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的国外电影翻译(译成中文的过程)

出版界曾流传这样一句话,“标题决生死,封面定销量”,一件事物在人前最早呈现的就是名字。其实电影这种商品具有类似特征,大量编剧在写作过程中,为找到一个令人关注的名字,经常挤破头。而欧美电影常常由于文化隔阂,甚至由于他们对名字态度略不同,让翻译者通常无法直译。尤其是一些剧情片,他们相当喜欢用剧中人的名字作为电影名,但这些名字对于我们而言根本无法留下印象。

可以想象,如果《超体》《永不妥协》《携手人生》《跳出我天地》《鬼妈妈》《阿甘正传》被直译成——《露西》《埃琳布罗克维奇》《艾丽斯》《比利艾略特》《卡洛琳》《福瑞斯特甘普》之后,会给观众识别和传播增加多大的困难,所以意译势在必行。

优美的国外电影翻译(译成中文的过程)(1)

《Lolita》是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子和一名少女之间的感情纠葛。后来两度被拍为电影。自然电影也就沿用了小说名。洛丽塔是个少女的名字,但对没有看过原著的人来说,就完全不明白是讲什么的。于是出现了“一树梨花压海棠”这样一个神来之笔的译名。

本诗背后有个故事,牵扯到宋朝苏轼用来调侃朋友张先纳妾之事。原来张先在80岁的时候过门了一名相当年轻的小妾,他高兴之余,不由得文人气大作,写下一首小诗。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苏轼听闻,以应和的角度,玩味地也写了一首。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这里梨花指的是老年人的白发,海棠自然是用来比喻青春的少女,从此这句话就变成了指代老少恋的名句。

NO.2 关山飞渡》的由来

优美的国外电影翻译(译成中文的过程)(2)

1966年,导演戈登·道格拉斯顺应潮流拍摄了一部标准的美国西部片《Stagecoach》,讲述了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在,一辆马车里一同穿越莽荒的西部。有趣的是剧情有很大部分参考了法国小说《羊脂球》,有别于小说只是辛辣地讽刺了各阶级虚伪的一面,电影更多的篇幅花在讲述他们一路上冒险的经历。更安排了一个逃犯作为男主与女主相识,从复仇慢慢走向救赎之路。

Stagecoach单词就是指马车,直接翻过来实在没有意思,于是译者找到了《木兰辞》中表现木兰从军过程的这一段: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虽然原诗表现的是行军,但对于形容电影中一群人同坐马车在美国的荒原上奔驰,也甚是合衬。所以最终将“关山度若飞”做了小小变化,译作《关山飞渡》,这样既用典故,又还带出一种动态感。

NO.3 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由来

优美的国外电影翻译(译成中文的过程)(3)

根据凯思琳温莎的小说改变的电影《Foreve Amber》也是一个经典例子。原文应该翻译做“永远的琥珀”,amber其实也是女主角阿贝尔的名字,要叫《永远的阿贝尔》也不算离谱,当做小说名字来讲还可以。但对电影潜在观众而言,还是显得晦涩。琥珀是一种比喻意?还是实际有所指?

而即便是领会精神,琥珀也可以往好几种方向去想:坚硬,历史,美丽,或者是其中包裹着其他的生命?电影名字需要立刻在现众心里产生观赏期待。所以译名《除却巫山不是云》确实完成了这个任务。

这是唐代诗人元稹《离思五首》其中一句,是元稹为纪念亡故的妻子所作:

自爱残妆晓镜中, 环钗谩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燕脂颊, 一朵红苏旋欲融。

山泉散漫绕阶流, 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 水晶帘下看梳头。

红罗著压逐时新, 吉了花纱嫩麹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 些些纰缦最宜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寻常百种花齐发, 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 可怜和叶度残春。

作者用沧海的水和巫山的云,来表现自己曾经爱过。除了美丽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而电影的主要情节就是讲女主角阿贝尔一路克服种种险境和屈辱,在受到反复伤害后依然追寻初恋情人,这个看起来美丽风骚的女孩,心里对爱情的态度却是坚定的,也就正好符合原文那个“forever”的意思,但转头看中文译名,看似与原片名相去甚远,而元稹对妻子的刻骨铭心,也恰好对电影主角的心情做了极佳的注脚。

NO.4 《魂断蓝桥》的由来

优美的国外电影翻译(译成中文的过程)(4)

《魂断蓝桥》是一部在世界电影史上籍籍无名,但对中国观众却有着特殊地位的电影,这个由费雯·丽与罗伯特泰勒主演的故事大致讲述了一个爱情悲剧。女演员与军官冲破层层阻力相爱,却又被战争分开,最终女主角在桥上遭遇车祸。电影首映于1940年,但是在其后反复于中国境内重播和被提起。

但有趣的是,电影从头至尾根本就没有出现一座叫“蓝桥”的建筑,电影名《Waterloo Bridge》便是关键场景“滑铁卢桥”。原来译名不动声色地植入了一个古代典故,即一名叫尾生的少年与姑娘相约蓝桥,最终在洪水中依然抱着柱子不肯离去。从此从此蓝桥似乎变成了一种殉情的见证。《魂断蓝桥》中女主角因为当过应召女,自觉不该与军官成婚,于是逃到桥上香消玉殒。正好扣住“魂断”二字。

关于蓝桥的传说还不止一个。除了“蓝桥殉情”还有“蓝桥相会”。《太平广记》的《传奇·裴航》中又以另一个角度提到,一名叫裴航的秀才路过蓝桥,向女子云英求婚,云英要他找到玉兔捣药的玉杵臼,成功之后,二人双双升仙。

宋朝刘克庄曾经写过一首词《沁园春·林卿得女》

好逑不数潘杨。占梦者曾言大秤量。

待银河浪静,金针穿了,蓝桥路近,玉杵携将。

倩似凝之,媲如道韫,帘卷燕飞王谢堂。

恁时节,看孙皆朱紫,翁未皤苍。

看来即便在同一个地方,不同人也可以有不同的生活。

文/武束衣

作家、导演,曾著有《芳草萋萋》等奇幻小说

北京民俗 / 近知北京风物,远播四海民俗

北京民俗版权作品转载与合作及交流民俗,请加beijingminsu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