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白斑怎么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口腔白斑)
口腔白斑
是口腔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不具有其它任何可定义的损害特征,部份转化为癌。可将白斑分为临时性和肯定性诊断两个阶段。前者指白色的粘膜损害不能诊断为其它疾病;后者指该白色病损怀疑与某种经治疗可消除的因素有关;如经2到4周观察,损害无改变,应及时活检。
局部病因明确的粘膜白色损害,如摩擦性、咬颊性、牙科修复体性、吹玻璃性等损
害不属白斑.
1:病因自斑的病因仍未明.
(1)局部因素
1)吸烟,可引起自斑,戒烟后无变化.
2)牙源性刺激:不良修复体,残根、残冠、磨损的尖锐边缘峰等可引起自斑,除刺激不能痊愈者.
3)白色念球菌染抗真菌治疗仍无好转
其他理化刺激,如嚼槟榔,酒,醋,辣,烫、、原等也可在形成白斑上促进港作用.
(2)全身因素
1)遗传:由于遗传物质上的某些缺陷,这类患者染色体脆性增高,对白斑易感.
2)免疫:全身或局部免疫反应的缺陷,不能有效清除异物的侵入或对突变细胞如白斑上皮常发生抗原性和凝集素受体的改变,朗罕斯细胞和浆细胞也有变化.
3)局部的微循环障碍,直接影响局部组织的防御能力和修复能力。
4)其它:如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2和叶酸缺乏、某些微量元素的减少,如锶
(Sr)锰(Mn)和钙(Ca)等,以及梅毒等.
2.临床病理均质型白斑主要表现为过度正角化和棘层增生,无上皮异常增生非均质型白斑可有上皮异常增生、原位癌或鳞状细胞癌等三种组织病理表现。
上皮异常增生表现在上皮组织分层不视则,排列紊乱,上皮钉突呈滴状或节状
核分裂象增加、核浆比率增加,核染色质增加,核浓染,核仁增大。基底细胞极向改
变,基底层增生,出现多层基底细胞。细胞多形性、异形性,棘层内出现单个细胞或细
胞团角化,细胞间粘合性丧失。
3.临床表现
1)发病情况
1)患病率:1978年我国按WHO定义调查,白斑患病率为1.27%6-17.28%
1984年栾文民调查北京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的资料表明,其患病率为7%
2)年龄和性别;自斑多在中年后发病,40岁以上为好发年龄,而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本病多发干男性,男女之比约为2:1
3)发病部位:白斑颊粘膜最多,依次为唇部、腭部、舌部及口底。
(2)临床分型
1)斑块状: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较硬的斑块,质地致密,损害形态与
面积不等,高出或不高出粘膜,表面光滑或稍粗糙。触诊其弹性和柔软度有改变.皱纸状:多见口底和舌腹,牙龈、下唇少发生。损害面积不等,舌腹、口底损害有时可累及舌侧牙龈,表面高低起伏如白色皱纸,基底柔软,除粗糙不适感外,初起无明显自觉症状,女性多于男性。应行活检,凡位于口底、舌腹、软腭、牙槽粘膜等区域的损害,往往具有肉眼所见的皱纸状的“峰状突起”镜下所见同
3)颗粒状:多见于颊部口角区粘膜,也称颗粒结节状白斑,损害的色泽为红白间
杂,红色区域为姜缩性红斑;红斑表面“点缓”着结节样或颗粒状白色斑点。白色念珠
菌感染,后磨牙相对舌侧缘及舌腹部区也常发生,常伴有糜烂或溃疡.
4)疣状:损害隆起,表面高低不平,伴有乳头状或毛刺状突起,触诊微硬。除位于牙龈或上朋外,基底无明显硬节,损害区粗糙感明显,通常因溃疡形成而发生疼痛。
5)溃疡状:白斑发生溃疡,称“溃疡型”示病损进一步发展.
4.诊断依临床与病理
5.鉴别诊断
(1)白色角化病为长期受机械或化学因素刺激而引起的白色角化斑块。临床表现
为灰白色、浅白色或白色的边界不清的斑块或斑片,不高于或微高于粘膜表面,平滑
柔软而无自觉症状,除去上述刺激因素后病损逐渐变薄,最后完全消退。组织病理变化
为上皮过度角化。
(2)迷脂症是皮脂腺异位,错生在唇颊粘膜上,而形成的一种无主观症状的疾病。患者往往在青春期前后发现在唇部、颊部粘膜上有针头大小,孤立或聚集成族的淡黄色或淡白色的斑点,看似丘疹,但触诊无明显高出,柔软、弹性正常。舌舔有颗粒感,一般无自觉症状。组织病理变化为一组小的成熟的皮脂腺小叶,小叶包绕着皮脂腺导管,导管自腺体中央起一直伸向粘膜的表面。
(3)腔扁平荐邳斑片状扁平苔藓与白斑有时难以鉴别,舌背白斑和咬合线白斑与舌背和颊部的斑片状扁平苔藓鉴别上也有困难。一般来说扁平苔藓多部位、當对称变化快,边界不清楚,常有充血、度烂,(中年的女
(4)梅毒粘膜斑Ⅱ期梅毒粘膜斑可与皮肤梅毒疹同存在,初为圆形或椭圆形红斑,随后表面糜烂,呈棉絮状乳白色,直径约0.5~1.0cm,稍高出粘膜表面,中间凹陷,边缘稍隆起,表面软,下面较硬,假膜不易揭去,损害为黄色、白垩色。作血浆反应素环状快速试验(RPP)及梅毒螺旋体血凝素试验(TPHA)可确诊
6.癌变倾向问题/白斑属癌前病变,WHO发表的资料表明,约3%-5%白斑发生癌变,相关因素为:以下.
(1)年龄 :60岁以上者
(2)性别 :无局部刺激因素的年轻女性
(3)吸烟 :吸烟时间越长、烟量太的可能性越太。
(4)部位 :自斑位于舌後、舌腹、底以及马角部位等危险区.
(5)类型:非均质型白斑。
(6)组织病理:具有上皮异常增生者,程度越重者越易恶变.
(7)具有白色念珠菌感染者。
(8)有刺激性痛或自发性痛者
7.防治
(1)去除刺激因素如戒烟、禁酒,不嚼槟榔少吃烫、辣刺激性食物等。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也应除去。更换金属修复体,避免不同金属修复体的电流刺激.
(2)早期预防重点为卫生宣教应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去除刺激因素,检查免疫状况,进行早期治疗等。凡有癌变的倾向者,应定期复查..
(3)局部治疗、0.1%~0.3%维甲酸软局部途布,但不适用于充血、糜烂的病损,也可用蜂胶玉米肠复合药膜或含维生素A,E的口腔消斑膜局部敷贴.
(4)中草药治疗:绞股蓝制剂和复方纹股蓝制剂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对阻止白斑癌变有一定作用,可长期使用.
(5)局部外用 鱼肝油涂搽,内服鱼肝油或维生素A5万U/d,局部用1%维甲酸衍生物维胺酸涂搽.
(6)手术治疗:对增生、硬结、溃疡等改变的,应及时手术切除至活检,对溃疡型、疣状、颗粒状白斑也应手术切除至活检。也可行微波治疗,但不宜冷冻治疗
(7)中医辨证治疗
1)气滞血瘀型:以活血化瘀,消斑理气为主.
2)痰湿凝聚型:以健脾化痰消斑为主.
3)正气虚弱型:以补气益血,健脾化湿为主.
好了以上就是口腔白斑疾病,以及治疗,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