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读核史深山里孵出(日读核史深山里孵出)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日读核史深山里孵出?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日读核史深山里孵出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核工业一路走来,与共和国一同成长。其间既饱含创业艰难百战多的坎坷,又不乏令人荡气回肠的激情时刻,既洋溢着自强奋发的主旋律,又体现着海纳百川的博大精深。本栏目每日对核工业史上的1件大事进行回放和述说。尽管远不足以反映全貌,却可管窥中国核工业的成长历程。
15
1964年1月,在北京成立反应堆工程研究所,担负核潜艇动力堆和其他堆型的研究工作,后迁往四川,1965年建立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成为集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试验、运行和小批量生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核动力科研基地。
核动力科研基地
深山坳里建“摇篮”
经过几番波折,1965年中国核潜艇研制工作终于上马,首要任务就是建设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简称模式堆,俗称旱鸭子,鸭子下水前,先建个旱鸭子,让它在陆地上充分扑腾)。
1965年冬天,一群先驱者承担着模式堆建设的艰巨任务,从四面八方奔赴祖国大西南一个宁静的山坳,拉开了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序幕。中央给出了模式堆建设任务计划表,时间非常紧迫。为了争速度抢时间,陆上模式堆的建设是以“革命加拼命”的形式进行的,一切打破常规。
兵分两路,建设者们一路搞实验室建设,一路跑全国各地设备生产厂家。他们风餐露宿,肩挑背扛,一边设计,一边施工,上千人光着手脚,没日没夜地干,时间长了,水泥把双手双脚都渍出了血口子,流着鲜血,但谁也不叫苦,继续干。
短短两年时间,在地处偏僻、一无所有的一个山坳里,居然“冒出”了一批实验室。因为要靠山、分散,实验室散落在各个山沟里,“远看像村庄,近看像民房”。我国第一个专业齐全、设计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综合性的核动力试验研究基地就这样建起来了。
1969年,模式堆装置大厅开始安装。近万件设备、管道、电缆,仅用半年时间就全部安装完毕,其速度是惊人的,即使在具有现代化施工安装设备的今天,也难以再现当年所创造出的奇迹。
轰轰烈烈的大会战使寂静千年的幽谷变得盛况空前。现场运输材料设备的汽车来来往往,轮换安装调试的人员一批又一批。据统计,在模式堆工程建设现场参加建设工作的科技人员、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达到8000多人。
晚上,会战现场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因为这里的工作24小时不间断,真是“日夜干,连轴转”。当时现场干部群众中间流行的口号是“先生产,再生活”,“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1970年7月,陆上模式堆建成并达到满功率,中华大地上首次实现了核能发电。它的成功是我国核潜艇设计、研究、设备建造等工作成功的关键,表明中国人有志气,有能力,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造核潜艇!
如今,核动力院经过50多年的不断创新发展,为国家核动力事业创造了无数里程碑式的成就,已经形成集核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试验、运行和小批量生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研发基地,是军民结合的国家战略高技术研究设计院,被誉为“中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核集团,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010-65367827,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