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为朱棣带回了什么(明成祖朱棣为何不惜花重金派郑和七次下西洋)

/Witty (今日头条原创首发)

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郑和下西洋为朱棣带回了什么(明成祖朱棣为何不惜花重金派郑和七次下西洋)(1)

自公元1405年开始,明成祖朱棣做了一件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事情,那就是派郑和率两万七千多人,两百多艘船只,七次下西洋,历时28年,郑和的船队最远航行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莫桑比克的贝拉港,历经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史称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中国人创造的海上奇迹,它是世界航海史上最伟大的壮举。那么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是什么,自古以来对郑和下西洋的原因那是众说不一,有的说是追寻建文帝的下落,有的说是准备从海上包抄帖木儿汗国,有的还说纯粹是为了发展对外贸易,在翻阅史料,查找史书后,小编我做出了如下猜测。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在《明史·郑和传》上是这样写的-----“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我们来分析一下,如果说当时建文帝失踪了,派一些人到海外去寻找,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但是郑和下西洋从永乐初年一直持续到永乐末年,甚至到宣德年间,仍然还有一次下西洋,用这么长的时间,动用如此大规模的军力,航程如此之远,都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话,也许这样说就不够确切了。所以可以说寻找建文帝并不是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

再看第二个原因,从海上包抄帖木儿汗国。所谓帖木儿汗国,当时是在中亚包括印度的一个很大的国家,它的国王是帖木儿汗,但是在永乐四年的时候,这个强悍的铁木尔汗就已经去世了,帖木儿汗国群龙无首,并不能对中国构成威胁,如果说明朝从印度洋西进去在海上包围帖木儿汗实行牵制,估计也不是主要意图。

最后看第三个原因,纯粹是为了发展对外贸易。当时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并不需要急于到外地去找市场,去找什么原料,找加工地,所以这个也不是主要原因。

郑和下西洋为朱棣带回了什么(明成祖朱棣为何不惜花重金派郑和七次下西洋)(2)

在《明史·郑和传》中的第二条写的是----“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这是说到国外显示实力,还有《郑和传》中是这样表述的----“耀威异域,且示中国富强”,这两者一个兵,一个威虽然只差一字,但是有很大的区别,“耀兵”那是一种带有显示武力,“耀威”那是指张扬国威,所以我们看的话,是不是可以从“耀威”中看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在郑和第三次下西洋的时候,明成祖给了他一封敕书,是带给西洋各国头目和番王的。书中说到:“朕奉天命,为天下主,一体上帝之心,施恩报德;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照临,霜露所濡之处,皆欲遂其生业,不至失所。今特遣郑和赍敕普谕朕意。尔等祗顺天道,恪遵朕言,循礼安分,毋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若有摅诚来朝,咸锡皆赏。故此敕谕,悉使闻知。永乐七年三月”。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明成祖明成祖的理想很高远,都想让他们过好生活,他的思想核心就是大家在这个世界上要共享太平之福,他是希望他能够把这个世界的秩序梳理地井井有条,这是他天下观的体现,所以他要派郑和到各地去讲述他的意图。这才应该是郑和下西洋的真正意图。

喜欢女汉子Witty的每日历史评说,关注witty125即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