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武器有哪些(武圣关公的标志性武器)

关公武器有哪些(武圣关公的标志性武器)(1)

武器,是战场上武将所使用的工具。冷兵器时代,出名的武将往往都有其标志性的武器。

汉末三国时期:刘备的是武器双股剑;张飞的武器是丈八点钢矛,又称丈八蛇矛;赵云的武器是龙胆枪和青釭剑;吕布的武器是方天画戟;曹操的武器是倚天剑;孙坚的武器是古锭刀、程普的武器是铁脊蛇矛……

每件武器都有其独特的名称,显示了武器使用者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关公作为《三国演义》重点描绘的英雄人物,又是中国朝廷民间一致推崇的“中华武圣人”,关公所使用的武器更是非同凡响。

关公武器有哪些(武圣关公的标志性武器)(2)

《三国演义》第一回即介绍了关公的标志性武器:“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

偃月刀是一种长柄大刀,形如偃月,刀面往往阴刻有龙纹,因而得名“偃月刀”或“青龙偃月刀”。

北宋成书的《武经总要》中,已有明确记载并绘有图像,青龙偃月刀除了具备实战功能外,还用来操练、仪仗,以展现军威的雄壮威武。

明万历年间,王析父子在所辑类书《三才图绘》记载称:“关王偃月刀,刀势既大,其三十六刀法,兵杖遇之,无不屈者,刀类中此为第一”。

青龙偃月刀,是关公根据自身的特有条件,量身定做的一种武器。《三国演义》描绘关公出场时的情景:“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 ;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关公武器有哪些(武圣关公的标志性武器)(3)

关公身材高大、魁梧,根据《中国度量衡史》等书的研究,汉代一尺约长23.1-23.6厘米,关公身长九尺,折算后约在2米08至2米12,这种身高不论在现代,还是古代,都是非常高大的。

偃月刀不仅形态优美,是古代冷兵器中造型最优美的器型之一,而且构造奇特,具备多种用途,偃月刀刀头有回钩,钩尖似枪,锐利无比;刀背有突出锯齿状利刀,故名“冷艳锯”;刃上有红缨,名为吹风;刀杆末端刀座,又名刀钻,三棱齐备,可做枪使。

偃月刀在临阵对敌时,刀身各个部位无处不是利器,其刀法不但能劈砍扫挡,还能提拿搅刺;更能反锯、回刺。

而且偃月刀各个部位名称,还蕴含《春秋》精义,有天地君亲师之称谓,即:刀背为天,刀刃为地,刀尖为君,刀盘为亲,刀杆为师。

关公武器有哪些(武圣关公的标志性武器)(4)

关公武艺高强,又熟读《左氏春秋》,堪称文武双全、智勇兼备,是汉末三国时期少有的复合型、全才型人才的典范。青龙偃月刀无论造型的优美性,还是功能的实战性,都符合《三国演义》对关公英雄形象的人物设定。

自古神物问世,必有一番惊世绝俗、卓尔不群的表现。

关公造好青龙偃月刀,不数日,黄巾军将领程远志统兵五万来犯涿郡。关公舞动大刀,纵马飞迎。程远志见了,早吃一惊,措手不及,被关公刀起处挥为两段。

有诗赞曰:“英雄落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

青龙偃月刀也从此成为武圣关公的标志性兵器,随关公一起鏖战沙场、过关斩将、威震华夏。

关公武器有哪些(武圣关公的标志性武器)(5)

根据《三国演义》描写得出的统计,关公自追随刘备征战四方以来,搏杀记录27场,其中一对一单挑共23场,战绩为:20胜,3平,0负。

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取胜速度快。在关公取胜记录中,多数为一回合或数回合即斩杀或生擒对手。

二是,知名武将数量多。关公一生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刀下亡魂或被生擒者,有名有姓的武将就有18人,分别为:程志远、华雄、管亥、荀正、车胄、王忠、颜良、文丑、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蔡阳、杨龄、夏侯存、庞德。

在这一场场精彩绝伦、惊心动魄的搏杀战绩中,青龙偃月刀无疑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重达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为重型兵器,被雄壮威武的关公用作标志性武器,威力更显巨大惊人。

如今,关公“提青龙刀,骑赤兔马”的威武形象,成为武圣关公的独特辨识标记。青龙偃月刀在华人社会的心目中,已经与武圣关公融为一体,成为斩奸除恶、镇邪驱魔、护国佑民的文化象征。

作者:关公文化彭允好

--本文刊载于《香港商报》2020年11月16日A10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