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自江陵南下之谜(驴背上面出文人)

李白自江陵南下之谜(驴背上面出文人)(1)

懂美学的人,连颜值都会变高

如果有一天要颁发一个最悲惨最可怜动物奖

那“驴”一定可以拔得头筹

在大家印象中,驴子的命运是够苦的

生来就是为了拉车推磨也就罢了

最可怕的是老了还要为人宰割

驴皮做阿胶,驴肉做佳肴,驴鞭制补品

更难过的是还被人咒为“蠢驴”

柳宗元还要用“黔驴技穷”来“落井下石”

难怪张远山先生的《吊驴子文》里面有这么一段话,

“驴是最受人类虐待和侮辱的动物,连动物保护协会也从来没有表彰过可怜的驴子。”

驴子真的那么惨吗?

李白自江陵南下之谜(驴背上面出文人)(2)

李白自江陵南下之谜(驴背上面出文人)(3)

驴为何总在鄙视链的最底层?

驴似乎总是在动物鄙视链的最底层

明明“驴,骡子,马”也挺像

但驴长得没有马那么英俊挺拔

也没有骡子的彪悍

这个鄙视链最底层的动物却和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白自江陵南下之谜(驴背上面出文人)(4)

形容人倔强叫驴犟

享别人现成叫马打江山驴坐殿

卸磨杀驴,不杀马、也不杀牛,偏偏杀驴

形容人的文章写得拙劣叫“驴鸣犬吠”

总而言之,驴子所象征的

尽是一些落后、愚昧、中庸、保守的事物

但是其实在在南朝的时候驴的地位没有这么低下

刘庆义的《世说新语》中有这么一段故事

“建安七子”中最有才华的诗人王粲

非常爱驴,并且喜欢听驴叫

他死后,魏文帝曹丕与文人同去吊丧

竟每人学一声驴叫来对他表示悼念

在丧礼上,充斥着学驴叫

想想还是一件蛮惊恐的事情的

李白自江陵南下之谜(驴背上面出文人)(5)

但“学驴叫”“爱驴叫”可是无独有偶

西晋文学家孙楚不仅喜欢听驴叫

还喜欢学驴叫

孙楚很有才华,但恃才傲物,看不起世人

唯一尊重的是王武子

在王武子死后,他去吊丧,哭过之后,对着灵床说

“你平时喜欢听我学驴叫,现在再为你学两声吧。”

What?(一脸震惊)

或许魏晋南北朝在吊唁时学驴叫是一件很潮流的事情吧

不过那时文人还是很爱驴的

那驴怎么就成为鄙视链的最低端了呢?

李白自江陵南下之谜(驴背上面出文人)(6)

唐朝时,驴被狠狠的泼了一盆冷水

柳宗元不喜欢“驴”,不喜欢“驴叫”就算了

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排挤它

驴也表示很无辜啊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驴呀驴,你看你外表还挺庞大的,声音也挺宏亮的,好像是挺有能耐的,你要不是太自傲,天天在那里叫,把自己所有本领都亮出来,老虎那么多疑,也不敢吃你啊 。如今像这样的下场,可悲啊!

柳宗元这一翻话把驴子的地位是打到了最底层

明明没少干活,怎么就变得除了叫啥都不会了

李白自江陵南下之谜(驴背上面出文人)(7)

但关于柳宗元《黔之驴》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

他们认为这个驴就暗示了文人

它的寓意在于告诫文人不要“出技以怒强”

而应锋芒内敛,谨慎处世,以求全身远祸

所以柳宗元到底是鄙夷驴还是同情呢

毛驴在古代究竟是个啥地位?

李白自江陵南下之谜(驴背上面出文人)(8)

长在驴背上的诗人

钱钟书说,驴子仿佛是诗人特有的坐骑

文人似乎只有骑驴才像是个真正的文人

正所谓“马背上出将军,驴背上出诗人”

为什么诗人都偏爱骑驴呢?

李白自江陵南下之谜(驴背上面出文人)(9)

据说李白失意时曾骑驴游华山

县宰认不得他,他也不报姓名,只说

“曾用龙巾拭唾,御手调羹,力士脱靴,贵妃捧砚。

天子殿前尚容走马,华阴道上不许骑驴?”

骑驴也如此张狂的人也就只有李白了吧

李白自江陵南下之谜(驴背上面出文人)(10)

杜甫也是骑过驴的,不过和李白比,就显得比较悲惨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杜甫仕途不顺这是大家都比较了解的

到晚年更是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是没有的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那种画面

长安的繁华的大街上,车水马龙

而胸怀远大理想,身负绝世才华的诗人

却骑着驴,从早到晚到处游荡,乞讨生活

而且,这驴一骑就是十三年

在驴背上尝尽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此时此刻,还有比驴更能显示诗人落寞场景的动物吗

李白自江陵南下之谜(驴背上面出文人)(11)

所以在很多文人的演绎下

骑驴也成为“归隐”的代名词

陆游也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位爱国诗人了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临死之前满心想着的也是国家的统一安宁

但这样一位爱国诗人

却被迫从抗金前线被迫返回成都

“细雨骑驴入剑门”就是他在归途中所写的

在《山村经行因施药》诗中

陆游写出自己骑驴行医的情状

“驴肩每带药囊行,村巷欢欣夹道迎。”

要是哪天出个驴背上的男团

陆游、李白、杜甫三个是C位一定没错了

李白自江陵南下之谜(驴背上面出文人)(12)

当然了这个男团的人肯定不止他们三个

北宋宰相王安石晚年在南京闲居

他每次外出既不骑马,也不乘轿,专骑毛驴

而且也不鞭打驴,驴走到哪儿他就去哪儿

入团没有意见吧

李白自江陵南下之谜(驴背上面出文人)(13)

明末清初 八大山人《骑驴图》

而这个骑驴男团最不可缺少的人可以说是郑綮了

在骑驴诗人相继出现的同时

郑綮是首先关注驴背上的诗思的人

“唐相国郑綮,虽有诗名,本无廊庙之望……或曰:‘相国近有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此处何以得之?’盖言平生苦心也”——《北梦琐言》卷七

郑綮将驴、骑驴诗人、骑驴作诗纳入一体

“灞桥风雪”“灞桥驴背”

这些我们比较熟悉的典故也是由此而出

诗人骑驴的形象也被固定下来

李白自江陵南下之谜(驴背上面出文人)(14)

清铁舟《骑驴图》

除此之外还有张雨的

“帕头蒙寒驴背驼,泥滑稳于杯渡河”

曹伯启的

“豪家比日醉金樽,驴背愁诗睡正昏”

这个男团队伍很庞大呀

说驴背上出诗人也不为过了

李白自江陵南下之谜(驴背上面出文人)(15)

为啥爱驴,不爱马?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唐 王梵志

驴在诗人这里几乎成了寻找的灵感的钥匙

那马呢,马那么英俊潇洒,骑在马背上英姿飒飒

为什么文人的首选不是马呢?

李白自江陵南下之谜(驴背上面出文人)(16)

①马儿不是你想骑,想骑就能骑

归根究底的原因,古代马很珍贵啊

文人也很难买得起一匹马

举个小例子

西汉建国之初,民间饱受战火侵扰,经济萧条

皇室想要搞点仪式,找几匹颜色相同的马做马车

竟然也无法办到

只好从西域“进口”,才得以解决此事

可见马在古代多难得

特别是战争年代,马可是冷兵器时代不可缺少的一员

李白自江陵南下之谜(驴背上面出文人)(17)

其次,马在古代也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普通人不仅是买不起,也不敢用啊

所以马儿不是你想骑,想骑就能骑!

②文人的气质和驴子更配呦

驴和诗人的搭配

可以说,奠定了古代文人的文化基因

驴子身材小,体型较瘦弱

它不及马那样雄壮,又不及牛那样健硕

中国古代文人的出世

背后必然有着“失意”与“不得志”

失意潦倒的诗人搭配瘦瘦弱弱的灰驴

便成就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气质共同体

驴比起马行走速度比较慢

性格更加温顺,更加好驾驭

也比较适合中国文人的性格

当文人骑驴时做诗的样子是这样的:

孟浩然骑着驴的踏雪寻梅

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

身后留下悠长的一串脚印

贾岛于京师骑驴吟诗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驴上“推敲”直到今日仍为一桩美谈

当画家绘画时是这个样子的:

驴子步儿细碎,慢悠悠走在山谷中,街道旁

李白自江陵南下之谜(驴背上面出文人)(18)

明徐渭《驴背吟诗图》故宫博物院藏

李白自江陵南下之谜(驴背上面出文人)(19)

明唐寅《骑驴归思图》上海博物馆藏

李白自江陵南下之谜(驴背上面出文人)(20)

《骑驴思归图》局部

李白自江陵南下之谜(驴背上面出文人)(21)

宋李成《寒林骑驴图》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李白自江陵南下之谜(驴背上面出文人)(22)

《寒林骑驴图》局部

李白自江陵南下之谜(驴背上面出文人)(23)

宋马远《晓雪山行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白自江陵南下之谜(驴背上面出文人)(24)

清任伯年《骑驴敲诗图》

而且骑驴文化在我们古代的观念中是与骑马相对的

体现了在朝与在野、出与处、仕与隐的区别

这也与文人的属性有关

驴的性格比较温顺

可以体现诗人的落寞之情

也可以让人慢慢思考

试想一下

如果贾岛那天骑的是马不是驴

可能估计他还没想好用“僧推月下门”

or“僧敲月下门”时人就已经跑不见了?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诗人骑驴的文化解读[J]. 吴晟.文学与文化,2014 (03)

[2]古代诗人骑驴形象解读[J]. 冯淑然.深圳大学学报,2006 (05)

[3]从陆游的诗歌看古代诗人骑驴[J]. 黄冈师范学院院报.刘瑞娟,2012(04)

[4]中国古代诗学探论[M]. 吴晟.商务印书馆,2012 .11

李白自江陵南下之谜(驴背上面出文人)(25)

李白自江陵南下之谜(驴背上面出文人)(26)

看一场艺术的展览 访一些有趣的人

推一个美好的物品 办一场文艺活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