。
“不是想来,是一定得来,知道吧?不能辜负爸爸对你的期望。”这是男人视频中说的最后一句话。
男人知道女儿发烧了吗?知道。知道女儿发烧很久了吗?也知道。但他知道女儿现在的心情吗?不知道。当孩子因为发烧而浑身没有力气的时候,他却把孩子带去外面,孩子因为生病没有力气时,他却要让孩子像宣誓一样大声说出“一定来”。成人发高烧的时候都会恶心、头疼、身体虚弱,更何况是孩子呢?
从这一件简单的事情实际上就能看出来,父亲并不一定就能了解孩子想要什么,也不一定了解孩子心理的想法。父母与孩子的悲欢并不相通。
最近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提问者说自己的同学骨折住院了,她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后,妈妈看着她说了一句:“那得多耽误学习啊。”提问者听了这句话之后瞬间就惊呆了,默默走回了房间。她只觉得心寒,是不是在父母眼里,孩子的生命安全还及不上一张满分的卷子?
当孩子问出这句话的时候,他们实际上想要什么答案呢?他们想听父母说“疼不疼”“严不严重”“多久能好”,他们想要父母来安慰自己、关心自己,然而父母却并没有如他们所期待的一般回答他们。可能对于父母而言,关心孩子成绩是最本分不过的一件事,但是如果把这个问题转换一下,父母们也许才会知道原来自己有多伤子女的心。
如果当父母除了车祸时,子女不是关心父母哪里受了伤、有没有危险,而是问你出了车祸房贷怎么办、生活费怎么办的时候,你会是什么心情呢?这种心情大抵与父母对孩子说出“多耽误学习啊”是一样的。
还有人说,自己在上学的时候有次崴到脚,脚顿时肿得像个皮球一样。因为太疼加上行动不便,有次上厕所甚至尿到了裤子上。当他打电话告诉家里人的时候,父亲却说“你给我说我有什么办法”,顿时感觉心灰意冷。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是因为小孩经历的少,比较矫情,所以才会在这一句话上较劲,如果但凡有家长秉持这种观念,那孩子的心理健康绝对会受到影响。
对于这种情况,另一件事也能说明这件事的严重性。4月17日,卢浦大桥的惨案依旧历历在目,一个母亲把车停在卢浦大桥中间教训孩子,结果孩子直接拉开车门从桥上跳了下去,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如果以家长“孩子经历的少,比较矫情”这种心理来看待的话,根本无法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决绝而残忍的举动,因为他们无法理解这就是孩子的全部。
是,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人类的悲欢是不相通的,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悲欢也不全部相通,这也才是需要家长与孩子之间相互理解相互迁就的原因。而家长作为成年人,更应该懂得如何去与孩子相处,也更应该迁就孩子,而不是等着让孩子顺从自己。
再回到之前“那得多耽误学习”这个问题上,实际上对于家长而言,他们对于孩子同学并不是很了解,只是下意识这么觉得,但是孩子其实会把父母的回答折射在自己身上,于是想到是不是自己骨折的时候,父母也会这样对自己,是不是也在担心自己的学习却不关心自己的生死。
很早前有这么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在外打仗的士兵。战争结束后,他给父母打了个电话,问父母自己有个四肢残疾的战友,能不能把战友也带回家照顾。士兵的父母拒绝了,他们觉得四肢残疾的话,会给生活带来太多麻烦,所以不太想要孩子带回这个残疾战友。士兵在收到答案后沉默了,挂断了电话。之后士兵的父母收到了儿子的遗物,士兵系自杀身亡,原来他根本就没有四肢残疾的战友,那个四肢残疾的人正是他。因为父母害怕四肢残疾的战友会给生活带来麻烦,于是士兵想到是不是父母看到自己也会有相同的想法,于是万念俱灰自杀身亡。
现实中的种种例子同样如此,当孩子对家长说起同学的时候,家长对孩子同学的态度,实际上就会被孩子理解为父母对自己的态度,从而很容易代入自己。父母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防止一些话刺激到孩子。
孩子对父母的回答是非常重视的,他们往往容易把父母的说辞套在自己身上。比如说当父母责备其他孩子不知礼数、没有礼貌的时候,孩子就会下意识看看是不是自己也有相同的毛病,当父母夸奖其他孩子有什么优点的时候,孩子也会更加卖力的表现自己。父母们或许并不知道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实际上这都是父母无形中语言带给孩子的力量,这股力量有可能是动力,也有可能是压力。
家长在带孩子的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孩子感情上的起伏变化,孩子不懂事,无法调节自己情绪,难道家长也不懂事吗?实际上就是这么一个道理,不是说物质上的满足就可以让孩子健康成长,心理上的辅导同样重要,家长要懂得引导孩子、理解孩子,这样才能增进亲子关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