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越人养狗注释(经典文言文赏析)

文言文越人养狗注释(经典文言文赏析)(1)

原文

越①人道上遇狗,狗低首摇尾而人言②,曰:"吾善猎。得兽,与尔中分。"越人喜,引而俱③归,食以膏粱④,待之以人礼。狗得盛礼,日益倨⑤,猎得兽,必尽啖⑥乃已。或⑦嗤⑧越人曰:"尔饮食之,得兽,其辄⑨尽啖,奚以狗为?"越人悟,因与分肉,多自与⑩。狗怒,啮⑪其首,断其领⑫,走而去之。

注释
  1. 越:古国名,在今浙江一带。
  2. 人言:像人一样说话。
  3. 俱:一同。
  4. 膏粱:膏指肉,粱指精米。
  5. 倨(jù):傲慢。
  6. 啖:吃。
  7. 或:有人;
  8. 嗤:嘲笑。
  9. 辄(zhé):总是。
  10. 与:给。
  11. 啮:咬。
  12. 领:头颈。
译文

越人在路上遇到一只狗,狗低下头摇着尾巴像人一样说道:"我善于捕猎,得到了猎物,和你平分。"这个越人很高兴,带着狗一起回家,把肉和白米饭给狗吃,像对待人一样对待它。狗受到盛情的礼遇,日益傲慢起来,捕获到的猎物,一定全部吃光了才停止。有人讥笑这个越人说:"你给它吃给它喝,捕获到的猎物,狗总是全部吃完,那养狗有什么用呢?"这个越人醒悟了,因此跟狗分猎物的肉,多的给自己。狗生气了,咬他的头,咬断了他的脖子,逃走了。

文言文越人养狗注释(经典文言文赏析)(2)

文言知识

说"膏粱":"膏"指肉,"粱"指精米。上文中的"食以膏粱",意思是把肉和白米饭给它吃。旧时称公子哥儿为"膏粱子弟",因为他们吃得好,又被称为"纨绔(wán kù)子弟",因为他们穿绫罗绸缎,"纨绔"指细绢做的裤子,泛指富家子弟穿的华美衣着。

说词性:词有它的属性,称之为"词性"。词性一般分为八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介词、代词、语气词。名词如"人"、"车",一般作主语与定语;动词如"啮"、"攫",一般作谓语。如果名词作了副词,用来修饰动词,这就叫词性活用。如上文中的"人言",要解释为"像人一样说话","人"在句中作副词(状语)用。

出处

《伯牙琴》

启发与借鉴

文言文越人养狗注释(经典文言文赏析)(3)

狗原为捕猎的助手,但文中的这位越人却以盛礼待狗,最终被狗所害,自食恶果。

这篇文章讥讽了那些巧言善辩、贪得无厌、凶狠残忍的邪恶小人。对于此类人,决不能姑息纵容。当时默不作声,睁一眼闭一眼,等到了自己无法忍受的时候,就难免自取其祸了,此所谓养虎为患是也。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我爱文言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